清明節的由來20字

來源:趣味百科館 2.98W

1、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

清明節的由來20字

2、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3、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

4、鬥指乙(或太陽黃經達15°)爲清明節氣,交節時間在公曆4月5日前後。

5、這一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

6、清明祭祖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祭祖節期內。

7、清明節雖有着久遠的歷史源頭,但在全國範圍盛行並設掃墓假期是在唐宋之後。

8、據資料記載,唐代,由於官吏回鄉掃墓,時有耽誤職守的事,唐玄宗頒佈政令解決假期的問題。

9、開始規定寒食節放假四天:“(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爲假。

10、’”(《唐會要》卷八十二),按大曆十二年(777年)詔令,唐朝衙門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12、到貞元六年(790年),假日加到七天。

13、這樣官員們可以從容地進行掃墓祭奠之事。

14、唐朝王冷然的《寒食篇》中說:“秋貴重陽冬貴蠟,不如寒食在春前。

15、”由此可見,當時寒食節已經成爲唐朝一個很隆重的節日。

16、宋代的寒食、清明也放假七天。

17、北宋龐元英《文昌雜錄》卷一記載:“祠部休假歲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

18、”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五引宋呂原明《歲時雜記》說:“清明前二日爲寒食節,前後各三日,凡假七日。

19、而民間以一百四日禁火,謂之私寒食,又謂之大寒食。

10、北人皆以此日掃祭先塋,經月不絕,俗有寒食一月節之諺。

21、”據宋《夢粱錄》記載:每到清明節,“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墓,以盡思時之敬。

22、”清明前後的掃墓活動常成爲社會全體親身參與的事,數日內郊野間人羣往來不絕,規模極盛。

23、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爲國定假日清明節。

24、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了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其中規定“清明節,放假1天(農曆清明當日),2008年,清明節正式成爲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