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軼事翻譯

來源:趣味百科館 2.06W

魏文侯和羣臣飲酒,興致正高時,突降大雨,文侯命令馬上備車前往近郊。左右侍從勸説:“飲酒正在興頭,天又下雨,國君要到哪裏去?”文侯回答:“我事先與管理山林的人約好打獵,飲酒雖樂,但怎能失約呢?”於是起身前往,親自告訴對方,因下雨取消打獵的事。

魏文侯軼事翻譯

韓國向魏國借兵攻打趙國。魏文侯説:“我和趙國情同手足如兄弟,不能答應你。”趙國又向魏國借兵攻擊韓國,魏文侯同樣拒絕。韓、趙兩國使者皆憤然辭去。事後,兩國得知魏文侯的用意,都開始向魏國朝貢。自此,魏國開始強大,其他諸侯國不能跟它爭鋒。

魏文侯派樂羊攻打中山國,攻克後,封給兒子魏擊。魏文侯問羣臣:“我為君如何?”大家皆回答:“你是仁德的國君。”只有任座説:“國君攻克中山,不將它封給弟弟,卻分給兒子,怎麼能稱得上仁德呢?”魏文侯大怒,任座匆忙告辭。魏文侯再問另一位大臣翟璜。翟璜回答:“國君是仁德的君主啊!”魏文侯再問:“你怎麼知道?”翟璜回答:“臣聽説只有國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剛才任座言辭正直,我才得以知道。”魏文侯大悦,派翟璜速召回任座,親自下堂迎接他,待作上賓。

《魏文侯軼事》原文:文侯與羣臣飲酒,樂,而天雨,命駕將適野。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君將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無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韓借師於魏以伐趙,文侯曰:“寡人與趙,兄弟也,不敢聞命。”趙借師於魏以伐韓,文侯應之亦然。二國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講於己也,皆朝於魏。魏由是始大於三晉,諸侯莫能與之爭。使樂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擊。文侯問於羣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謂仁君?”文侯怒,任座趨出。次問翟璜,對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對曰:“臣聞君仁則臣直,曏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親下堂迎之,以為上客。



魏文候軼事文言文翻譯

【文言參考譯文】

魏文侯用卜子夏、田子方擔任國師,他每次經過名士段幹木的住宅,都要在車上俯首行禮。各地的賢才德士很多前來歸附他。

魏文侯派樂羊攻打中山國,攻克了中山國,魏文侯把它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魏擊。魏文侯向羣臣問到:“我是什麼樣的君主?”大家都説:“您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説:“國君您得了中山國,不用來封您的弟弟,卻封給自己的兒子。這算什麼仁德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快步離開。魏文侯接着問翟璜。翟璜回答説:“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問:“你憑什麼知道?”回答説:“我聽説國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剛才任座的話很耿直,我因此知道您是一位仁德的君主。”魏文侯大喜,派翟璜去追任座回來,還親自下殿堂去迎接,奉為上賓。

魏文侯與田子方飲酒,文侯説:“編鐘的樂聲不協調嗎?左邊高。”田子方笑了,魏文侯問:“你笑什麼?”田子方説:“臣下我聽説,國君懂得任用樂官,不必懂得樂音。現在國君您精通音樂,我擔心您會疏忽了任用官員的職責。”魏文侯説:“對。”

魏文侯的公子魏擊出行,途中遇見國師田子方,下車伏拜行禮。田子方卻不作回禮。魏擊生氣,對田子方説:“富貴的人能對人驕傲呢,還是貧賤的人能對人驕傲呢?”田子方 説:“當然是貧賤的人能對人驕傲啦,富貴的人哪裏敢對人驕傲呢!國君如果對人驕傲就 將亡國,大夫如果對人驕傲就將失去封地。失去他的國家的人,沒有聽説有人拿他當國君的;失去他的封地的人,也沒有聽説有人拿他當一家之主的。貧賤的遊士,話不被聽從,行為不合自己的心意.就穿上鞋子告辭了‘,到哪裏得不到貧賤呢!”魏擊於是謝罪。

