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波爾效應

來源:趣味百科館 2.84W

bohr效應,又稱波爾效應,是指CO2濃度的增加可降低細胞內的PH,引起紅細胞內血紅蛋白氧親和力下降的現象。1904年丹麥科學家Christian Bohr發現pH值或H+濃度和CO2分壓的變化對血紅蛋白結合氧能力的影響。

什麼是波爾效應

產生原因:

產生波爾效應的原因是H+和CO2能夠與Hb特定位點結合而促進Hb從R態轉變爲T態。與波爾效應相關的基團有α亞基的N-端氨基、α亞基的His122的咪唑基以及β亞基的His146咪唑基。這三個基團在Hb處於T態的時候都是高度質子化的。當氧氣與Hb結合以後,質子發生解離。如果溶液中的pH降低,將有利於這三個基團處於質子化狀態,從而穩定T態,抑制氧氣的結合。

CO2能夠與珠蛋白的N-端去質子化的氨基可逆地反應形成氨基甲酸血紅蛋白也釋放出質子,從而產生波爾效應。

氨基甲酸的形成導致α鏈與β鏈之間形成鹽橋,有利於穩定Hb處於T態,從而降低O2的親和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