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第一人是誰

來源:趣味百科館 3.13W

李大釗。被稱作是高舉馬克思主義革命旗幟第一人的是我國共產主義運動先驅——李大釗,他出生於1889年,在1907年的時候進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後於1913年東渡日本在東京早稻田大學學習。

李大釗是無產階級革命家、馬克思主義者和我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同時他也是我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還留下了涉及歷史學、新聞學、哲學、法學、經濟學等諸多領域的著作、文稿、譯著,爲二十世紀時我國思想文化的建設也獻出了巨大力量。

馬克思主義第一人是誰

後世爲了紀念李大釗這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在1997年的時候於河北省建成李大釗紀念館並開館,除此之外人們還拍攝了許多講述了李大釗故事的影視作品,讓人們認識到更加鮮活、更有生命力的李大釗,比如《覺醒年代》《建黨偉業》等。李大釗(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樂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1913年畢業後東渡日本,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李大釗同志一生的奮鬥歷程,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歷史緊密相連,同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歷史緊密相連,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歷史緊密相連。

2019年10月27日,紀念李大釗同志誕辰130週年座談會在京舉行。會議紀念李大釗同志誕辰130週年,回顧神州大地發生的歷史性變化,懷念李大釗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爲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勳。李大釗同志開創的偉大事業和留下的思想遺產永遠不可磨滅,他播撒的革命種子已經在中國大地上生根、開花、結果。

正因爲如此,今天,我們更加感受到李大釗同志歷史眼光的深邃和思想價值的珍貴,更加感受到他革命精神的崇高和人格力量的偉大。李大釗同志永遠是共產黨人學習的楷模和榜樣。我們要學習李大釗同志堅定的愛國主義精神。

李大釗同志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青年時代,面對多災多難的祖國,李大釗同志表現出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辛亥革命後,面對封建軍閥篡奪政權、新生的共和國有名無實的現狀,他不得不發出自己的“隱憂”和“大哀”。

他憂國之所憂,哀民之所哀,下定決心爲挽救“神州陸沉”、“再造中華”而努力奮鬥。當日本提出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時,他大聲疾呼中國人民用臥薪嚐膽的精神進行抗爭。他因參加反日鬥爭而被當時就讀的學校除名,但他毫不後悔。他認爲,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相比,自己的學業微不足道。

他始終把自己的學識與拯救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正是強烈的愛國之心和對社會、對人民的高度責任感,促使李大釗同志奮不顧身、英勇戰鬥。他身上體現出的時刻牽掛國家興亡、時刻不忘人民疾苦併爲之奮鬥的精神和風範,永遠值得我們敬仰和提倡。

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是誰?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德國人,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與馬克思並駕齊驅的偉大思想家、理論家、科學家、革命家,世界無產階級和被剝削被壓迫羣衆的偉大導師。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生於普魯土萊茵省巴門市一個紡織工廠主家裏。

他的父親一心想要恩格斯繼承自己的事業。

1837年恩格斯中學還未畢業,父親就強迫他棄學經商,到本城商業營所當辦事員,一年後又送他到不萊梅一家大公司供職。然而恩格斯卻喜愛哲學、文學和歷史,對商業活動完全沒有興趣。在不萊梅的三年間,其主要精力都用在了研究思想學術和實際問題上,1839年發表《烏培河谷來信》。1841年秋,恩格斯去柏林服兵役,服役期間與“青年黑格爾派”建立了聯繫。

當時柏林大學學術氣氛非常活躍,恩格斯時常抽空到柏林大學旁聽,並寫了《謝林和啓示》等文章,對該校哲學教授謝林的反動的神祕主義觀點進行了批判。1842年,恩格斯服役期滿到英國曼徹斯特的父親與人合辦的工廠去任職,途經科倫,在《萊茵報》編輯部第一次會見馬克思。在曼徹斯特的近兩年中。

除了經商,恩格斯着力考察英國的社會政治狀況,還與流亡在英的正義者同盟建立了聯繫。他經常深入到工人當中瞭解研究他們的生活狀況,還研究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空想社會主義等理論問題。1844年,他在馬克思主辦的《德法年鑑》上發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表明他已由唯心主義轉到唯物主義,由革命民主主義者轉爲共產主義者。

這年8月底,恩格斯回國途經巴黎第二次會見馬克思,兩人擬訂了合作計劃。他們合作寫的第一部著作是1845年2月出版的《神聖家族》。同時,恩格斯又於1845年3月寫成了《英國工人階級狀況》。

