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畫家的作品千里江山圖是誰的

來源:趣味百科館 2.51W

王希孟。

畫面上峯巒起伏綿延,江河煙波浩淼,氣象萬千,壯麗恢弘。山間高崖飛瀑,曲徑通幽,房舍屋宇點綴其間,綠柳紅花,長鬆修竹,景色秀麗。山水間野渡漁村、水榭樓臺、茅屋草舍、水磨長橋各依地勢、環境而設,與山川湖泊相輝映。此卷以概括精練的手法、絢麗的色彩和工細的筆致表現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觀。

王希孟,1096年生,北宋畫家。徽宗時畫院學生,擅畫山水。政和三年(1113)18歲時畫成《千里江山圖》,不久死去。在畫院得到衆多畫師的指導,有大量畫跡臨摹,加上本人刻苦學習,勇於實踐,是使這位青年畫家創作出這件著名作品的主要原因。傳世畫跡有《千里江山圖》《江山秋色圖》等。《千里江山圖》,絹本,設色。縱51.5釐米,橫1191.5釐米。歷代流傳有緒,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它用一幅整絹畫成。畫卷表現了綿亙山勢,幽巖深谷,高峯平坡,流溪飛泉,水林野市,漁船遊艇,橋樑水車,茅蓬樓閣,以及捕魚、遊賞、行旅、呼渡之類的人物活動。這件作品的突出之點,是作者對鄉野大自然的壯麗多姿所作的真實而理想化的描繪,充滿着感情,充滿着對美好生活境界的想往。作品肯定人對自然的改造,以及生活在壯麗美好山河中的自豪。全畫構圖周密,用筆精細,色彩鮮豔,表現了遼闊無垠、錦秀壯麗的祖國河山。全畫繼承了隋唐以來青綠山水的表現手段,突出石青石綠的厚重、蒼翠效果,使畫面爽朗、富麗、燦爛。並以沒骨法畫樹幹,用皴點畫山坡,豐富了青綠山水的表現力。人物細小如豆,服飾各異,衣不勾褶,動態活潑。畫上無作者款印,清初樑清標依宋人蔡京題跋而籤題王希孟之作。

北宋畫家的作品千里江山圖是誰的

徽宗趙佶時系圖畫院學生,後召入禁中文書庫,曾奉事徽宗左右,經趙佶親授指點筆墨技法,藝精進,畫遂超越矩度。工山水,作品罕見。徽宗政和三年(1113)四月,終於繪成名垂千古之鴻篇傑作《千里江山圖》卷,時年僅十八,不久英年早逝。傳世之唯一作品《千里江山圖》卷,絹本,設色,縱51.5釐米,橫1191.5釐米,全圖以大青綠爲基調,山腳、屋牆、水天交接處用深淺各異之赭石色渲染,屋頂用濃黑,人物多粉畫,用筆敷彩精細,輕重濃淡生動活脫,燦爛豔灼,美不勝收,千里江山秀麗多姿,雄偉壯觀。時人贊其畫“一點一畫均無敗筆,遠山近水,山村野市,漁艇客舟,橋樑水車,乃至飛鳥翔空,細若小點,無不出以精心,運以細毫”,人物如蟻,不可勝數,生息勞作,生動活潑。卷後有宋代蔡京、元代李溥光題記,曾經南宋內府、元代李溥光、清代樑清標及乾隆內府收藏,現藏故宮博物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