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持久戰讀後感

來源:趣味百科館 9.92K

《論持久戰》讀後感:

論持久戰讀後感

在《論持久戰》明確的點出了中國與日本打的是一場持久戰——戰爭不能速勝,中國不會滅亡,最後的勝利是中國的。文中還明確指出“亡國論”、“速勝論”這些思想的錯誤性。毛澤東同志是站在一個超越了軍事的角度來對軍事行動進行表述。他的思想方向實現從政治層面着眼,再結合其特點運用哲學思想理論來進行認識,使我們能看得更加深遠更加深刻。

而“抗戰十個月以來,一切經驗都證明下述兩種觀點的不對:一種是中國必亡論,一種是中國速勝論。前者產生妥協傾向,後者產生輕敵傾向。他們看問題的方法都是主觀和片面的,一句話,非科學的。”這是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講述的一段話。從中看來,我們平時看問題不能太片面也不能太極端,要學會全面的思考,而不要走兩個極端,要權衡這件事情的利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透它,從而解決這件事。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事情,有順心的也有不順心的,那些不順心的事不一定就是壞事,因爲事情都有兩面性,換一個角度看,或許壞事就會變成好事,那我們面對這件事情的心情自然就會好起來,進而就能夠更好的處理這件事,做出理智,正確的決策。



《論持久戰》讀後感

1938年6月毛澤東發表了題爲《論持久戰》的文章,在1938年的6月前,平津、上海、南京、廈門、開封、武漢等地已經相繼失守。在1938年4月的徐州會戰尤爲慘痛,國內無不人心惶惶,“亡國論”、“速勝論”的輿論熱潮也甚囂塵上。如何走出一條正確的抵抗路線、如何應對日軍強大的攻勢,甚至於是戰是降都是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而這時《論持久戰》的發表無疑是在茫茫的迷霧亮起的火把,將人們思想統一凝聚在一起。

《論持久戰》是一篇綱領更是一個“預言”,綱領在於它不僅批駁了“亡國論”與“速勝論”而且指導了“持久戰”戰略形成。而“預言”則在於它斷言了“日本必敗,中國必勝”。相較於“預言”不同的是,它不是虛無的、飄渺的一句口號而是經過反覆論證的觀點。在《論持久戰》中,分析了比較了中日兩國在戰爭中的屬性,舊日本帝國其國家屬性與其地緣因素迫使其侵略擴張以彌補物質資源的匱乏,然而於事無補的是這反而將日本的物質資源帶向更加貧困的邊緣。

我讀過《論持久戰》後的第一大感受就是“以戰富國”實爲飲鴆止渴。在20世紀,伴隨着軍事技術領域的突飛猛進,現代化的總體戰使得前線與後方的距離逐漸模糊。在戰爭狀態下的國家經濟部門無一例外的都向軍事工業部門轉移,實際上的人民生活水平無法通過戰爭來獲取到足夠的好處。因此侵略別國領土佔領與掠奪別國自然資源與工業設施就成爲了國家通過戰爭獲得利益以及轉化爲國民紅利的唯一途徑,然而實際上的二戰的戰爭規模與烈度遠超理想狀態預期的那樣,“焦土”政策常常被採用。具體一點的例子如在七七事變、武漢會戰、南京保衛戰期間中國國民政府將大量的國家工業部門成體系的向南向西進行遷移以及各大高校的西遷等等。戰爭之下被侵略國實際的工業設施與勞動力人口都無一例外的主動或是被動的遷移走,實際上可掠奪的只有自然資源與土地。然而作爲一個島國與人口小國,舊日本帝國所能動員的勞動力人口實際上無法滿足於鯨吞整個中國。而戰爭中淪陷區的抵抗與戰爭的傷亡會進一步拖累勞動力人口在被侵略地進行生產。因此我們不難看到,在現代化的總體戰中,侵略國家如果無法儘快結束戰爭狀態以及採取寬容的佔領地政策,戰爭只能成爲加速國家滅亡的催化劑。而這是舊日本帝國所沒有做到或者說不可能做到的。自從1936年的“226”兵變開始、皇道派與統制派的聯合、乃至軍部法西斯的建立,日本早就已經走上了一條被戰爭與軍隊綁架的滅亡道路。而這一點在毛澤東的《論持久戰》中早就清晰明瞭的點明瞭出來。