馬克思遷居布魯塞爾後不久,恩格斯也到了那裏。他們一起到倫敦和曼徹斯特作了短期考察,返回布魯塞爾後合寫了《德意志意識形態》。翌年,他們共同建立了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並對蒲魯東主義、平均共產主義和“真正的共產主義”進行了鬥爭。1847年,恩格斯和馬克思一起參加共產主義者同盟,共同起草了“同盟”的綱領,這就是科學共產主義綱領性文獻《共產黨宣言》。

德國革命爆發後,恩格斯與馬克思一起回普魯士參加鬥爭,他任《新萊茵報》的副總編。革命失敗後,德國南部和西部各省又發生武裝起義,恩格斯親身參加了巴登—普法爾茨的起義。他負責籌集軍糧和彈藥,訓練戰士,並英勇地參加了四次戰鬥。恩格斯後來到英國倫敦與馬克思重建了“共產主義同盟”的各級組織。

爲了在經濟上資助馬克思進行理論研究工作,他於1850年重返曼徹斯特從事商業活動。在這之後20年間,他幾乎每天同馬克思通信,討論理論和現實中的各種問題。爲了總結1848年革命的經驗教訓,恩格斯寫了《德國農民戰爭》和《德國的革命和反革命》兩書。1864年“第一國際”成立,恩格斯未參加領導工作,但他和馬克思一起,同蒲魯東派、巴枯寧派、工聯派、拉薩爾派進行了原則性的鬥爭。

1870年,恩格斯回倫敦與馬克思一起領導第一國際。恩格斯從1877年起至1878年,發表一系列文章對杜林的反動觀點進行全面批判,這些文章彙集成書,便是著名的《反杜林論》。1883年馬克思逝世後,恩格斯擔負了整理和發表馬克思的文獻遺產和繼承領導國際工人運動的重任。

1885和1889年,分別整理出版了馬克思《資本論》的第二、三卷。1884年寫了《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1888年寫了《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1889年,“第二國際”建立。

恩格斯指導它的活動,同其中形形色色的機會主義進行了堅決鬥爭。1891年又寫了《愛爾福特綱領草案批判》。晚年,他給各國活動家寫了大量書信,進一步發展了唯物主義原理。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在倫敦因病逝世。

克思主義第一人,指的是?

請問你問的是馬克思主義傳播的第一人是誰嗎?高舉馬克思主義革命旗幟第一人是李大釗。他是無產階級革命家、共產主義運動先驅以及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

19世紀末一些上海廣學會的出版物提到馬克思,1902年梁啓超在《新民叢報》中發表的《進化論革命者頡德之學說》也提到了馬克思; 1903年馬君武在《譯書彙編》中寫的《社會主義與進化論比較》,在所附的《馬克思所着》中也是《共產黨宣言》。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仍然要從五四時期開始計算,其代表人物應該是李大釗,辛亥革命以後,直到1918年,介紹馬克思、恩格斯及其學說的文章在中國報紙上並不多見。

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包括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德國人,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與馬克思並駕齊驅的偉大思想家、理論家、科學家、革命家,世界無產階級和被剝削被壓迫羣衆的偉大導師。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生於普魯土萊茵省巴門市一個紡織工廠主家裏。

他的父親一心想要恩格斯繼承自己的事業。

1837年恩格斯中學還未畢業,父親就強迫他棄學經商,到本城商業營所當辦事員,一年後又送他到不萊梅一家大公司供職。然而恩格斯卻喜愛哲學、文學和歷史,對商業活動完全沒有興趣。在不萊梅的三年間,其主要精力都用在了研究思想學術和實際問題上,1839年發表《烏培河谷來信》。1841年秋,恩格斯去柏林服兵役,服役期間與“青年黑格爾派”建立了聯繫。

當時柏林大學學術氣氛非常活躍,恩格斯時常抽空到柏林大學旁聽,並寫了《謝林和啓示》等文章,對該校哲學教授謝林的反動的神祕主義觀點進行了批判。1842年,恩格斯服役期滿到英國曼徹斯特的父親與人合辦的工廠去任職,途經科倫,在《萊茵報》編輯部第一次會見馬克思。在曼徹斯特的近兩年中。

除了經商,恩格斯着力考察英國的社會政治狀況,還與流亡在英的正義者同盟建立了聯繫。他經常深入到工人當中瞭解研究他們的生活狀況,還研究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空想社會主義等理論問題。1844年,他在馬克思主辦的《德法年鑑》上發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表明他已由唯心主義轉到唯物主義,由革命民主主義者轉爲共產主義者。

這年8月底,恩格斯回國途經巴黎第二次會見馬克思,兩人擬訂了合作計劃。他們合作寫的第一部著作是1845年2月出版的《神聖家族》。同時,恩格斯又於1845年3月寫成了《英國工人階級狀況》。

