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本從末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3.01W

意思是:舍:放棄,捨棄;逐:追求。拋棄根本,追求枝節。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細微末節

捨本從末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捨本從末

成語發音:shě běn cóng mò

成語解釋:舍:放棄,捨棄;逐:追求。拋棄根本,追求枝節。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細微末節

成語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39卷:“自己親族貧乏,尚不肯賙濟分文,到得此輩募緣,偏肯整幾兩價佈施,豈不是捨本從末的癡漢!”

成語繁體:捨本従末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指本末倒置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捨本逐末 查看更多捨本從末的近義詞>>



捨本從末的意思解釋 近義詞反義詞

捨本從末的意思: [shěběncóngmò]

見“舍2本逐末”。

捨本從末的詳細解釋: 捨本從末 [shě běn cóng mò]

見“舍2本逐末 ”。

捨本從末的近義詞: 捨近求遠,貪小失大舍本從末的反義詞: 追本求源

捨本逐末啥意思?

捨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的意思是拋棄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問題,而專顧細枝末節。現多用於指輕重主次顛倒,不會明辨輕重緩急。

舍:捨棄。本:原義爲樹根,借指事物的根本。逐:追求。末:原義爲樹梢,借指事物的末節。

出自《漢書·食貨志下》:“鑄錢採銅,一歲十萬人不耕……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錢。”

譯文:“採銅鑄錢,一年十萬人不耕種……棄本逐末,耕田的人不能有半數,邪惡不可能禁止,起源於錢。

擴展資料

1、近義詞

貪小失大(tān xiǎo shī dà)因爲貪圖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謀求眼前的好處而不顧長遠的利益。

出自北齊的劉晝《貪受》:蜀侯性貪,秦惠王聞而欲伐之。山澗峻險,兵路不通。乃琢石爲牛,多與金,日置牛後,號"牛糞之金“,以遺蜀侯。蜀侯貪之,乃塹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秦人卒師隨後而至,滅國亡身,爲天下所笑,以貪小利失其大利也。

譯文:蜀國國君生性貪婪,秦惠王聽說後想討伐他,(但是通往蜀地的)山路深澗十分險峻,軍隊沒有路可以通往蜀國。於是秦軍雕鑿石牛,把許多貴重的東西放在牛的後面,號稱爲“牛糞”。用來送給蜀國。蜀國國君貪圖寶物,就劈開山路填平谷地,派了五個大力士用來迎接石牛。秦惠王率領軍隊緊隨其後,從而導致蜀國毀滅蜀國國君死了,因小利失去國家而被天下的人恥笑。

2、反義詞

溯本求源(sù běn qiú yuán),追尋根本,探求起源,溯:追尋;本:事物的根本;求:探索,尋求;源:源頭。

出自老舍《老張的哲學》第三二:“一輛汽車碰在一株老樹上,並沒傷人……誰能刨根問 底的要證據。”

捨本逐末是什麼意思

捨本逐末意思是放棄根本的而追求枝節的,後用以比喻輕重主次顛倒,做事不從根本的、主要的問題着手,而只在細枝末節上用力氣;在句中可充當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貶義。例句:寫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內容,那是捨本逐末。

成語造句

1、捨本逐末的事要儘量少幹。

2、勿抓影子而失去實質;不要捨本逐末。

3、你的做法有點捨本逐末,結果是得不償失。

4、你放着主要矛盾不管,卻抓住次要矛盾不放,真是捨本逐末,這樣咋能把工作做好!

5、如果我們不狠抓產品的質量,而僅僅在包裝上下工夫,那就未免捨本逐末了。

捨本逐末什麼意思?

捨本逐末

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爲shě běn zhú mò,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細微末節。拋棄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節、次要的部分。

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問題,而專顧細枝末節。現多用於指輕重主次顛倒,不會明辨輕重緩急 。

出自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上農》。

捨本逐末。是什麼意思

【解釋】又說棄本逐末。放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形容輕重倒置。

【出處】《漢書·食貨志下》:“鑄錢採銅…棄本逐末。”

【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

【示例】一個人如果想有成就,不能捨本逐末、捨近求遠,而是要追根尋源。

近反義詞

【近義詞】貪小失大、捨本求末、捨近求遠、尋流逐末、輕重倒置、事倍功半、買櫝還珠、本末倒置、南轅北轍、損本逐末、秦伯嫁女、因小失大、勞民傷財、離本趣末

【反義詞】逐本舍末、大處落墨、追本求源

貪小失大

【拼音】[ tān xiǎo shī dà ]

【解釋】因爲貪圖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謀求眼前的好處而不顧長遠的利益。

【出處】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權勳》:“齊王怒曰:‘若殘豎子之類,惡能給若金?’與燕人戰,大敗,達子死,齊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國,相與爭金於美唐甚多。此貪於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