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禁忌有哪些

來源:趣味百科館 1.14W

清明節禁忌有哪些的答案是:不穿花裏胡哨的衣服;不要擺錯供品;不說髒話,要文明掃墓;祭祖不要拍視頻和照片;女人懷孕不要去掃墓;祭祀活動沒結束,供奉的祭品不能吃;上墳時間不宜過早或過晚等

清明祭祖是很嚴肅的事情,要穿戴整潔,以素色爲佳,顯得莊重。我們是懷着緬懷逝者的心情去祭祀的,首先外表穿着要符合氛圍,這個時候不要穿花裏胡哨的衣服,顯得不嚴肅不重視,特別是紅色,或顏色太過鮮豔靚麗的服飾等,掃墓祭祖是一項非常嚴肅的事情,是非常莊重的,我們在掃墓祭祖的時候,應當報以尊敬的心態,按照規矩去做。

去掃墓前要準備供品,按照各地的風俗習慣準備好供品,比如水果,糕點,酒水,魚肉,還有鮮花或仿真花等等。但如果逝者生前有宗教信仰,擺供品就很有講究,不能隨便擺放,比如大魚大肉就不能擺,只擺放水果、糕點和鮮花就可以了。總之逝者生前喜歡什麼食品,就可以準備些,生前吃素的人,你擺葷的食品,就是對逝者的大不敬,大家千萬要注意。

帶孩子去祭祖前,要告訴孩子不要在掃墓時嬉笑打鬧,大聲喧譁,那裏是肅穆清淨的地方,打鬧玩樂是對祖先不尊重的行爲。也有個別的大人,也不注意修養,說髒話,不明白讓逝者安息的道理。不要把掃墓當兒戲,在墓地要輕聲細語說話,言行舉止要得體,文明掃墓。

隨着社會的發展,現代人們出行手機不僅傳遞信息,還是行走的照相機。人們習慣走哪拍哪,連去掃墓也要拍視頻或照片發到朋友圈,這樣做是非常不好的。我們去祭拜祖先,並不是去遊玩,要帶有敬意,祈禱之心,專心致志祭拜祖先,俗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不妥的舉動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運氣,所以不能什麼場合都拍視頻和照片。

按照民家風俗,孕婦要避開清明掃墓活動,這不是迷信,因爲清明掃墓人比較多,還都在很遠的地方,孕婦車馬勞頓的,不利於本身和胎兒的身體健康,那裏的環境也是很壓抑的,孕婦情緒波動很大,控制不住難免傷心,不利於養胎。所以孕婦儘量不要去參加掃墓,在家裏行禮唸叨幾句就可以了。

清明節禁忌有哪些

可能有人說了,誰吃祭祀的食品啊!供奉祖先的祭品,在沒結束活動時是不可以吃的,結束後根據各地風俗習慣,有些地方人們認爲,供品是可以帶回家給孩子吃的,祖先已經“食”過了,會把祝福寄託在供品上,家人吃了會增加福氣,象徵美好的寓意。但大多數人都不會把供品帶回家,這和各地的風俗有關。

從堪輿學角度講,掃墓要選擇好時間,最好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一般來說,上午7:00-下午17:00最好,天還沒亮和日落西山時不宜掃墓。如果掃墓那天精神不振,可佩戴玉器在身上,據說佩戴玉器可以起到穩定精神的作用。掃墓時要衣着整齊,神情肅穆,不要粗言粗語,大聲喧譁,更不能說對亡者不敬的話。掃墓時要專心致志,不要東張西望,不要細看別家墳墓和踩踏別家墳墓,或對別家墳墓評頭品足,在墓地照相留念也是不適宜的。孕婦、病人、7歲以下的小孩最好不要去掃墓。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着密切的關係。

但是,清明作爲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着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