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什麼時候

來源:趣味百科館 1.18W

4月4日至6日。

“二十四節氣”最初是根據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來確定的。斗柄從“寅位”開始,順時針旋轉,指向“乙位”時,就是清明節氣。“乙位”也就是太陽黃經達到15度,剛好這一時間就在每年農曆的4月5日前後。人們爲了方便記憶,於是就直接將清明節的時間記錄爲4月4日至4月6日。

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人們祭祖掃墓的重要節日。每逢清明,人們都會前往墓園掃墓,向已故親人寄託哀思。

清明掃墓,即爲“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緬懷方式,其習俗由來久遠。據考古發掘,廣東英德青塘遺址發現了萬年前的墓葬,經加速器質譜(AMS)測定,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時代爲舊石器時代晚期,是中國年代最早的可確認葬式的墓葬,表明距今1萬多年前,嶺南古人已具有明確的有意識墓葬行爲和禮俗觀念。掃墓祭祖,是清明節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清明祭祀按祭祀場所的不同可分爲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爲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清明祭祀被稱爲掃墓,主要是由於採取墓祭方式。另一種形式是祠堂祭,又稱廟祭,是一個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後要開會聚餐等,這種祭祀是團聚族人的一種方式。

清明節什麼時候

其實我們可以把我們的老祖先流傳下來的二十四節氣看作中華民族自有的陽曆,因爲它和國外使用的陽曆都是以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計算和劃分的,自然區別不象陰曆與陽曆間這樣大。

清明節始於周代,距今已經有二千年五百多年的歷史,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爲清明節,清明節來臨,氣溫逐漸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因此最早的時期清明節只是節氣的名稱,後來改爲祭先祖的日子。

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以及中秋節並稱爲我國四大傳統節日,在2006年,清明節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明節是傳承信仰、家庭人倫的重要載體,也是感恩先人、密切人情的重要方式。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即爲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後世影響深遠。清明節兼具節氣與節日兩大內涵,清明節氣在時間和氣象物候特點上爲清明踏青習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人們乃因利趁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