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惡是誰的思想?

來源:趣味百科館 3.29W

“人之初,性本惡”是戰國時期荀子的觀點,出自於《荀子·性惡》。《荀子·性惡》中的原句:今人之化師法,積文學,道禮義者爲君子;縱性情,安恣孳,而違禮義者爲小人。

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僞也。

人之初性本惡是誰的思想?

現在的人,能夠被師長和法度所感化,積累文獻經典方面的知識、遵行禮義的,就是君子;縱情任性、習慣於恣肆放蕩而違反禮義的,就是小人。由此看來,那麼人的本性是邪惡的就很明顯了,他們那些善良的行爲則是人爲的。古有荀子近有康德說過這樣一句話:“惡折磨我們的人,時而是因爲人的本性,時而是因爲人的殘忍的自私性。”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華夏族(漢族),戰國末期趙國人。

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爲楚蘭陵(位於今山東蘭陵縣)令。

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其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說’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人之性惡”——一自然資質爲性的性惡論荀子最主要的努力是確認人在道德修養和治理國家中的主體地位。在道德修養方面,作爲前提與起點的,是荀子主張的性惡論。

荀子從天人相分的立場出發,否定而人性中先驗的道德根據。在他看來,所謂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謂“生之所以然者”。其自然表現爲“飢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6]。

實質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荀子認爲人的這種天然的對物質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禮儀規範相沖突的。他認爲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紛亂理而歸於暴”。所以說人性是“惡”,而不是“善”。

荀子這裏的情性觀與早期儒家《性自命出》一派的思想有關。然而性自命出以“情”爲天的觀念引出的是自然主義、情感主義的生存論調。荀子沒有沿着這一個路向發展,這是因爲,他認爲天然稟賦的性情是惡的。因而順應他的發展,將引起人與人的爭奪,賊殺,導致社會的混亂,這就是性惡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