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巴黎

來源:趣味百科館 4.4K

法國首都和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最大的城市。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市區面積105平方公里,人口217.6萬(1982)。以巴黎爲中心的巴黎區,面積約12000平方公里,人口約1007.3萬(1982)。其範圍包括市區、上塞納等近郊3省以及遠郊4省的一部分。

地理條件

巴黎位於巴黎盆地中央,跨塞納河兩岸,距河口375公里。塞納河由東南向西北穿過城市,水位穩定,少洪澇之害,全年不凍,利於航行。勒阿弗爾爲其外港,便於海外聯繫。通過塞納河支流和運河網可與東部阿爾薩斯、洛林、北部工業區及其他大河聯繫,與國內其他地區的水運聯繫也很方便。屬溫和的海洋性氣候,夏季不熱(7月平均氣溫19.1℃),冬季較溫和(1月平均氣溫3.4℃)。年降水量619毫米,分配均勻,夏秋季稍多。

發展簡史

巴黎在 2000 年以前爲塞納河中的西岱(斯德)島和其他小島組成的一個漁村, 由高盧族巴黎西部落居住。公元前1世紀,羅馬人佔領,取名爲琉提喜阿。高盧-羅馬時期,隨着經濟、行政和宗教職能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展,居民點向河流左岸的丘陵坡地發展。公元3世紀,日耳曼族入侵,破壞了早期的發展部分,居民點又撤回到島上,後得名巴黎。公元12世紀起,卡佩王朝建都巴黎,右岸成爲一個商業中心,左岸逐漸形成一個宗教、文化區。由於長期作爲國家的首都和城市經濟的發展,人口迅速增長,從14世紀初的25萬人,到17世紀末達50萬,1836年巴黎和近郊的人口已超過100萬。19世紀中期,在老城的基礎上,進行大規模的擴建,使市區面積再次擴大,達到90平方公里。1921年市區人口達290萬。此後,城市向郊區分散擴展,市區人口開始下降,特別是塞納河沿岸的老城區,自20世紀中期起,人口顯著減少。同時,郊區人口迅速增加,衛星城鎮不斷興起,形成以巴黎爲核心的巴黎區。

什麼是巴黎

巴黎是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策源地,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的誕生地。現爲中央許多行政機關、黨派團體和省級行政機構的所在地,以及許多國際組織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的駐地。

經濟

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和工商業城市。1982年就業人口達456.1萬,其中第三產業佔69%,工業和建築業佔25%以上。工業企業集中,部門結構齊全,擁有全國工業就業人數的1/5以上,工業產值約佔全國的1/4。工業以機械、化學、電子、有色金屬佔主要地位,電子、化工、汽車工業發展很快,但傳統工業如化妝品、服裝、紡織、印刷、食品等仍有重要意義。在地區分佈上,以近郊工業區的產值比重最大,並有向遠郊發展的趨勢,市中心的產值比重在逐漸降低。機械工業在就業人數、工廠數目、產值等方面都居各工業的前列。汽車製造業是最主要的工業部門之一,是法國主要的汽車生產中心,工廠多分佈在郊區。建築業也是有特色的部門,由於城市建設和人口、經濟的發展,其就業人數居各生產部門之冠。第三產業部門佔重要地位,從業人員在280萬人以上,佔總就業人員的61%。財政、金融、證券、保險、商業十分繁榮。

什麼是巴黎 第2張

巴黎是全國最大的交通樞紐,也是西歐重要交通中心之一。鐵路線以此爲中心呈輻射狀分佈,聯繫全國各地。市區有6個大型車站,其中西北部的聖拉扎爾是重要的客運站。環城鐵路與向外輻射狀的鐵路線相連,構成一個圍繞城市的鐵路網。城市和近郊區交通以地鐵和公路爲主。全市有地鐵180多公里,300多個車站,日客運量 400多萬人次。還有環城高速公路、國家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組成稠密的公路運輸網,公路日客運量300萬人次,擁有400萬輛旅遊車和50萬輛貨車。巴黎也是一個重要的綜合港和歐洲最大的內河港,1981年內河貨運量達1400萬噸,主要承擔建材、燃料、油製品和農產品的運輸。又是重要國際航空港之一,南部的奧利機場和北部的夏爾·戴高樂機場連接國內、國際航線,1981 年客運2800萬人次。雖然交通運輸不斷改善,但由於頻繁的經濟活動和人口移動,交通擁擠仍然是巴黎整治計劃中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之一。

