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板的由來和組成

來源:趣味百科館 1.13W
七巧板的由來和組成

七巧板又稱七巧圖、智慧板,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發明,也是中國民間流傳的智力玩具。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紀,到了明代基本定型。它是由七塊板組成的,完整圖案爲一個正方形。七巧板是由宋代的宴幾演變而來的,原爲文人的一種室內遊戲,後在民間演變爲拼圖板玩具。明、清兩代它在中國民間廣泛流傳,清代的陸以湉在冷廬雜識中寫道:近又有七巧圖,其式五,其數七,其變化之式多至千餘。體物肖形,隨手變幻,蓋遊戲之具,足以排悶破寂,故世俗皆喜爲之。”

七巧板是將一塊正方形的板按圖所示分割成七塊,就成了七巧板。用這七塊板,以各種不同的拼湊法來拼搭千變萬化的形象圖案。也可用這七塊板拼搭成幾何圖形,如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不規則的多角形等。也可以拼成各種具體的人物形象,或者動物,如貓、狗、豬、馬等,或是橋、房子、寶塔,或者是一些中、英文字符號以及數字。

操作七巧板是一種發散思維活動,有利於培養人們的觀察力、注意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因此,不僅具有娛樂的價值,還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被人們運用到了教學當中。由於七巧板可以持續不斷地反覆組合,已引起哲學、心理學、美學等多領域的研究者的興趣,還被作爲製作商業廣告和印章的輔助手段。

在18世紀,七巧板流傳到了國外,立刻引起極大的興趣,有些外國人通宵達旦地玩它,並叫它唐圖”,意思是來自中國的拼圖”。李約瑟說它是東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至今英國劍橋大學的圖書館裏還珍藏着一部七巧新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