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山水畫家是誰

來源:趣味百科館 1.41W

中國近現代山水畫家是誰的答案是:齊白石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爲木工,後以賣畫爲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豔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朴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1957年9月16日,齊白石在北京醫院逝世。

齊白石書工篆隸,取法於秦漢碑版,行書饒古拙之趣,其書法堪比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筆力雄厚、樸拙勁正。篆刻自成一家,善寫詩文。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代表作有《蛙聲十里出山泉》《墨蝦》等。著有《白石詩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齊白石在北京定居後,內心卻是“故里山花此時開也”的思想軌跡。齊白石不可能將家鄉草木趕過黃河帶到北京,但家鄉草木卻作爲一種自然信息隨齊白石來到北京,並化作藝術信息傳達出來,以實現齊白石心理的平衡。齊白石刻了許多寄託着懷鄉之情的閒文印,如“吾家衡嶽山下”、“客中月光亦照家山”,是齊白石自抒胸臆的第一主題。齊白石寫了許多的懷鄉詩,如:“登高時近倍思鄉,飲酒簪花更斷腸,寄語南飛天上雁,心隨君侶到星塘。”又如“飽譜塵世味,夜夜夢星塘”、“此時正是梅開際,老屋檐前花有無”,這些詩句是齊白石“夜不安眠”、“枕上愁餘”時所寫的肺腑之語。變法和着變意,變意和着變法,鄉心伴着童心,童心也總念鄉心。

齊白石的作品《我最知魚》,畫着小魚圍逐釣餌,是齊白石少時作慣之事,故能“知魚”;齊白石77歲時畫《墨豬出欄》,是因爲齊白石有一顆“牧汝追思七十年”的心;齊白石畫那些黑蜻蜓、紅甲蟲,是因爲齊白石還記得鄉里人叫黑蜻蜓作“黑婆子”,叫小甲蟲作“紅娘子”,這正是農民眼中的草蟲,是農民的審美情趣;齊白石畫鮎魚題“年年有餘”,畫石榴象徵多子,畫桃子象徵多壽,這也是民間藝術喻意象徵的特色。

齊白石筆下的鐘馗、壽星、仙佛一類作品,也是農民們聊天時嘴邊上的對象。這類作品,是齊白石的戀鄉情結和童真情趣的自然流露,是“以農器譜傳吾子孫”的願望,是一種有異於“詩書傳家遠”的農民意識的自覺的表白。當齊白石畫《白菜辣椒》時,不僅有感於紅與黑的對比,同時也爲“牡丹爲花之王,荔枝爲果之先,獨不論白菜爲菜之王”,而憤憤不平;齊白石在有關畫白菜的題句中,所表示的“不是獨誇根有味,須知此老是農夫”,“不獨老萍知此味,先人三代咬其根”,正是《農耕圖》中的那位老農的自白。也是齊白石對本色、本質毫不掩飾的自我肯定。

齊白石從來沒有入仕願望,懶於應酬,不管閒事,與世無爭,始終以一顆純真的心,沉浸在藝術的體驗之中,沉浸藝術故鄉里。齊白石的鄉心、童心和農人之心的流露和藝術中的鄉土氣息,根源於齊白石的勞動生活。齊白石也曾在藝術上走投無路,那是虛假地因襲“八大山人”的情感所必然遭到的碰壁命運,實質上那是齊白石的心態與過去的文人之間不相諧和的結局。當齊白石認定自己是農夫時候,往年儲備的自然信息便源源不絕地奔赴腕底、舌端、刀鋒,化作了新的藝術信息,拋棄了古人表達情感的藝術手段,創造出表達齊白石特有情懷的藝術語言和藝術形式。齊白石藝術中的鄉心、童心和農民之心的真誠流露,是齊白石的真心和本質的藝術表現。齊白石以本質、自我、變法、變意以及本質的藝術表現,纔是齊白石“衰年變法”的深刻底蘊。

中國近現代山水畫家是誰

齊白石在藝術上的成功,告訴我們:真理是樸素的,藝術的真諦是平凡而簡樸的,後現代主義者們把問題複雜化,不是別有用心就是另有難言之隱。

只要根植於人民、根植於健康人性基礎上執著的審美理想和信念,有不斷遵循藝術規律實踐的堅強意志,這是齊白石用自身作爲榜樣,留給我們21世紀中國藝術家最珍貴的啓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