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錢的單位“貫”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1.59W

“貫”,是古代錢幣的單位。不同歷史年代有着不同的計量單位。

在清朝,當時有一個說法就是一吊千錢,指的就是一貫銅錢是一千枚銅錢。

古代錢的單位“貫”是什麼意思

家財萬貫,則一千萬文,在有些時期,能兌換五兩黃金,古時1兩大概爲37克黃金,也就是說, 家財萬貫的大概有37斤的黃金。 歷史上,銅錢的購買力由其和金銀的兌換價決定,例如: 據《三朝北盟會編》載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1兩金兌20貫,1兩銀兌1.5貫。岳珂的《金陀續編》載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1兩金兌30貫,1兩銀兌2.3貫。 清朝從順治到康熙時候都試圖將兌換價穩定在1兩銀=1貫。

道光年間,由於進口鴉片和後來的鴉片戰爭,漲到1兩銀兌2貫左右!唐宋以後,在“貫”以外,又常用“緡”,一緡等於一貫。到了宋朝時,朝廷規定一貫是七百七十文。清朝時,一貫也被稱之爲“一吊”。

漢朝時期,一斤黃金稱之爲“一金”,相當於一萬個銅錢。兩晉時期,一兩黃金等於六千到一萬個銅錢。元朝時,一兩黃金等於十五或者二十貫,也就是一萬五千到兩萬個銅錢。

而明朝時一兩黃金差不多等於四貫。而銀質錢,金元明清各個朝代都以“兩”爲單位。元代一兩白銀大約合兩貫銅錢。

明清時,一兩白銀合一貫銅錢,十兩銀子約合一兩黃金。錢幣指在商品交易中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物品。春秋戰國時期的金屬鑄幣,由鏟形工具錢演變而來。有銀質的,多數爲青銅的,後代專指銅鑄幣。

原始的錢幣與工具錢同形狀,後來逐漸脫離,具有自己的特點。“錢”字由此成爲貨幣的名稱之一。中國古代錢幣萌芽於夏代,起源於殷商,發展於東周,統一於嬴秦。

原始社會後期至夏、商、周時代主要貨幣形態是實物貨幣,流通較廣的是天然貝。秦始皇統一方孔半兩錢,廢各國錢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