同時從《論持久戰》的“預言”與“預言”的實現中,我還看到了一個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或者是說一個近代民族概念在中國人思想中的形成。而這在我看來是中國最終“戰勝”日本的重要武器。從中國近代史的開端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在侵略戰爭中的表現一直爲一擊即潰。在我看來,其原因更可歸爲近代民族國家以及近代民族觀念未能形成。在1912年前爲半封建半殖民的封建王朝統治,中華民國成立不過幾年就陷入了軍閥混戰,地方軍閥的統治實際上阻礙了國家觀念與近代民族觀念的形成。至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中國也依舊是一個具有半殖民地性質、軍閥割據以及封建勢力餘毒三重存在的國家。民族觀念僅在於一些地方與一些人。從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開始,中華民族的觀念才逐漸覺醒,殘存於中國人傳統觀念中的“天下”觀念在外部侵略的引導下,凝聚成爲近代民族的觀念。至1937年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時,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的大部分人逐漸擁有了“中華民族”的近代民族觀念。中華民族的空前團結是抗日戰爭最終勝利的基礎因素。從1894年開始的近代中日第一次交鋒開始,從共產黨到國民黨,從工人農民到資產階級,從主力軍到游擊隊,第一次如此團結在一面旗幟之下,共同抗擊侵略者的攻勢。而這面旗幟正是中華民族。這也讓我瞭解到了一個觀念的形成有着多麼大的力量。

那麼《論持久戰》時至今日,能帶給我們些何種啓示呢?在當前國際關係格局如此複雜的局面下、在建構中的中美“修昔底德陷阱”時以及在全球化與逆全球化並行的世界政治經濟趨勢下,以往戰爭的因素已經並非成爲大國之間較量權力的最重要內容。大國往往通過“灰色地帶”的手段進行對於對手的遏制乃至打擊,在經濟貿易領域、在文化創作領域、在輿論導向領域無時無刻不充斥着無聲的戰爭。如何打好新世紀下的“持久戰”將是我們現在乃至未來所需要追尋的問題。《論持久戰》中最寶貴的東西並非是“持久”二字,而是作者帶給我們的對於敵我的、國際的、經濟的、外交的全方位的理解與定義以及對於勝利的那種自信心,都是我們當前所缺少的東西。當然“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這種精神一定是建立在對於局勢的正確分析再加上對於己方的自信心才能真正的打贏這場“持久戰”。

求一篇毛選之論持久戰讀後感

《論持久戰》讀後感

原來只知道《論持久戰》是毛澤東寫的一篇很有名的文章,今天查了相關資料,看了原文才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它是毛澤東在1938年寫的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的演講稿。當時抗戰全面爆發,在國民黨內出現了“速勝論”和“亡國論”等論調。在共產黨內,也有一些人寄望於國民黨正規軍的抗戰,輕視游擊戰爭。針對這些言論和戰爭的具體情況,毛澤東作了具體分析並且對於戰爭也作了預測和戰略部署。可以說是一部超前的戰略分析著作。

文中首先對於“速勝論”和“亡國論”予以否定並提出抗日戰爭將是持久戰。中國不會亡,中國人不會淪爲亡國奴,我們必然會取得戰爭的勝利。全文總結起來原因有四點:敵強我弱,敵小我大,敵退步我進步,敵寡助我多助。由於敵強我弱,所以這場戰爭一定不會很快結束。而後三點則可說明我們一定會勝利,只不過要經過持久戰。文章條理清晰,娓娓道來。據理力爭的推翻了“速勝論”和“亡國論”的無科學理論,使人們對這場戰爭持正確的態度。同時,條條闡述我們會取得戰爭勝利的原因,增強了我們對戰爭的信心。

隨後文中闡述了我國將採取的戰略,分析了戰爭趨勢。我們的戰略方針是運動戰爲主,游擊戰爲輔。同時強調“兵民是勝利的根本”,應團結廣大農民羣衆,只有人民戰爭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可見他把勝利的最重要因素放在人上面而非武器,也許日本在武器上比我們先進,但是勝利最終還是屬於我們的。而歷史也足以證明他的理論的正確性。