馬克思遷居布魯塞爾後不久,恩格斯也到了那裏。他們一起到倫敦和曼徹斯特作了短期考察,返回布魯塞爾後合寫了《德意志意識形態》。翌年,他們共同建立了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並對蒲魯東主義、平均共產主義和“真正的共產主義”進行了鬥爭。1847年,恩格斯和馬克思一起參加共產主義者同盟,共同起草了“同盟”的綱領,這就是科學共產主義綱領性文獻《共產黨宣言》。

德國革命爆發後,恩格斯與馬克思一起回普魯士參加鬥爭,他任《新萊茵報》的副總編。革命失敗後,德國南部和西部各省又發生武裝起義,恩格斯親身參加了巴登—普法爾茨的起義。他負責籌集軍糧和彈藥,訓練戰士,並英勇地參加了四次戰鬥。恩格斯後來到英國倫敦與馬克思重建了“共產主義同盟”的各級組織。

爲了在經濟上資助馬克思進行理論研究工作,他於1850年重返曼徹斯特從事商業活動。在這之後20年間,他幾乎每天同馬克思通信,討論理論和現實中的各種問題。爲了總結1848年革命的經驗教訓,恩格斯寫了《德國農民戰爭》和《德國的革命和反革命》兩書。1864年“第一國際”成立,恩格斯未參加領導工作,但他和馬克思一起,同蒲魯東派、巴枯寧派、工聯派、拉薩爾派進行了原則性的鬥爭。

1870年,恩格斯回倫敦與馬克思一起領導第一國際。恩格斯從1877年起至1878年,發表一系列文章對杜林的反動觀點進行全面批判,這些文章彙集成書,便是著名的《反杜林論》。1883年馬克思逝世後,恩格斯擔負了整理和發表馬克思的文獻遺產和繼承領導國際工人運動的重任。

1885和1889年,分別整理出版了馬克思《資本論》的第二、三卷。1884年寫了《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1888年寫了《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1889年,“第二國際”建立。

恩格斯指導它的活動,同其中形形色色的機會主義進行了堅決鬥爭。1891年又寫了《愛爾福特綱領草案批判》。晚年,他給各國活動家寫了大量書信,進一步發展了唯物主義原理。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在倫敦因病逝世。

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奠基人是誰

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革命的真諦在於運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這是由馬克思主義的固有屬性和特點所要求的,也是中國特殊國情所決定的。

毛澤東率先吹響了“反對本本主義”的號角,頂住共產國際的壓力,同“左”傾教條主義展開鬥爭。

1937年發表的《實踐論》、《矛盾論》爲黨的思想路線奠定了理論基礎;繼而向全黨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任務,延安整風又爲全黨樹立了馬克思主義學風,從而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指明瞭方向。與此同時,毛澤東開創了以新民主主義爲主體的包括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全國政權,進而和平過渡到社會主義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奠定了基礎。

馬克思是誰

馬克思全名:卡爾·海因裏希·馬克思。Karl Marx,曾有麥客士、馬陸科斯、馬爾克、馬可思、馬格斯、馬爾格時等譯法。

從1902到1923年,經過21年才統一翻譯爲馬克思。

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 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當代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主要著作有《資本論》、《共產黨宣言》。他是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是當代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

支持他理論的人被視爲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最廣爲人知的哲學理論是他對於人類歷史進程中階級鬥爭的分析。他認爲幾千年以來,人類發展史上最大的矛盾與問題就在於不同階級之間的利益掠奪。

依據歷史唯物論,馬克思曾大膽地假設,資本主義終將被共產主義所取代。拓展資料:馬克思創立的廣爲人知的哲學思想爲歷史唯物主義,其最大的願望是對於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馬克思創立了偉大的經濟理論。

就他個人而言,他的極其偉大的著作是《資本論》,馬克思確立他的闡述原則是"政治經濟學批判"。 馬克思認爲,這是"政治經濟學原理"的東西,這是"精髓",後來人可以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去研究。

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第一人

李大釗李大釗(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樂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 ,1913年畢業後東渡日本,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

李大釗同志是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不僅是我黨早期卓越的領導人,而且是學識淵博、勇於開拓的著名學者,在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事業中,佔有崇高的歷史地位。

