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最先提出全球化

來源:趣味百科館 2.72W

T·萊維。

“全球化”一詞,據說最早是美國經濟學家T·萊維於1985年提出的,但至今還役有一個公認的定義。當時是指經濟活動的一個國際化過程。人們曾經給它下個許多定義。在經濟方面一種被廣泛接受的定義是資本、商品、服務、勞動以及信息超越市場和國界進行擴散的現象。

全球化”不一定是最漂亮的詞,但是它抓住了新現實,它有用。有朝一日,這個詞會出現在詞典中。

在全球化進程中,全球化“紅利”並未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公平分享,因此,在1999年1 月底召開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第29屆年會上,又提出了“負責的全球化”這一新概念。

有人從生產力運動和發展的角度分析,認爲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範圍內各國和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一個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規範經濟行爲的全球規則,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

誰最先提出全球化

萊維(1886~1971)

“萊維是現代概率論開拓者之一.”——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數學卷)

“萊維…一直到70歲時,還在提供精彩絕倫和令人吃驚的直覺‘事實’——這些也許是‘不完備的’,卻不斷地爲許多人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工作.”——芒德布羅

萊維是法國數學家.1886年9月15日生於巴黎;1971年12月15日卒於巴黎.

萊維出生於一個數學世家,祖父是大學教授,父親是數學家.萊維在上中學時,是優秀生,得到過學校的數學獎.1902年,年僅16歲時,就用比切比雪夫更簡單的方法導出了素數分佈密度公式,還給出了一條處處沒有切線的連續曲線. 1904年考入巴黎綜合工科學校學習,是阿達馬的學生.畢業後到巴黎礦治學院任教,1910年轉到賽特—埃提納礦業學院任教3年,1913年以後在綜合工科學校任教,1920年任教授.1950—1962年先後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哥倫比亞、華盛頓等大學任教.1962年返回法國,1964年他78歲時當選爲巴黎科學院院士.

萊維對概率論、泛函分析、拓撲學、力學都作出了貢獻,尤以概率論、泛函分析爲最.

他重新發現並完善了特徵函數理論,給出逆轉公式和連續性定理(現稱萊維的連續性定理).發展了中心極限定理,提出古典中心極限定理收斂於穩定律,他提出無窮小三角序列的極限律類爲無窮可分分律類(後爲辛欽證明).他提出的分佈律的萊維距離、散佈函數和集結函數等概念已成爲研究分佈律收斂的工具.他獨創從樣本函數角度研究隨機過程,研究一般可加過程的樣本函數結構,得到無窮可分分佈的明顯表達式.他還用隨機微分方程嘗試了概率方式的研究,他引進鞅的概念,證明了鞅的一些性質,並進而研究大數定律的推廣.他還對布朗運動及可加過程都進行了深刻的研究,他導出了一維布朗運動關於反正弦分佈定律的重要性質;在研究二維空間布朗運動曲線和其中一條弦圍成的面積時,引進了由布朗運動定義的隨機積分.他還引進了依賴於一個在任意有限維空間以至在可分希爾伯特空間變動的參數的布朗運動.他的工作奠定了一般極限理論和隨機過程的基礎.

萊維在泛函分析方面,他提出了更一般的任意一階泛函微分方程的積分問題,不僅解決了一個泛函變元問題,還解決了對應於2n個變元的n個一階偏微分方程當n 無限增大時的問題.他還把積分和測度的概念推廣到了無限維空間,並發現了一些重要結果.“泛函分析”這個名詞也是由他引進的.

萊維的主要著作有:《泛函分析教程》(1922年)、《概率計算》(1925年)、《隨機變量的加法理論》(1937年)、《隨機過程與布朗運動》(1948年)等.在數學中以他的姓氏命名的有:萊維不等式、萊維標準型、萊維距離、萊維過程、萊維度量、萊維連續性定理、萊維–辛欽表示、萊維–辛欽公式、萊維–伊藤分解定理等.

萊維成果累累,何以到78歲高齡才進入巴黎科學院?1944年,著名的分形幾何創始人,法國數學家芒德布羅在一篇討論“推測數學是否允許存在”的評論中深爲不平地說道:“歷史告訴我,人類不斷地產生一些數學天才,不屈服於一些常規壓力,如果他們被壓倒了,他們會離開數學——對所有人都是巨大的損失.”“我的第一個證人是萊維,那時的法國數學家‘警察’一直譴責萊維沒有充分地給出證明(有時是初等計算筆誤).他無法從那些數學家‘警察’手中逃脫,但他絕不改變初衷.他繼續着,一直到70歲時,還在提供精彩絕倫和讓人吃驚的直覺‘事實’——這些也許是‘不完備的’,卻不斷地爲許多人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工作.然而,當他71歲時(我是爲他工作的初級教授),他繼續被禁止教概率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