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渠四句是北宋思想家誰的名言

來源:趣味百科館 2W

“橫渠四句”是北宋大家張載的名言,出自張載《橫渠語錄》。“橫渠四句”,即“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這四句話,是張載一生爲學的歸宿,當代哲學家馮友蘭將其稱作“橫渠四句”。張載(1020-1077年),字子厚,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世稱“橫渠先生”。

橫渠四句是北宋思想家誰的名言

“橫渠四句”由於其言簡意宏,一直被人們傳頌不衰。

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張載生於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少喜談兵,曾欲結客收復洮西失地。上陳《邊議九條》。交好范仲淹,研讀儒家《六經》。嘉祐進士。任籤書渭州判官公事,協助渭州軍帥蔡挺籌劃邊防。熙寧二年(1069)爲崇文院校書。次年,因病屏居,讀書講學。熙寧十年(1077年)同知太常禮院,復以病歸。歲末卒。嘉定中諡“明”。張載博覽羣書,其學以《易》爲宗,以《中庸》爲體,以孔、孟爲法。認爲世界萬物的一切存在和一切現象都是“氣”,即“太虛”,主張“理在氣中”。又認爲只有“德性之知”才能認識“天下之物”。講學關中,故其學派稱爲“關學”。

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張載病逝於臨潼,時年五十八,尊稱張子,封先賢,奉祀孔廟西廡第三十八位,與周敦頤、邵雍、程頤、程顥合稱“北宋五子”。著有《正蒙》《橫渠易說》《經學理窟》《張子語錄》、文集等,後人編爲《張子全書》(《張載集》)。



橫渠四句是誰的名言?

爲北宋大家張載的名言。當代哲學家馮友蘭將其稱作“橫渠四句”。由於其言簡意宏,一直被人們傳頌不衰。

“橫渠四句”出自張載《橫渠語錄》,原文如下:“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譯文:爲天地確立起生生之心,爲百姓指明一條共同遵行的大道,繼承孔孟等以往的聖人不傳的學問,爲天下後世開闢永久太平的基業。

張載(1020年—1077年12月6日),字子厚,鳳翔郿縣(今陝西眉縣)橫渠鎮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世稱橫渠先生,尊稱張子,封先賢,奉祀孔廟西廡第三十八位。其“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的名言被當代哲學家馮友蘭稱作“橫渠四句”,因其言簡意宏,歷代傳頌不衰。

擴展資料

“橫渠四句”包含下面的意思:

1、 “爲天地立心”,程明道說:「天地無心,以生物爲心。」又說:「天地無心而成化。」,天地本無心,但人有心,人的心也就是使生之爲人能夠秉具博愛濟衆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聖人之心。

實則,惻隱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仁所由出的起點。以此馬一浮先生總結道:“學者之事,莫要於識仁求仁,好仁惡不仁,能如此,乃是爲天地立心。”

2、“爲生民立命”,直接來源於孟子的“立命”的思想。《孟子.盡心上》有云:“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通過修身致教,最後如果能而達到這樣一種境界,即不管一個人的壽命是長是短,都能保持自己的性體全德,那麼這個生命個體就可以說已經安身立命了。張載所標示的“爲生民立命”,實即爲“民吾同胞”來“立命”,其立命在於教,“修道之謂教”,此之謂也。

3、“爲往聖繼絕學”,故“往聖”者,孔子、孟子所代表的先儒也;“絕學”者,孔孟先儒所弘揚之道學也。對儒學而言,孔子固然是集大成者,而宋的濂、洛、關、閩諸大家,則把儒學拓展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階段。真能闡揚承繼孔孟先儒之道統者,惟有宋儒。

4、“爲萬世開太平”,所表達的是先儒也是宋儒的永恆政治理想。“開”期待之謂。“爲萬世開太平”,實現張載《西銘》描述的文化理想,民胞物與,全體歸仁,才能讓蔽惑無明的現代人重新迴歸率性誠明的人類精神家園。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橫渠四句

橫渠四句出自哪位名人

橫渠四句出自張載。

橫渠四句,是指北宋大家張載的名言,即:“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當代哲學家馮友蘭將其稱作“橫渠四句”。由於其言簡意宏,一直被人們傳頌不衰。

張載(1020年—1077年12月6日),字子厚,祖籍大梁(今河南開封),生於長安(今陝西西安),後僑寓於鳳翔眉縣橫渠鎮(今陝西眉縣橫渠鎮)並在該地安家、講學,世稱“橫渠先生”。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其“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的名言,被稱作“橫渠四句”,因其言簡意賅,歷代傳頌不衰

張載名言橫渠四句是什麼?

  張載(1020-1077,字子厚)是中國北宋時期哲學家。祖籍大梁(今河南開封),生於長安(今陝西西安),後居橫渠(今陝西眉縣橫渠鎮)。他的名言“橫渠四句”廣爲流傳: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用現代語言來說,“爲天地立心”就是“學者要用精神力量(心)認清客觀世界(天地)的本質和規律,爲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確立堅實的理性基礎。”

  用現代語言來說,“爲生民立命”就是“學者要關心人民的命運、反映人民的心聲、消解人民的苦難,增進人民的福祉。”

用現代語言來說,“爲往聖繼絕學”就是“學者要批判地繼承前人的學術成果,創造新的科學理論,並通過宣傳、教育和推廣使人類文明不斷延續下去。”

  用現代語言來說,“爲萬世開太平”就是“學者要有崇高的社會理想,維護社會中積極的進步的因素,抨擊社會中消極的落後的東西,並向人們指明通往美好未來的光明大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