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不可長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1.5W

意思是:敖:通“傲”,傲慢。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長

敖不可長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敖不可長

成語發音:ào bù kě zhǎng

成語解釋:敖:通“傲”,傲慢。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長

成語出處:西漢 戴聖《禮記 曲禮上》:“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成語繁體:敖不可長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戒驕戒躁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欲不可從查看更多敖不可長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我們要教育他敖不可長的道理。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出自《禮記·曲禮上》。意思是傲慢之心不可產生,慾望不可放縱無拘,志氣不可自滿,享樂不可無度。

原文(部分):

《曲禮》曰: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積而能散,安安而能遷。臨財毋茍得,臨難毋茍免。很毋求勝,分毋求多。疑事毋質,直而勿有。

若夫,坐如屍,立如齋。禮從宜,使從俗。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禮,不妄說人,不辭費。禮,不逾節,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踐言,謂之善行。行修言道,禮之質也。禮聞取於人,不聞取人。禮聞來學,不聞往教。

擴展資料:

《禮記·曲禮》是《禮記》中的一篇文章。《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禮記》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制、禮意,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準則。

實際上,這部九萬字左右的著作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曆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萬象,集中體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禮記》全書用散文寫成,一些篇章具有相當的文學價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動故事闡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劃,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闢而深刻。

含“不”字的成語有哪些?

含不字的成語如下:

不期而遇、不虛此行、不留餘地、零碎不全、口不應心、卓爾不羣、採椽不斫、朝不慮夕、不可輕犯、不辨菽粟、禍出不測、閉門不出、矜持不苟、惡不去善、只騎不反、樂禍不悛、無所不容、大節不奪、變動不居、言不及行、俗不可耐、不由分說、一字不落、食而不化、威刑不肅、專一不移、不軌不物、非錢不行、耳不離腮、屢試不爽、愛不釋手、擬於不倫、不得其所、歪不橫楞、橫行不法、終日不倦、晝夜不捨、裹足不進、儉不中禮、不乾不淨、不值一笑、臨難不屈、毫不猶豫、兵不污刃、未爲不可、遊蕩不覊、成事不說、按甲不動、淡而不厭、歲比不登、蓋不由己、目不苟視、貴不召驕、良莠不分、不次之位、風景不殊、不卜可知、不當不正、曲不離口、豪放不羈。

不什麼的四字成語

不白之冤:白:搞清楚。沒有得到辯白或洗刷的冤屈。

不敗之地:原意是指善於打仗的就有取勝的把握,不會落到挫敗的境地。後泛指辦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不卑不亢: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對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也不傲慢自大。

不辨菽麥: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不成體統:體統:格局,規矩。指言行沒有規矩,不成樣子。

不恥下問: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不出所料:事由變化,在預料之中。形容原先預料的準確。

什麼不什麼什麼成語

習什麼不什麼的成語有習而不察,習無不精,習焉不察等。

習而不察的意思是指常見之事,就覺察不到存在的問題。出自孟子。

習無不精的意思是學習的內容只要學過了就都會特別精通。

習焉不察,習:習慣。焉:語氣詞,含有“於是”的意思。察:仔細看,覺察。意思是習慣於某些事物,就覺察不出其中的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