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鞭是誰

來源:趣味百科館 1.99W

上帝之鞭是誰的答案是:阿提拉

上帝之鞭是誰

阿提拉(公元406年—公元453年),古代亞歐大陸匈人的領袖和帝王,被歐洲人稱爲“上帝之鞭”。終於在沙隆戰役被停止向西進軍。然而後來阿提拉卻攻向意大利,並在公元452年侵入意大利東北部城市,兵臨波河,兵鋒直指西羅馬帝國首都拉文納,因爲阿提拉的威脅,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被迫逃亡羅馬,但阿提拉的步伐最終止步在波河。由448年至450年,匈人帝國在阿提拉的帶領下,版圖到了盛極的地步:東起自鹹海,西至大長,平日向阿提拉稱臣納貢,戰時出兵參戰。在公元453年阿提拉死後,他的帝國迅速瓦解。

有關阿提拉的名字來源,應該是在哥特語中 “小父親”(前綴"atta" “父親” 加上後綴"-la") 演變而來的。這也可能是從阿爾泰語系而來 ("Atatürk and Alma-Ata",當代於阿爾泰語作"Almaty",應該由前綴"atta" “父親”加上“il”“土地”而組成)。"Atil"在阿爾泰語中,也是當代伏爾加河的名稱,所以也有以此河命名的可能。

關於阿提拉的外貌,特徵和性格,主要的資料都出自普利斯庫斯的《出使匈人王廷記》,此書是於他在公元448年與拜占庭廷臣 馬古西斯(Maximin)領導的使節團出使匈人帝國時所著的。在當中記載了匈人在草原上撘建的營帳有如大城市的規模,以及以木牆屏障的防禦設施等情況。而在書中他用以下方的文字描述了阿提拉的外貌:“身材矮小,胸膛廣闊,頭大眼小,鬍鬚稀疏而呈灰色,鼻子扁平,體形長等不太均稱。這些都是匈人常見的特徵之一。”

阿提拉的外形與亞洲東部黃種人的特徵頗爲相似,甚至與韃靼人的特徵如出一轍。所以他的確保有了典型亞洲東部的外貌特點,而沒有歐洲人的外形特徵。

阿提拉在西方歷史上通常有“上帝之鞭”之名,而他的名字也成爲了殘暴和野蠻的同義詞。這也許也與他的外貌和特徵有關連。在平常的描述中,那些草原上的新徵服者,如成吉思汗、帖木兒等,都被視爲殘暴,好殺戮和好戰的化身。但在現實中,他的性格的也許是更加複雜的。阿提拉時代的匈人文化,有一段時間與羅馬文明有很大的交流,主要是透過日耳曼比利時行省的邊境傳入。而當公元448年使節團出使匈人時,普利斯庫斯也能夠辨認匈人間常用的兩種主要語言—匈奴語和哥德語,也有些匈人懂得拉丁語及希臘語。普利斯庫斯也曾與一個拜占庭俘虜會面,而他顯然已經適應了匈人的生活模式,更不想回國。當時的拜占庭歷史學家,在記載匈人謙卑和樸素的性格更是毫不含糊的表示傾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