名勝古蹟

巴黎的建築藝術和名勝古蹟舉世聞名。塞納河沿岸的古城區是最精華的名勝區,右岸自西面的戴高樂廣場到東面的國家廣場,間有著名的愛麗捨宮、協和廣場、羅浮宮、巴士底廣場等,稍北還有共和國廣場、巴黎公社社員牆(拉雪茲神甫墓地內);西岱島上有巴黎聖母院;左岸有埃菲爾鐵塔以及西南部的凡爾賽宮。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至1345年建成,聖母院正面分3層,教堂內部大廳長130米、寬50米、高35米,整個教堂爲一典型的哥特式建築,藏有13~17世紀的許多藝術珍品。羅浮宮原爲宮殿羣建築,是經歷幾個世紀的改建和擴建而成的,以收藏古典繪畫和雕刻聞名,1793年改爲國立美術博物館。戴高樂廣場在香榭麗大街的西頭,有12條大街四射,並有一條環形大街串通;廣場中間爲凱旋門,拱門高49.41米,寬44.84米,厚21.96米,牆壁上有大幅浮雕,凱旋門下有無名戰士墓(見彩圖)。埃菲爾鐵塔是巴黎的象徵,建於1887年,呈四方狹長的金字塔形,重7000多噸,高320米,共分四層,分別在57米、115米、276米和300米處設平臺,前三層可供遊覽,第四層設有氣象站,頂部架有天線,是法國的電視中心(見彩圖)。凡爾賽宮位於巴黎西南15公里的凡爾賽鎮西部,從1624年路易十三在此建成狩獵場,到1789年成爲一富麗堂皇的豪華宮殿,幾經擴建,1837年改爲國家歷史博物館,宮殿色彩鮮明,大廳金壁輝煌,雕像精美,花園素靜,在整個111萬平方米的建築中,園林佔100萬平方米。1919年在這裏簽訂了凡爾賽對德和約。

什麼是巴黎 第3張
什麼是巴黎 第4張
什麼是巴黎 第5張

功能分區

市區由20個區組成。市區中心爲行政區,是總統府、總理府、市政廳、議院、國家各部等行政機構和使館集中的地方,也是名勝古蹟密集的遊覽區。塞納河右岸是工業、商業和住宅區混雜的地區,工業以傳統的印刷、出版、服裝和奢侈品等部門爲主,右岸西部是商業和高級住宅區,東部是工人、職員居住區。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區是著名的文化區,這裏有建於1253年的巴黎大學、國立圖書館等文化科學機構,70年代以來又新建了一些高等學校等文化設施。城市的東西兩端,即萬塞訥和布洛涅樹林也是現代化的高級住宅區。

近郊是巴黎主要工業區,以重工業爲主。其中,西部的上塞納省,汽車、武器、飛機工業特別發達。西北部以金屬加工、電子、車輛製造爲主,在塞納河沿岸,工廠林立,連接成片,主要工業新城有楠泰爾、拉代凡、敘雷訥等。著名的雷諾汽車公司,位於巴黎西南郊塞納河河曲地區(布洛涅-比揚古)。北部是重工業區,從熱訥維耶到博比尼,有黑色冶金、動力工業。東部和南部工業發展水平不如西部和北部。東南部的塞納河谷的維特里周圍地區是新工業區。

巴黎遠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發展的地區,是巴黎整治計劃中工廠企業郊區化的主要開發區。工業以輕工業佔優勢,機械、電子、車輛製造等部門也較重要。工業佈局的變化,也導致第三產業部門向郊區發展的趨勢。

參考書目

Pinchemel, Philippe,  La region parisienne Paris, P. U. F., 1979.

P.霍爾著,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譯:《世界大城市》,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北京,1982。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