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曆是誰發明的

來源:趣味百科館 1.3W

湯若望。

農曆曆法的發明者:德國傳教士湯若望。

明朝末年,因爲依前元郭守敬所定曆法預測日月食連連失誤,所以明廷只好重訂曆法。這時候西方傳教士已經和中土有所接觸,初步瞭解歐洲天文學成就,且已經受洗爲基督徒的明代天文學家徐光啓,就建議請西洋人協助修歷。

1623年1月25日,湯若望到達北京。到達北京後,湯若望仿效當年的利瑪竇,將他從歐洲帶來的數理天算書籍列好目錄,呈送朝廷。又將帶來的科學儀器在住所內一一陳列,請中國官員們前來參觀。湯若望以他的數理天文學知識得到朝廷官員們的賞識。他到北京不久,就成功地預測了1623年10月8日出現的月食。1624年9月,他又準確地預測了月食。

公元644年(清朝順治元年),清軍進入北京,明亡。湯若望以其天文曆法方面的學識和技能受到清廷的保護,受命繼續修正曆法。後來,湯若望對卷帙龐雜的《崇禎曆書》進行刪繁去蕪,整理修改,增補內容,使之更爲精練劃一。

1645年12月,湯若望將這部100卷的《西洋新法曆書》進呈清朝,刊刻印行,通行全國,從此成爲每年編制曆書和各種天文推步的依據,直到現在也是中國編制農曆的基礎。

中國農曆是誰發明的

1,農曆屬於陰陽合曆,是兼顧了太陽、月亮與地球關係的一種曆法。農曆是定歷,它具有天文年曆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種天象對應。

如它的節氣嚴格對應太陽高度,歷日較嚴格地對應月相,閏月的不發生頻率和發生頻率對應地球近日點和遠日點,其它天象如日出日沒,晨昏蒙影,五星方位,日月食,潮汐等,就連歷月也大致對應太陽高度;

2,農曆歷月的天數只有29日和30日兩種,且由定朔日規定,人爲因素較小,不易隨意改動;

3,歲首有較強的天文學意義,具有陰月陽年的天文學意義;

4,干支紀年和十二生肖紀年循環使用;由於它包含節氣十分利於四季劃分,由於它包含月相,所以也十分反映潮汐,日月食等天象和月亮對氣候的影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