同時,也指明瞭中日都不會妥協以結束戰爭。與日本方面,他們的胃口很大,單純幾個省份的割讓並不能滿足他們的狼子野心對於中國,我們也不容許日本保留中國的寸土。我們是絕不會妥協的,戰爭也是必然會進行下去的。

最後,而對於戰爭的趨勢,他預測將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禦的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三個階段的具體情況不能預斷,總體趨勢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這一點是我最爲佩服的,當時毛澤東寫這篇文章時剛處於戰爭初期,而後來的事實證明他的對戰爭的推測準的讓我們吃驚。足以顯示了他對戰爭獨特而敏銳的洞察力和他的軍事才華,也難怪這篇文章會被奉爲經典,成爲一部偉大的馬列主義的經典軍事理論著作,同時被譽爲世界十大軍事名著之一。

在文中,毛澤東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戰爭的根本問題作了精闢的論述,制訂了指導抗日戰爭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和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證明了其無比的正確性。它可用於指導反侵戰爭,並經得起實踐的檢驗。他在文中所展示的思考模式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即使在社會主義的今天,學習這篇著作也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求一篇論持久戰 的讀後感!!!2000字左右!!

讀《論持久戰》有感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具體說是1938年的五月,自盧溝橋事變以來,抗日戰爭就進入了全面抗戰的第十個月。在國民當內出現了“速勝論”和“亡國論”,而且在共產黨內也有一些人寄希望於國民黨的抗戰,從而忽略了共產黨的游擊戰爭。總之,不論是亡國論還是速勝論,在各黨派、各階層,在國內,在國際,都有倡導者,有附和者。然而,當時的局勢卻急需一種理論,即既能解釋抗日戰爭的現狀,又能倡導全民族的抗戰。於是,就在這種情況之下,毛澤東發表了《論持久戰》。

發表《論持久戰》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運用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透徹地分析當時敵我雙方在各方面的優劣,駁斥速勝論和亡國論,強調只有持久戰纔是最符合當時的戰局,使全國人民看到勝利的曙光,增強必勝的信心。在《論持久戰》中,毛澤東指出:“中日戰爭不是任何別的戰爭,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和帝國主義的日本之間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進行的一個決死的戰爭。”日本是一個強大的帝國主義國家,但它是侵略戰爭是非正義的;中國的國力雖然比較弱,但這是反侵略戰爭,所以中國是正義的,同時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即使日本戰爭力量比中國強大,但它畢竟是一個小國,軍力、財力、物力和人力都非常的缺乏,難以經歷長期的戰爭;相反,中國則是一個大國,地大物博,人多力量大,因此能夠支持長期的戰爭。從國際方面講,日本的侵略行爲即法西斯戰爭的亞洲地區的行爲損害且威脅到了其他國家的利益,因此得不到國際的援助;而中國的反侵略戰爭亦是反法西斯戰爭,能獲得世界上廣泛的支持與同情及援助。這些特點“規定了和規定着戰爭的持久性和最後勝利屬於中國而不屬於日本”。從而有力地批判了當時國內存在的速勝論與亡國論,爲人民指明瞭抗日戰爭的正確道路。毛澤東還指出:這場持久戰將經過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敵方的戰略進攻、我方的戰略防禦的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敵方的戰略保守、我方的準備反攻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我方的戰略反攻、敵方的戰略退卻的時期。”毛澤東着重指出,第二階段是整個戰爭的過渡階段將是中國很痛苦的時期,要準備較長的時間,要熬得過這段艱難的路程,然而,它又是敵強我弱形勢轉變的樞紐。毛澤東強調此階段中我方作戰形式主要的是游擊戰,而以運動戰作爲輔助,此階段的戰爭是殘酷的,地方將遇到嚴重的破壞,但是游擊戰爭必定能夠勝利。爲了實現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毛澤東還提出一套具體的戰略方針:在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中主動地、靈活地、有計劃地執行防禦戰中的進攻戰,持久戰中的速決戰,內線作戰中的外線作戰;第三階段中,應該是戰略的反攻戰。同時,毛澤東還強調地指出必須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羣衆的力量,他說:“武器是戰爭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衆之中。”只要動員了全國老百姓,就會造成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造成彌補武器等等缺陷的補救條件,造成克服一切戰爭困難的前提。這樣就能實現全民抗戰,調動全國的統一積極抗戰,更能保證抗戰的勝利,即毛澤東說的:兵民是勝利之本。

