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爲何一補窩就死窩

來源:趣味百科館 2.73W

野釣爲何一補窩就死窩的答案是:間隔時間太長;溫度太低;窩料比餌料更有吸引力;聲音太大

1、間隔時間太長:在打窩過後,若有損耗一般來說都需要及時補窩。但若是在損耗之後很久都沒有補窩,而是在很久之後突然補窩,則效果就會不好,很容易出現死窩的情況。

2、溫度太低:也可能是天氣原因導致的。如果天氣太寒冷,那麼魚的食慾本身就不是特別好,在吃過窩料之後它們對餌料就沒有興趣了,可能出現死窩的情況。

3、窩料比餌料更有吸引力:窩料和餌料都是吸引魚類過來的物質,但最主要的應當是餌料,因爲它們才能吸引魚類上鉤。如果窩料比餌料更有吸引力,魚就無法被餌料吸引,不會上鉤,容易出現死窩的情況。

4、聲音太大:在補窩的時候,難免會有一些比較大的聲音,此時周圍的魚就可能被嚇跑,此時也會出現死窩的現象。

野釣爲何一補窩就死窩

氣溫較低的時候魚兒對食物的需求本來就低,如果補窩窩料過多魚兒吃飽之後自然也就不會咬鉤了。再者就是窩料比釣餌更受魚兒喜歡,魚兒都去吃窩料了,對釣餌充耳不聞,自然也就很難釣到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們在補窩的時候動作過大,把魚窩中的魚兒驚跑了,這種情況時有發生,因此當我們在補窩的時候動作一定要輕、並且窩料最好使用酒米這種輕一點的,用量也不要過多,少量多次補窩效果更佳。

當魚兒停口之後,要麼等上一段時間又會有魚口出現,或者就是真正的死窩了,如果確實是出現了死窩的情況,那麼我們就只有重新開闢新的窩點了。我們可以直接用身上的衛生紙包裹少量的酒米,然後直接拋投到新的窩點上,衛生紙遇水怎會化開,酒米自然就會沉入水中,我們就可以拋竿垂釣了,而在後面補窩的時候則需要輕、少量的補窩。

通過實驗每次補窩的時候都補很少的量,由於投喂量很少,從水面分散落到水底之後,鯽魚只能夠吃到很少的幾粒米,因此不會影響鯽魚吃釣餌,也就不會出現一補窩子鯽魚反而不吃釣餌的現象。還有補窩的時候切記動作要輕,儘量使用那種打窩器進行補窩(好處是這樣的打窩器不用接觸水面就可以進行打窩,不會驚魚)頻率按照30分鐘一次,當然要與魚情結合通過和幾位釣友在不同地點實驗,有效率在百分之70左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