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書的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8.13K

榜書,古曰“署書”,又稱“擘窠大字”。是中國一種古老的字體。明代費灜《大書長語》曰:“秦廢古文,書存八體,其曰署書者,以大字題署宮殿匾額也。漢高帝未央宮前殿成,命蕭何題額……此署書之始也。”漢丞相蕭何是第一位運用榜書藝術裝飾帝王宮殿的書家,但不是第一位寫榜書的書家。早在秦統一文字以前,榜書就出現了。據《泰山》、《琅邪》、《嶧山》、《會稽》刻石和文獻記載,第一位書寫榜書的書家是秦丞相李斯。

榜書的意思

榜書簡介:

隨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榜書從讚頌帝王功德,裝飾皇家宮殿、苑囿,發展到題寫重臣宅第、寺宇廟堂、關隘要塞城樓、園林景觀、名山大川,最後進入尋常百姓家,商家則用以書寫店招;書體也從單一使用篆書、隸書楷書,發展到使用行書、草書。筆法有:以“園筆中鋒”爲主的,有以“方筆”爲主的,也有方圓結合着用筆的!

技法知識:

如何寫榜書,費瀛說:“必須明師指授,八法、八病、運筆、撮襟等法,逐一講究,意中了了,然後落筆,則一點一畫都從規矩中來……臨寫時,更得精通書法者,提掇點化,則心益明,見愈長,臨池之業,日異而月不同,駸駸騷到古人佳處矣。”在掌握“八法”書寫技法、消除八病、點畫都能出入規矩、把握範本書寫技巧後,再從10釐米左右大的字開始練,循序漸進,不斷增大字徑。

具備相應書法理論知識,對提高榜書書寫水平大有裨益。以摩崖、石刻爲例,河南洛陽伊水河畔的石刻是方筆雄強類書體。陝西、甘肅境內褒斜道上的“漢三頌”(見右側三圖),雖在同一道上,但是《石門頌》與《西狹頌》、《郙閣頌》的風格面貌迥異:前者純以圓筆書寫,恣肆奔放,活脫瀟灑,意趣盎然;而後兩者以方筆爲主,方整雄強,端莊美,《郙閣頌》用筆尤顯粗壯。山東萊州一帶的石刻《鄭文公碑》,雖同爲鄭道昭所書,但刊刻在雲峯山的《鄭文公碑》(下碑)字跡清晰,風化腐蝕程度較輕。印刷《鄭文公碑》(下碑)的多家出版社中,惟有上海書畫出版社“自學叢帖”中的《鄭文公碑》(下碑)風貌、字口清晰度和使用的拓本都名列前茅。《鄭文公碑》雖用筆圓勁,筆意內含,但因爲過於循規蹈矩,所以不宜選爲範本。倘若具有以上知識或掌握更多書法理論,再旁及繪畫筆、墨、水、色彩等相關知識,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執筆法

單手執筆採用提鬥和撮管法。要領是:指實、掌垂(自然下垂,與書寫小楷掌豎執筆相反)、肘斜(向桌面傾斜)、擡臂(微微擡起比掌高即可)、腋離(臂根與身軀相互離開,不要夾住)、鬆肩(將力量集中到肘、掌、指上)。五指分工爲:犀、押、鉤、格、抵。根據書寫習慣,可高執筆或低執筆。

雙手執筆,採用雙手握筆法(書寫兩米左右擘窠大字)。要領是:右手在左手下,右手主握筆桿中上部,拳心向身內,與腹部距離約爲10釐米,臂向下,左手輔握筆桿上部,拳心略向右側,與左胸部相距約爲15釐米,臂自然下垂,臂根適當離開上身。兩拳之間握筆距離約爲30至40釐米。這類巨筆的總長度,一般與書者身高相當爲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