《論持久戰》一書,是毛澤東於1938午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的講演稿。其中毛澤東分析並指出了中國能戰勝並能消滅日本帝國主義的實力和條件:第一就是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第二就是國際抗日亦是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完成,第三就是日本本國內的革命運動即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這三個條件的結合對中國而言就是非常重要且極其有利的,並且是中國處於了一個有利的立場。如果中國的統一戰線的建立發展比較好的話,且國際上對於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戰爭認識及時且迅速的話,還有就是日本本國國內的革命來的比較快的話,中國的抗戰就會比較迅速且容易,而且不會有太多的損失。反之,中國就必須延長抗戰的時間,但結果還是一樣,中國還是會勝利,就是隨着時間的加長,損失就會隨之加大,就會造成一個非常艱苦的抗戰時期。充分考慮到了這些問題,中國採取了拉長戰線,抓住日本人力的缺點以及他們的戰爭機構的笨重,行動很慢,效力有限,從而分散日本的戰力,從而爲抗戰的勝利做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戰爭的前期,我們要避免一切大的決戰,要先用運動戰逐漸地破壞敵人軍隊的精神和戰鬥力,除了調動有訓練的軍隊進行運動戰之外,還要在農民中組織很多的游擊隊。中國農民有很大的潛力,只要組織和指揮得當,能使日本軍隊疲於奔命,而且這個戰爭是在中國打的,這就是說,日軍要完全被敵對的中國人所包圍,日軍要很被動地運來他們所需的軍用品,而且要自己看守,他們還要用重兵去保護交通線,時時謹防襲擊,另外,還要有一大部力量駐紮滿洲和日本內地,這樣更使原本軍力就不足的日本更顯得力不從心。這樣,日本在中國長期抗戰的消耗下,它的經濟將會崩潰,在無數戰爭的消磨中它的士氣行也會變得低落。而中國方面,抗戰的潛力將會變得高漲,大批的革命人民會不斷地到前線去,爲自由而戰爭。所有這些因素和其他的因素配合起來,就使我們能夠對日本佔領地作出最後的致命攻擊,將日本侵略驅逐軍出中國。

《論持久戰》是毛澤東結合中國具體國情而發展的馬列主義的經典軍事理論著作,是人民徹底地看清了當前中國的具體情勢,使人民看清現實,糾正了存在的錯誤觀點,既鞏固了國內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又指導了全民族的抗戰,爲中國的抗戰勝利的道路指明瞭正確的方向,成爲了中國抗戰時期的指導綱領,引導中國的抗戰贏得最後的勝利。

讀《論持久戰》有感作文

導語:抗戰初期,日寇來勢洶洶,兩國綜合國力差距極大,國民政府的主力部隊接連戰敗。危局之下,人心惶惶。少有人能對時局有清醒的認識!

《論持久戰》一書,是主席於1938午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的講演稿,讀《論持久戰》有感2000字。這是一部偉大的馬列主義的經典軍事理論著作,被譽爲世界十大軍事名著之一。《論持久戰》全文寫了二十一個問題,前九個問題爲第一部分,主要是說明抗日戰爭爲什麼是持久戰,爲什麼最後勝利是中國的,批判了亡國論和速勝論;後十二個問題爲第二部分,主要是說明怎樣進行持久戰和怎樣爭取最後勝利,着重論述了人民戰爭和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今日拜讀,果然是真知灼見,見地非凡。雖然是針對國家宏觀大勢的著作,但也可作爲指導個人應對當下生活的指南,現將自己的感觸記錄如下。

一、理智認清形勢,準確自我定位

《論持久戰》這篇經典文章,最偉大的地方在於:它是在抗日戰爭初期寫成並發表的,卻準確地與日後抗日戰爭的歷史完全對應,甚至可以說是抗日戰爭的總結報告。這正體現主席對中外我敵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情況準確把握,對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的清醒認識。

