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地方傳統音樂

來源:趣味百科館 1.8W

張家界地方傳統音樂是桑植民歌,於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中。桑植民歌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最早的記載中,屈原的《九歌·湘君》就有它的身影。

張家界地方傳統音樂

張家界地方傳統音樂是什麼民歌 張家界地方傳統是什麼民歌

張家界地方傳統音樂是桑植民歌,於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中,是湖南省桑植縣百姓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創造、傳唱、累積起來的民間音樂文化品種,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桑植民歌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是起源於原始農耕時期先民日常生產生活中的歌謠。桑植民歌節奏明快、旋律優美、曲調豐富、形式多樣,是湖南省桑植縣百姓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創造、傳唱、累積起來的民間音樂文化品種。

文化特徵

桑植民歌曲體有半句體、一句體、二句體、三句體、四句體、五句體、六句體、七句體以及穿歌等形式。在音階調式方面,桑植民歌以五聲徵調式和五聲羽調式爲主,也有少量其他宮調式、商調式、角調式以及加入偏音的特色音階。

桑植民歌其唱腔具有原始的粗野性,這是桑植人民在長期閉塞的生存環境中形成的獨特個性。演唱多用收腔、甩腔、抖腔等潤腔形式,使得桑植民歌在刻畫音樂形象、揭示歌者內心世界、傳遞人物思想情感、烘托環境氣氛等方面展現出一定的魅力,並使得桑植民歌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

張家界地方傳統是什麼民歌

張家界地方傳統民歌—桑植民歌,主要來源於湖南省桑植縣百姓在日常生活種創造所得。其特點節奏明快、旋律優美、曲調豐富、形式多樣。

張家界位於我國湖南地區,如今不斷的被開發已經成爲有名的旅遊景點。張家界地區很有文化特色,其中民歌就是其中一種。那麼張家界地方傳統民歌是什麼呢?下面來給大傢俱體的介紹一下。

詳細內容01

張家界地方傳統民歌是桑植民歌,主要來源於湖南省桑植縣百姓在日常的生活種實踐創造、傳唱、累積起來的民間音樂文化品種。並且在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中。

02

桑植民歌至今爲止已經有2000年多年的歷史了,最早源於原始農耕時期先民日常生產生活中的歌謠。

03

桑植民歌特點:節奏明快、旋律優美、曲調豐富、形式多樣。桑植民歌詞特點:有半句體、一句體、二句體、三句體、四句體、五句體、六句體、七句體以及穿歌等形式。

04

音階調式方面特點:桑植民歌以“五聲徵調式”和“五聲羽調式”爲主,也有少量其他宮調式、商調式、角調式以及加入偏音的特色音階。

05

此外桑植民歌其唱腔具有原始的粗野性,這是桑植人民在長期閉塞的生存環境中形成的獨特個性,演唱多用收腔、甩腔、抖腔等潤腔形式來呈現,豐富多彩。

張家界傳統戲曲叫什麼名字

張家界傳統戲曲叫張家界陽戲。

張家界土家族陽戲是以張家界方言爲基礎,在土家族大山號子與民歌小調相結合的基礎上形成的戲曲劇種,主要流行於湖南省張家界市及周邊地區。

張家界陽戲起源於清中葉,至今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屬於北路陽戲。舞臺表演以張家界方言爲基礎,平仄音分明,兒化韻較多。唱腔屬於民歌體結構,分“正調”和“小調”兩大類。男女不分腔,有導板、滾板、散板、叫喊、哀子等板式變化。

張家界陽戲的起源發展

張家界陽戲最早起源於明末清初時期,發祥於永定十三都,在剛開始時期還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劇種,只是由民間音樂加上唱腔組合而成的草臺戲,隨着時間的流逝,張家界陽戲也逐漸形成了一個有着完整體系的戲劇,有着固定的唱腔和演出的題材。

張家界陽戲起初大多爲鄉民爲了祈福、驅鬼辟邪而演出,在演出之前有着宗教的儀式,但是隨着陽戲的發展,娛樂功能逐步的加強,也削弱了宗教迷信的作用,陽戲在這種祈求到民間娛樂的過程中不斷的演繹不斷的蛻變,一直到清朝中期達到成熟,對舞臺、音樂、唱腔、化妝、服飾、道具等都有着明確的要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