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龍河的由來

來源:趣味百科館 7.7K
豬龍河的由來

豬龍河源頭,謂之灃源”、灃泉”,當地人稱曰泉河”或泉河頭”。據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灃泉龍王廟碑記”載:邑(淄川城)東北三十里灃水鄉,其南木鈴山、鳳凰山之北阪,泉源萬斛,涌出如珠,積流成溪,名朱龍河。”又據民國9年(公元1920)《淄川縣誌》記載:(豬龍河)源出縣東北三十五里範王莊南,名泉河頭,源可三畝餘。”又載:傳言(豬龍河)源通淄水,理或然也。”

1944年,村民在挖掘泉河時,曾經在後龍灣離地表1米多的深處,挖出一條長約6米、徑粗約3釐米、四肢皆無的大型脊椎骨;同時,還在南石灣更深一些的沙土中,剷出一具頭骨,骨骼粗大,狀如牛頭。村民視其爲龍骨”,只可惜沒有保存下來。

往昔的豬龍河,水量豐盈,積聚太多,常因河道淤塞而影響交通。自然也演繹出與豬”和龍”的有關趣事。

第一則傳說是:很久以前,有一位販豬人途經此地,被積水阻擋,販豬人指揮着豬羣拱地,一隻接一隻,浩浩蕩蕩地朝西北方向拱去,拱出的河道也彎彎曲曲,宛若一條游龍,從此河便因此而得名。

第二則傳說是:若干年以前,不知從何處來了一頭怪豬,身高丈餘,頭大如甕。它晝伏夜出,經常乘夜間糟蹋滿坡的莊稼或傷害宅院的家畜家禽,鬧得黎民百姓苦不堪言。迫於無奈,只得祈求玉皇大帝拯救一方生靈。

玉帝聞知,立即派譴護殿前衛將軍下界爲民除害。它找到怪豬,與其激戰七七四十九天後,依然難分勝負。最後,護殿將軍顯出白龍原形,豬怪也露出原樣,雙方繼續戰鬥。在當地百姓的幫助下,白龍愈戰愈勇,豬怪敗下陣來,於是,豬怪把嘴插進土裏,拱着地一溜煙地朝西北方向逃竄,白龍也窮追不捨。當豬怪拱到小清河時,終於力盡氣絕,淹死在河中。白龍帶着一股巨水,追至小清河後,與其相互溝通,形成了一條彎彎曲曲的河流,人們因此稱其爲豬龍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