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1.74W

意思是:用:任用;行:做,實行;舍:不用;藏:退隱。任用就出來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隱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成語發音:yòng zhī zé xíng,shě zhī zé cáng

成語解釋:用:任用;行:做,實行;舍:不用;藏:退隱。任用就出來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隱

成語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定語;用於處事

成語結構:複句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用行舍藏  用舍行藏 查看更多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近義詞>>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意思是什麼?

內容如下:

【成語解釋】用:任用;行:做,實行;舍:不用;藏:退隱。任用就出來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隱。

【原文】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譯文】孔子對顏淵說:“被任用就施展抱負,不被任用就藏身自好,只有我和你才能這樣吧!”

【語法用法】作定語;用於處事。

【近義詞】用行舍藏、用舍行藏。

【感情色彩】褒義詞。

【讀解】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也就是成語所說的“用行舍藏”或“用舍行藏”,它最爲精煉地表達了儒者對於出仕與退隱,入世與出世,進與退的政治選擇與人生態度。

這裏面所蘊含的,一方面是進退之間深刻的內在矛盾,另一方面也顯示了儒學通權達變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氣度。

孔子另外還多次說:“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泰伯》)“邦有道則任,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衛靈公》)孟子也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盡心上》)所有這些說法,其實都是“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意思。

問題在於,“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雖然懂得用行舍藏的道理,但真正面對現實,落實到每個人身上,不僅用舍不由你,新是行藏也往往是你無可奈何的呀!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是“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這樣。

出處:《論語·述而篇》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譯文:孔子對顏淵說:“用我呢,我就去幹;不用我,我就隱藏起來,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這樣吧!”子路問孔子說:“老師您如果統帥三軍,那麼您和誰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說:“赤手空拳和老虎搏鬥,徒步涉水過河,死了都不會後悔的人,我是不會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謹慎,善於謀劃而能完成任務的人。”

擴展資料:

《論語·述而篇》是《論語》的篇章之一,共包括38章,是學者們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時引述較多的篇章之一,共包含六方面的內容,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學習態度,孔子對仁德等重要道德範疇的進一步闡釋,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張。

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三人行必有我師”;“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學習態度,孔子對仁德等重要道德範疇的進一步闡釋,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張。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論語·述而篇

百度百科——論語·述而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靜而有動,行復榮昌。是什麼意思阿?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具體理解起來其實尚有差異。一則如本文所採用的見解,一則是“用我就出來幹,不用我就隱藏起來”,行、藏所指是“我”這個人。後一種意見與“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泰伯篇)聯繫起來,認爲是同一意思的不同表述。此說亦成立。《論語》的一大特點,是許多語言的多義性。此爲語言學、思想史的一個重要問題,值得有識之士深入研究。不管哪種意思,均可說明理想主義的孔子,固然內心堅定,但在行動上總是因“時”“勢”而動。

解籤中所言“用之則行,舍之剛藏,靜而有動,行復榮昌。”是說你所求的事情會有波折,所以必要時你要象楊波一樣隱忍, 到了該行動時就堅決果斷的去行動,你所求的事情終究會有成功的一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