抗戰初期,日寇來勢洶洶,兩國綜合國力差距極大,國民政府的主力部隊接連戰敗。危局之下,人心惶惶。少有人能對時局有清醒的認識,種種奇談怪論不脛而走。認爲中國經濟、科技、軍事力量均不及日本,戰必敗的“亡國論”固然很有市場;不切實際地認爲依靠外國,可以迅速戰勝日本的“速勝論”也有聽衆。在這種形勢下,主席高屋建瓴地指出抗日戰爭是場持久戰,透徹地分析了敵我雙方在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優劣,闡述了“犬牙交錯”的幾種形態:內線與外線,有後方與無後方,大塊與小塊,局部與整體,包圍與反包圍。使人們明白了“長期而又廣大的抗日戰爭,是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犬牙交錯’的戰爭,這是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驚天動地的偉業。”既駁斥了速勝論,又痛斥了亡國論,使全國人民看到了勝利的前途,增強了必勝信心。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認清別人的優劣長短固然不凡,可以正確定位自家的才能心性也是了不起的本領。能夠從紛亂複雜的諸多信息中剝離出正確有價值的信息,進而做出清晰的分析,得出合理的結論,足見主席的才華非同尋常。

有人曾經說過,社會有如一條河流,人如同河中的魚兒。大多數魚只能隨着河水的流動浮沉不定,不知前途如何;偶爾有一兩條魚兒奮力躍出水面,短短瞥見前路方向,雖短期能獲益匪淺,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真正的智者應當致力做河上的水鳥,河流的走向,魚羣的'遊動,均可默然於胸,這樣才能進退自如,走向成功。

二、計劃具體細緻,切實可行

抗戰初期,大部分人認爲應當用深溝高壘、層層設防、專靠防禦工事的陣地戰,依靠正面決戰來抗擊日寇。這種觀點看上去慷慨激昂,可忽略了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抗戰初期,我國軍民雖英勇作戰,浴血殺敵卻無法取得戰局的主動,原因就在於具體戰術計劃不符合實際。

主席認爲抗日戰爭這場持久戰將經過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禦的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爲了實現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還提出一套具體的戰略方針。這就是在第一和第二階段中主動地、靈活地、有計劃地執行防禦戰中的進攻戰,持久戰中的速決戰,內線作戰中的外線作戰,主要的是運動戰,而以游擊戰和陣地戰輔助之;第三階段中,應該是戰略的反攻戰。提出並着重論述了人民戰爭和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爲人民指明瞭抗日戰爭的正確道路。

現代社會信息資訊發達,各種成功“祕籍”比比皆是,初讀起來,滿篇皆爲大道理,頭頭是道,只要照做,成功似乎已在眼前;細品之下,才發現都是紙上談兵,最關鍵的執行計劃往往避而不談,還美其名曰:靈活機動,讀後感《讀《論持久戰》有感2000字》。讓人不覺想起,舊日封建王朝,統治者懼怕百姓造反,講授兵法的書籍不但嚴格控制傳播,而且將其中關於軍隊管理的具體措施——士氣的激勵、戰士的訓練、陣法的佈置等內容全部刪去,只留下籠統的大道理,於是造就了大批紙上談兵之徒。

如果將戰略決策比作要攀登山峯,那麼戰術就是登山的具體計劃,例如從山的哪一面上,中途要在何處修整,登頂後是立即下山還是略作調整再撤等等。制定計劃時考慮要周到,計劃越具體,越符合實際情況,成功機率越大。

三、統一思想,堅決落實

再好的計劃也是需要執行者來落實的。計劃越宏大越具體,參與執行的人也越多。如果不能讓執行者羣體統一思想,那麼計劃被執行的力度也是要打折扣的。而一件事的成功機率與做事的人的執行力度息息相關。《論持久戰》中體現出的戰略思想固然偉大,我黨能夠嚴格按照計劃落實執行的力量也不可小視。通過歷次整風運動,高度統一了全黨的思想;在嚴酷的戰爭考驗,鑄就了一批批忠誠的無產階級戰士;根據時代形勢的發展,靈活的調整政策,打造最廣泛的統一戰線。這些都爲我黨領導抗日戰爭乃至全中國解放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古人常說:知難行易。其實,對一個普通人而言,制定計劃固然不易,能夠認真去做,保證計劃能夠不打折扣地執行,在大方向不變的前提下靈活機動地調整方法,無論遇到何種困難,始終不放棄希望,奮鬥不止。纔是接近成功的不二法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