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誰辛苦爲誰甜”出自哪裏?

來源:趣味百科館 1.42W

“爲誰辛苦爲誰甜”的意思是到底爲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嚐香甜。出自唐代羅隱的《蜂》。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羅隱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

“爲誰辛苦爲誰甜”出自哪裏?

作者心灰意冷,後又看見人民辛苦勞作在田間地頭與部分朝廷官員不勞而獲這樣相對立的情景而產生的憤懣,這可能是羅隱作出這首諷喻不勞而獲者的《蜂》的原因。“採得百花成蜜後,爲誰辛苦爲誰甜”,詩人在這裏確實是對“蜜蜂”的真實狀況進行了描述,蜜蜂一生都在繁忙中度過,到處翻飛,尋找花叢,採摘花粉,釀得蜂蜜。可是,那些散發着馨香的蜂蜜,即勞動果實,最後被誰享用了呢?答案不言自喻。這是蜜蜂的一生,也是像蜜蜂一樣辛苦勤勞着普羅大衆一生的真實寫照。

在前面兩句,詩人是平鋪直敘般地描寫,以便顯得真實;也的確真實刻畫到骨頭裏。而最後兩句,卻在以前的基礎之上生髮出來詩人的觀點,也就是他的最尖銳思想的匯聚,彷彿利刃試圖剮破蒙在真相身上的堅固外表。然而,這一切當然只是一種徒勞,對於現實而言,毫無用處,徒惹人笑。

最刻骨銘心的一句便是“爲誰辛苦爲誰甜”,內在充滿了辛酸與無奈。人類社會始終沒有脫離自然法則,受到落後的動物思想,即所謂的“森林法則”: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而緩慢地往前進化着。可笑之處便在於此:無論人類社會的科學技術如何發展迅速,但是他們的思想卻毫無進展,甚至相對從前變得更爲落後。

悲哀的退化,返祖成獸。對於詩人羅隱來說,其一生都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涯,仕途也並非順水順風,曾經十次參加科舉考試,結果一次也沒有中舉。殘酷的現實照進虛無的夢想,原來那些豪情壯志都只不過是海市蜃樓,如此的不切實際,令人心碎。

午夜夢迴,溼了枕頭的,終究是淪落人的辛酸和淒涼。社畜,一直都在掙扎。本詩寓意深刻,詩人通過自己敏銳的觀察力,緊緊抓住蜜蜂的特點,運用淺顯易懂,明白如話的語言,不尚辭藻,不假雕飾,使人在閱讀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聯想到現實狀況,把人性之中的貪婪本質給栩栩如生地表現出來,令人在欣賞之餘,感悟人生哲理,頓覺興致盎然,回味無窮。《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採得百花成蜜後,爲誰辛苦爲誰甜?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山峯,極其美好的風景都被蜜蜂佔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