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而後工的例子

來源:趣味百科館 4.91K
窮而後工的例子

窮而後工 詞 目 窮而後工 發 音 qióng ér hòu gōng 釋 義 舊時認爲文人越是窮困不得志,詩文就寫得越好。 出 處 宋·歐陽修《梅聖俞詩集序》:“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後工也。” 例子詳細請參考: 屈原; 司馬遷; 李白; 杜甫; 孔子; 孫臏; 韓非子。

1、 有許多學者已經指出,這種理論的源頭就是司馬遷的“發憤著書”說,“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爲作也。

2、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3、[6]有人認爲應當將“發憤著書”說與“窮而後工”說區別對待。

4、[7]但筆者認爲“窮而後工”與“發憤著書”還是有着許多相同之處的,“發憤”的前提在於惡劣的生存環境,痛苦的人生遭遇。

5、這難道不是“窮”嗎?他們之間的區別在於:“發憤著書”是有意爲之; “不平則鳴”、“窮而後工”式的創作無意一些,自然一些,但同樣也不可否認這裏也有“有意爲之”的成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