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妃可以自稱哀家嗎

來源:趣味百科館 2.31W
太妃可以自稱哀家嗎

太妃不會自稱哀家。

“哀家”的用法:

哀家一詞,只是戲曲小說創造出來的,實際上的太后不會自稱哀家。太后可自稱朕,吾或我。

“臣妾”的用法:

臣妾一詞是小說戲劇纔會出現的后妃自稱。臣是指男人,妾是指女人,一個人不可能既是男人又是女人的。而且臣妾是衆數,泛指國家中的男女,不可能作爲后妃的自稱。后妃可以自稱妾或妾身,而清朝就例外了。

“朕”的用法:

皇帝自稱朕,而朕這一詞並非皇帝專用,皇太后同樣也可自稱朕。在清宮中,無論是六宮之主的皇后,還是地位最低的答應,在皇帝及太后面前,都得自稱奴才。皇貴妃至答應,見了皇后當然也是自稱奴才了;只要見了地位比自己高的后妃,就得自稱奴才。如果是見了地位相當或比自己低的妃嬪,可自稱我或吾。

史書記載:“朕(孝莊太后)妊皇帝(順治)實有斯祥,今妃(佟氏)亦有是,生子必有大福。”

太妃,分爲皇太妃和王太妃,是一種中國古代用來尊封給先朝嬪御的位號。哀家一詞,只是戲曲小說創造出來的,太后或皇后在丈夫死後的自稱。在歷史上,有一部分傑出的女性統治者可自稱“朕”或“寡人”。沒有垂簾聽政的太后一般稱“予”、“我”或“老身”等居多。

古代女子的自稱:

1、妾、妾身、賤妾

古代女子對地位相對較高的人,最常用的自我謙稱,就是“妾”。比如妻子對丈夫、媳婦對公婆的稱呼,或作爲下屬的妻室,對丈夫的上司的自稱,自稱“妾”是最正常的。也包括口語化的“妾身”“賤妾”。女兒對父母則自稱爲“兒”,這點和男子對父母是一樣通用。

2、奴、婢妾、奴婢、婢、奴奴

到了唐宋後,地位相對低下的民間女子謙稱“奴”,也很常見,在話語演義小說裏就變成了口語化的“奴家”“奴奴”。而侍妾、婢女對主人、客人;宮女和低等嬪妃對帝王,謙稱“婢妾”“奴婢”“婢”都是可以的。

3、我、吾、兒

至於古代女子對地位相對平等,或偏低的人,則一般很自然地自稱“我”或者“吾”。即使是皇后、公主、妃嬪這些宮廷貴婦,同樣也是如此。如皇后和公主,對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一般自稱我、吾,對皇帝則謙稱“妾”;公主對父皇,口語稱“兒”,上奏稱“妾”;嬪妃對皇帝則謙稱“妾”或“奴”。特殊情況下亦有例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