魏文侯問李克:“先生曾經説過:‘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現在我選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這兩人怎麼樣?”李克回答説:“地位卑下的人不參與地位高貴之人的事,關係疏遠的人不參與關係親近人的事:我在朝外任職,不敢接受您的命令。”魏文侯説:“先生不要臨事推讓!”李克説道:“國君您沒有仔細觀察的緣故呀!看人,平時看他所親近的,富貴時看他所交往的,顯赫時看他所推薦的,窮困時看他所不做的,貧賤時看他所不取的。僅此五條,就足以去斷定他,又何必要等我指明呢!”魏文侯説:“先生請回府吧,我的國相已經選定了。”李克離去,遇到翟璜。翟璜問:“聽説今天國君召您去徵求宰相人選,到底定了誰呢?”李克説:“魏成。”翟璜立刻忿忿不平地變了臉色。説:“西河守令吳起,是我推薦的。國君擔心內地的鄴縣,我推薦西門豹。國君想征伐中山國,我推薦樂羊。中山國被攻克之後,沒有人去鎮守,我推薦了先生您。國君的公子沒有老師,我推薦了屈侯鮒。憑耳聞目睹的這些事實,我哪點兒比魏成差!”李克説:“你把我介紹給你的國君,難道是為了結黨以謀求高官嗎?國君問我宰相的人選,我説了剛才那一番話。我推斷國君肯定會讓魏成為相的原因,是魏成享有千鐘的俸祿,十分之九都用在外面,只有十分之一留作家用,所以得到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這三個人,國君都奉他們為老師;而你所舉薦的五人,國君都任用為臣屬。你怎麼能和魏成並列呢!”翟璜聽罷徘徊不敢進前,行了兩次禮説:“我翟璜,真是個粗人,失禮了,願終身為您的弟子!”

《魏文侯軼事》。的翻譯

有一天,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約定好次日午時到狩獵廠打獵。那天,宮中飲酒,喝的很開心,天上下起了雨(早朝後,得知國力逐漸強盛,魏文侯心情十分舒暢,於是下令擺上酒宴款待羣臣。酒過三巡,大家喝得興高采烈,酣(hān)暢淋漓突然,魏文侯帶着幾分醉意問道:“午時快到了吧?”左右回答:“是。”)魏文侯急忙命令左右撤下酒席,叫人備車趕往郊外的狩獵場。大臣們一聽,齊聲勸道:“今天喝酒這麼歡樂,天又降大雨,不能打獵,大王何必冒着雨白白去一趟呢?”

魏文侯説:“我已經跟人約好了,現在他們一定在郊外等我。雖然現在很快樂,怎麼可以不堅守約定的(打獵)時間呢?”文侯於是前往,親自停止了酒宴。

魏文侯軼事

魏文侯,即魏斯。戰國時代魏國的第一代國君。下面就講講關於他的小事情。

魏文侯任命卜子夏(卜商,字子夏,他是孔子的學生)、田子方(田無擇,字子方,孔子弟弟子貢的學生)為國師。而且每次魏文侯經過段幹木(卜子夏的學生,與卜子夏、田子方被後人稱為“河東三賢”)的住宅時必式(式古代車上的橫木,古人乘車一般是站在車上,在車上行禮時俯身向這個橫木一靠,這個動作就被稱作“式”,簡單理解就是行禮鞠躬)。這樣的行為就有助於魏文侯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聲名遠揚,招攬了四面八方一籃子的能人志士。

話説有一天魏文侯和下面的大臣小弟們喝酒,正喝的正上頭的時候下起了雨。但是這個時候魏文侯卻要驅車前往田野。那下面的人就要問上一句了:我們喝的正開心,而且又下雨了,您老人家要搞麼子去?魏文侯回到:我給田獵的官員商量好打獵,雖説咱們比較嗨,但是也不能鴿別人啊!於是就親自前往取消了狩獵。這裏注意了是親自去的!按説身為一國之君,這種小事隨便安排下面的一個小弟跑腿就行了,而且還下着雨!就這方面而言,現代人和古人沒得比。

有一天呢,韓國向魏文侯借兵要去打趙國。魏文侯就説:我和趙國那是穿一條褲子的兄弟,不能借啊!而隔天這個兄弟也過來向魏文侯借兵要去打韓國:你不是説咱兩是兄弟嗎?來,借我兵我要打韓國。這時候呢,魏文侯又用同樣的理由説:我和韓國也是穿一條褲子的兄弟啊,不能借!這個借不行,那個借也不行,韓趙兩國使者都憋着氣!後來呢兩國知道了魏文侯是怎麼通過中間牽制來保護了兩國的,反而對魏國俯首稱臣了。你説説這魏文侯是多會做人!和事佬做了,老大做了。最後魚和熊掌都拿了!

魏文侯派樂羊(戰國時期魏文侯麾下大將)去攻打中山國(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都城在今天河北定州地區)。打下來之後想着把這塊地給自己的兒子魏擊。老子搞得東西給兒子是天經地義,那這時候按照情節設定就會蹦出來一個小弟來了。有天,魏文侯問下面的小弟:你們覺得我咋樣?這一問潛台詞就是:要想活命的趕緊給我誇老子!

