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萬世開太平是誰的名言

來源:趣味百科館 1.89W

張載。“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爲北宋大家張載的名言。

當代哲學家馮友蘭將其稱作“橫渠四句”。

爲萬世開太平是誰的名言

馮友蘭,字芝生,出生於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張載(1020年—1077年12月6日),字子厚,祖籍大梁(今河南開封),生於長安(今陝西西安),後僑寓於鳳翔眉縣橫渠鎮(今陝西眉縣橫渠鎮)並在該地安家、講學,世稱“橫渠先生”。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其“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的名言,被稱作“橫渠四句”,因其言簡意賅,歷代傳頌不衰。 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張載出生,少喜談兵,曾欲結客收復洮西失地。

上陳《邊議九條》。交好范仲淹,研讀儒家《六經》。

任籤書渭州判官公事,協助渭州軍帥蔡挺籌劃邊防。熙寧二年(1069)爲崇文院校書。次年,因病屏居,讀書講學。

熙寧十年(1077年),張載同知太常禮院,復以病歸;歲末,病逝於臨潼,時年五十八,尊稱張子,封先賢,奉祀孔廟西廡第三十八位,與周敦頤、邵雍、程頤、程顥合稱“北宋五子”。嘉定中諡“明”。張載博覽羣書,其學以《易》爲宗,以《中庸》爲體,以孔、孟爲法。

認爲世界萬物的一切存在和一切現象都是“氣”,即“太虛”,主張“理在氣中”。又認爲只有“德性之知”才能認識“天下之物”。講學關中,故其學派稱爲“關學”。著有《正蒙》《橫渠易說》《經學理窟》《張子語錄》、文集等,後人編爲《張子全書》(《張載集》)。

《宋史·卷四百二十七·列傳第一百八十六》(張載傳):“載學古力行,爲關中士人宗師,世稱爲橫渠先生。”“敝衣蔬食,與諸生講學,每告以知禮成性變化氣質之道,學必如聖人而後己。以爲知人而不知天,求爲賢人而不求爲聖人,以秦漢以來學者大蔽也。故其學尊禮貴德,樂天安命,以《易》爲宗,以《中庸》爲體,以孔孟爲法,黜怪妄,辨鬼神。

”呂公著:“學有本原,四方之學者皆宗之。”朱熹《朱子類語》:“(人性論)極有功於聖門,有利於後學……,前此未曾有人說到此。”(張載的辯證思想)“極精”、“極好”。程頤:“《西銘》明理一而分殊,擴前聖所未發,與孟子性善養氣之論同功,自孟子後蓋未之見。

”王夫之:“張子之言無非《易》,立天,立地,立人,反精研幾,精義存神,以綱維三才,貞生而安死,則往聖之傳,非張子其孰與歸!”“橫渠學問思辨之功,古今無兩。”“張子之學,上承孔孟之志,下救耒茲之失,如蛟日麗天,無幽不燭,聖人復起,未有能易焉者也”。譚嗣同:“不知張子,又烏知天?”:“地圓之說,古有之矣,惟地球五星繞日而運。

月繞地球而運,及寒暑晝夜潮汐之所以然,則自橫渠張子發之”,“……今以西法推之,乃克發千古之蔽。疑者譏其妄,信者又以駕於中國之上,不知西人之說,張子皆以先之。今觀其論,一一與西法合。

可見西人格致之學(指西方近代自然科學),日新日奇,至於不可思議,實皆中國所固有。中國不能有,彼故專之。然張子苦心極力之功深,亦於是徵焉。注家不解所謂,妄援古昔天文學家不精不密之法,強自繩律,俾昭著之。

文晦澀難曉,其理不合,轉疑張子之疏。不知張子,又烏知天?”譚嗣同認爲,張載關於天文地理等自然現象的科學理論,不僅早於西方,而且高於西方,不僅合理,而且科學。只有瞭解張載的科學理論,才能更好的瞭解天文、地理。

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說:“(氣論)是十一世紀關於感應原理的非常明確有力的敘述”,長期保持着“它的活力”。丁韙良在《翰林集》中稱其足以同“現代哲學之父”笛卡爾的“以太”、“旋渦”說相匹敵。無論其評價是否恰當,都顯示了張載哲學的傑出成就和世界影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