中文名李大釗別名李守常出生地河北省樂亭縣出生日期1889年10月29日逝世日期1927年4月28日人物悼念人物生平1889年10月29日,李大釗出生於河北省樂亭縣胡家坨鄉大黑坨村[2] 。在北洋法政專門學校讀書時的李大釗戰亂動盪的年代,艱辛備嘗的生活,使李大釗從小養成了憂國憂民的情懷和沉穩堅強的性格。1915年,日本帝國主義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李大釗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抗議鬥爭。他起草的通電《警告全國父老書》傳遍全國,他也因此成爲著名愛國志士。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1916年李大釗回國後,到北京大學任圖書館主任兼經濟學教授,積極投身於正在興起的新文化運動,成爲新文化運動的一員主將。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和啓發了李大釗,他以《新青年》和《每週評論》等爲陣地,相繼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再論問題與主義》等大量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著名文章和演說,闡述十月革命的意義,謳歌十月革命的勝利,旗幟鮮明地批判改良主義,積極領導和推動五四愛國運動的發展,成爲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我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人。1920年初,李大釗與陳獨秀相約,在北京和上海分別活動,籌建中國共產黨。同年3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組織中國第一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聚集了鄧中夏、高君宇、張國燾、黃日葵、何孟雄、羅章龍等一批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青年知識分子,爲建黨作準備。

李大釗還在北京多次會見共產國際代表,商討籌建中國共產黨。同年秋,他又領導建立了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和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並與在上海的陳獨秀遙相呼應,積極活動,擴大宣傳,發展組織,積極推動建立全國範圍的共產黨組織。“南陳北李,相約建黨”,成爲中國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話。

李大釗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爲之一新。李大釗和陳獨秀成爲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李大釗負責黨在北方的全面工作,並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區分部主任。在黨的三大和四大上,李大釗都當選爲中央委員。

1922年到1924年初,李大釗頻繁地奔走於大江南北,多次代表共產黨與孫中山會談,爲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嘔心瀝血,做了大量工作。1924年1月,李大釗作爲大會主席團五位成員之一,出席了國共合作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被孫中山指定爲大會主席團成員之一,參加大會宣言的起草等,爲實現國共合作做出了重要貢獻,當選爲國民黨中央執委會委員。此後,直接擔負國共兩黨在北方的實際領導工作。 在李大釗領導的中共北方區委組織和領導下,北方地區的反帝反封建鬥爭蓬蓬勃勃地開展起來了。

1924年11月,北京開展聲勢浩大的支持孫中山北上、反對北洋軍閥政府的鬥爭;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後,李大釗與趙世炎等人在北京組織5萬餘人的示威,有力地支持了上海人民的反帝鬥爭;1926年3月,李大釗在極端危險和困難的情況下,積極領導並親自參加了北京反對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的三一八運動,號召人們用五四的精神、五卅的熱血,不分界限地聯合起來,反抗帝國主義的聯合進攻,反對軍閥的賣國行爲。李大釗的革命活動,遭到北洋軍閥的仇視,他們下令通緝李大釗。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在北京逮捕李大釗等80餘人。

在獄中,李大釗備受酷刑,但始終嚴守黨的祕密,大義凜然,堅貞不屈。4月28日,北洋軍閥政府不顧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和譴責,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臨刑前,李大釗慷慨激昂:“不能因爲反動派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

他高呼“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時年38歲。在全國解放前,李大釗同志的一部分著作雖曾由他的親屬編集,由魯迅先生作序,但在反動統治下一直沒有能發行。直到一九五九年,人民出版社纔出版了重新編輯的《李大釗選集》。

一九八一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又出版了經過增訂的《李大釗詩文選集》。一九八四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百一十多萬字的《李大釗文集》。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慘遭反動軍閥殺害[2] 。主要貢獻李大釗同志1889年10月出生於河北省?>樂亭縣。

那時,中國正處在帝國主義列強加緊侵略和封建統治癒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災難之中,國家和民族瀕於危亡的邊緣。進入二十世紀,辛亥革命爆發、新文化運動涌起,特別是五四運動的發生,使中國社會出現了曙光初現的變化。李大釗同志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

1913年,他東渡日本,就讀於東京早稻田大學,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學說。李大釗1916年回國後,他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宣傳民主、科學精神,抨擊舊禮教、舊道德,向封建頑固勢力展開猛烈鬥爭。他和他的戰友們改造舊中國的決心和激情,有力激發了當時中國青年的蓬勃朝氣和進取精神。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李大釗同志備受鼓舞,連續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新紀元》等文章和演講,熱情謳歌十月革命。

他以敏銳的眼光,深刻認識到這場革命將對二十世紀世界歷史進程產生劃時代的影響,也從中看到了中華民族爭取獨立和中國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在宣傳十月革命的過程中,他自己的覺悟得到迅速提高,從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轉變爲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並且成爲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1919年,偉大的五四運動爆發,這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李大釗同志熱情投入並參與領導了五四運動。在這場運動中和運動之後,他更加致力於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