大家也都明白,當然是各種花式誇了。這時候情節設定中的小弟任座(魏文侯的謀士)就出來開嗆了:您老人家得了中山,沒有給您的弟弟,反而給了您的兒子,您自己説您臉紅不臉紅!《資治通鑑》中記載:文候怒,任座趨出。簡單翻譯過來就是,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趕快跑走了。這就有意思了,就我們所知道的而言,歷史上每每頂撞了老大的都會受到懲罰。再説這任座是怎麼就跑開了?沒被人架出去打板子?一言不合就開跑,也是個人物。

後來呢,魏文侯又問翟璜(魏國大臣),翟璜也誇説你老人家當然是仁德好君主。魏文侯又問:你從哪方面看出來的?我的天!這不就是明擺着讓人誇他是高富帥的嗎?!翟璜答道:老臣聽説,上樑不正下樑歪,既然任座説話耿直,那麼您當然就是個好君主了。然後呢,魏文侯就派翟璜把任座找回來,自己還親自下殿堂迎接,奉為上客。這就凸顯出會説話究竟是有多麼重要了,還是翟璜會説話。一句話上下都誇着了,結局皆大歡喜。

有天,魏文侯和田子方喝酒聽曲。魏文侯説:這編鐘不行啊,左邊高了那麼一些。這時候田子方來了一個神祕地微笑。魏文侯就問了:笑麼子?田子方説:國君只要懂得怎麼任用軍官就行了,不必懂得樂音。現在您老人家精通了,我怕您疏忽了任用官員的擔子。魏文侯回到:説的好啊!文化人就是不一樣,從任何一件小事都能往國家層面上靠攏。田子方説的有一定道理,但個人感覺有點牽強附會。縱然主要路線不能偏移,全面發展還是要兼顧的。

某天,魏文侯給李克説(又名李悝,魏文侯時曾主持變法,制定了《法經》):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我要立相,魏成和翟璜,你覺得那個更好。李克説道: 局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 翻譯過來就是平時看人呢,平常時看他所親近的,富貴時看他所交往的,顯赫時看他所推薦的,貧困時看他所不取的(拿小本本記着,這對我們應該交什麼樣的朋友也是一個指導)。按照這幾個標準您心裏應該就有數了。

《魏文侯問李克》文言文翻譯是什麼?

譯文:

魏文侯問李克:“怎樣治理國家呢? ” 李克回答説:“治理國家的原則就是,給付出勞動的人以衣食,封賞有功勞的人(按勞分配,論功行賞),推行賞罰得當的政策。” 文侯問:“我賞罰都得當,但是國人還是不滿意,為什麼 ? ” 李克回答到:“國家有不勞而獲的蛀蟲! 我認為:取消這些人的俸祿,用來招攬國家的有志之士。

祖輩因為有功勛所以國家給他俸祿,他的後輩沒有功勛還能(繼承)他們的待遇,出門就乘車馬、穿着華美的衣衫,算得上榮華富貴;在家則沉迷鼓樂歌舞的享受,正因為這些無功的子女的享受,打亂了地方上的法規(按勞分配,論功行賞)。因此(有必要)取消這些人的俸祿,用來招攬國家的有志之士,這就是消滅蛀蟲。

原文:

魏文侯問李克曰:“為國如何?”對曰:“臣聞為國之道: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文侯曰:“吾賞罰皆當,而民不與,何也?”對曰:“國其有淫民乎?臣聞之曰: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其父有功而祿,其子無功而食之,出則乘車馬、衣美裘,以為榮華,入則修竽琴鐘之聲,而安其子女之樂,以亂鄉曲之教。如此者,奪其祿以來四方之士,此之謂奪淫民也。” (選自西漢·劉向《説苑·政理》)

擴展資料

一、創作背景

《説苑》,又名《新苑》,古代雜史小説集。劉向編。成書於鴻嘉四年(前17)。原20卷,78。按各類記述春秋戰國至漢代的遺聞軼事,每類之前列總説:事後加按語。其中以記述諸子言行為主,不少篇章中有關於治國安民、家國興亡的哲理格言。主要體現了儒家的哲學思想、政治理想以及倫理觀念

二、作品賞析

《説苑》是一部富有文學意味的重要文獻,內容多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敍事意藴諷喻,故事性頗強,又以對話體為主。

《説苑》除卷十六《談叢》外,各卷的多數篇目都是獨立成篇的小故事,有故事情節,有人物對話,文字簡潔生動,清新雋永,有較高的文學欣賞價值,對魏晉乃至明清的筆記小説也有一定的影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