駿馬圖是誰的作品

來源:趣味百科館 1.62W

徐悲鴻。

徐悲鴻(1895-1953年),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市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出身貧寒,自幼隨父親徐達章學習詩文書畫(6歲時跟着父親讀四書五經,後來又學繪畫)。出生在屺亭橋鎮的一個平民家庭的徐悲鴻,原名壽康,年長後改名爲“悲鴻”。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徐悲鴻(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縣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

1917年,徐悲鴻任北大畫法研究會導師,最高學府先後成就了畫壇大師徐悲鴻和北大書法史兩巨匠沈尹默、李志敏等。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

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於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爲畫壇的“金陵三傑”。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徐悲鴻被尊稱爲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張發展“傳統中國畫”的改良,立足中國現代寫實主義美術,提出了近代國畫之頹廢背景下的《中國畫改良論》。

1953年9月26日,徐悲鴻因腦溢血病逝,享年58歲。按照徐悲鴻的遺願,夫人廖靜文女士將他的作品1200餘件,他一生節衣縮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書畫家的作品1200餘件,圖書、畫冊、碑帖等1萬餘件, 全部捐獻給國家。

駿馬圖是誰的作品

作於1941年秋季第二次長沙會戰期間。在此幅畫中,徐悲鴻運用飽酣奔放的墨色勾勒頭、頸、胸、腿等大轉折部位,並以幹筆掃出鬃尾,使濃淡乾溼的變化渾然天成。馬腿的直線細勁有力,猶如鋼刀,力透紙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線很有彈性,富於動感。整體上看,畫面前大後小,透視感較強,前伸的雙腿和馬頭有很強的衝擊力,似乎要衝破畫面。

徐悲鴻的羣馬,是徐悲鴻馬中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羣馬取材於1940年克什米爾當地的駿馬,徐悲鴻當時見到此馬格外興奮,《羣馬》靈感油然而生。與其他作品不同的是,主要描繪了兩匹背向觀衆的馬,後面又配一匹側向的馬,爲了使畫面有變化,又在右邊畫了一匹低首覓食的馬。

爲畫家徐悲鴻最著名的油畫人物肖像之一,作於1939年春夏之交,徐悲鴻時年44歲。此作品是徐悲鴻爲了支持國內抗戰,而在南洋舉行義賣募捐時的作品。畫中女子珍妮小姐,祖籍廣東,爲當時星洲名媛。在當時傳爲佳話。此畫得到畫籌四萬新幣,爲這一時期與南洋募捐中畫籌最多的一幅(總數爲十一萬一千多元新幣),徐悲鴻本人也是非常滿意這幅作品,特意請攝影師爲其和畫作拍照留念,後成爲《悲鴻在星洲》一書的封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