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的作者是誰

來源:趣味百科館 1.55W

傅雷;朱梅馥;傅聰。《傅雷家書》是2018年2月譯林出版社重新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雷、朱梅馥、傅聰,編者是傅敏。

《傅雷家書》最早出版於1981年,《傅雷家書》的出版是當時轟動性的文化事件,多年來一直暢銷不衰。

傅雷家書的作者是誰

它是傅雷夫婦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間寫給兒子傅聰和兒媳彌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編輯而成。這些家書開始於1954年傅聰離家留學波蘭,終結至1966年,傅雷夫婦文革中不堪凌辱,雙雙自盡。十二年通信數百封,貫穿着傅聰出國學習、演奏成名到結婚生子的成長經歷,映照着傅雷的翻譯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運起伏。傅雷夫婦非常細心,兒子的信都妥善收藏,重點內容則分類抄錄成冊。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號怒庵,生於原江蘇省南匯縣下沙鄉(今上海市浦東新區航頭鎮),中國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的重要締造者之一。1908年4月7日生於江蘇南匯周浦鎮。傅雷年幼喪父,母親賢淑,極富主見,曾請先生教子認字、授英語與算術。

1919年傅雷進鎮國小二年級,一學期後轉往上海,入南洋中學附屬國小。1921年考取教會學校徐匯公學。傅雷原名怒安,十五歲時易名爲字,另取名爲雷。

1928年2月3日抵馬賽,次日至巴黎。他持嚴濟慈信,經鄭振鋒介紹進法國西部的貝底埃補習法語。同年秋考入巴黎大學文學院,主修文藝理論。

課餘去盧浮美術史學校和梭旁恩藝術講座旁聽,觀賞法國藝術館、博物館的美術名作。1932年和表妹朱梅馥結婚。同年參加龐薰琹等組織的“決瀾社”,發表社簽名宣言,與倪貽德合編《藝術旬刊》,主持龐薰琹個人畫展。授課外,他將主要精力投入到翻譯外國文學及撰寫藝術理論文章之中。

1966年8月底,文革初期,傅雷遭到紅衛兵抄家,受到連續四天三夜批鬥,罰跪、戴高帽等各種形式的凌辱,被搜出所謂“反黨罪證”。1979年4月,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主辦傅雷朱梅馥追悼會,柯靈致悼詞,宣佈1958年劃爲右派分子是錯誤的,應予改正;文革中所受誣陷迫害,一律平反昭雪,徹底恢復政治名譽。骨灰移葬上海革命烈士公墓。朱梅馥(1913年—1966年),女,1913年出生於上海。

她是近代中國文學家傅雷之妻。楊絳稱其集溫柔的妻子、慈愛的母親、沙龍裏的漂亮夫人、能幹的主婦於一身。朱梅馥,生於1913年2月20日,上海南匯縣城。原名朱梅福,緣於出生之時正是陰曆元月十五,臘梅盛開。

父親朱鴻,清朝秀才,後來教書爲業。母親楊秀全,有三兄一姐。朱梅馥女士國中就讀於上海教會學校稗文女校念,高中進入另一所教會學校晏摩氏女校,曾學過鋼琴。

在四歲時,傅雷的父親蒙冤入獄,他的母親爲其父洗刷冤屈,無暇照顧自己幼小的女兒,致使他的兩個弟弟與一個妹妹死去。她14歲時與傅雷定下婚約。1932年,她與著名翻譯家傅雷在上海結婚。

婚後育有三子,長子夭折,次子傅聰生於1934年,留居英國,鋼琴家;三子傅敏生於1937年,教育家,編輯有《傅雷家書》傳世。1966年9月3日,文革爆發,時局混亂。不堪中,她與丈夫傅雷選擇了一死,她爲傅雷準備好溫水服毒藥,爲保持尊嚴將他擺正在沙發上,後撕下牀單上吊自盡。時年五十三。

1979年4月,朱梅馥與傅雷夫婦二人的骨灰盒移入上海革命烈士公墓。朱梅馥女士性格溫柔,文靜隨和,賢淑豁達,被友人親切稱之爲“菩薩”。

《傅雷家書》作者是誰?

《傅雷家書》的作者是傅雷先生。傅雷(1908-1966)是我國20世紀傑出的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

幼年喪父,在母親的嚴格教育下,養成了嚴謹、認真、一絲不苟的性格。

一生翻譯世界文學名著達30餘部,他所翻譯的巴爾扎克的長篇小說《高老頭》和《歐也妮·葛朗臺》,以及羅曼·羅蘭的長篇小說《約翰·克里斯朵夫》等作品,堪稱文學作品翻譯的“信、達、雅”的典範。在繪畫、音樂、文學等方面,也有着高超的藝術鑑賞力,他對張愛玲小說的精湛點評,對貝多芬、莫扎特和肖邦作品的優美賞析,至今仍不失其經典價值。人物觀點對於八股文風,傅雷這樣說道,“一個知識分子不善於思考,不勇於思考,感覺不靈敏,好奇心不強,就不稱其爲知識分子,更談不到鑽研學問。何況思想懶惰與感覺麻痹還牽涉到遇事認真負責的問題,從而牽涉到人生觀與世界觀。

”對於藝術,人生,傅雷這樣說到,“先做人,其次做藝術家,再次做音樂家,最後做鋼琴家”。對於孤獨,傅雷這樣對傅聰說到,“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你永遠不要害怕孤獨,你孤獨了纔會去創造,去體會,這纔是最有價值的。

傅雷家書作者介紹是?

《傅雷家書》是2018年譯林出版社重新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雷、朱梅馥,編者是傅敏。作者簡介:1、傅雷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號怒庵,生於原江蘇省南匯縣下沙鄉(今上海市浦東新區航頭鎮),中國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的重要締造者之一。

1908年4月7日生於江蘇南匯周浦鎮。

傅雷年幼喪父,母親賢淑,極富主見,曾請先生教子認字、授英語與算術。1919年傅雷進鎮國小二年級,一學期後轉往上海,入南洋中學附屬國小。1921年考取教會學校徐匯公學。傅雷原名怒安,十五歲時易名爲字,另取名爲雷。

1928年2月3日抵馬賽,次日至巴黎。他持嚴濟慈信,經鄭振鋒介紹進法國西部的貝底埃補習法語。同年秋考入巴黎大學文學院,主修文藝理論。

課餘去盧浮美術史學校和梭旁恩藝術講座旁聽,觀賞法國藝術館、博物館的美術名作。1932年和表妹朱梅馥結婚。同年參加龐薰琹等組織的“決瀾社”,發表社簽名宣言,與倪貽德合編《藝術旬刊》,主持龐薰琹個人畫展。

授課外,他將主要精力投入到翻譯外國文學及撰寫藝術理論文章之中。1966年8月底,文革初期,傅雷遭到紅衛兵抄家,受到連續四天三夜批鬥,罰跪、戴高帽等各種形式的凌辱,被搜出所謂“反黨罪證”。1979年4月,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主辦傅雷朱梅馥追悼會,柯靈致悼詞,宣佈1958年劃爲右派分子是錯誤的,應予改正;文革中所受誣陷迫害,一律平反昭雪,徹底恢復政治名譽。

骨灰移葬上海革命烈士公墓。2、朱梅馥朱梅馥(1913年—1966年),女,1913年出生於上海。她是近代中國文學家傅雷之妻。楊絳稱其集溫柔的妻子、慈愛的母親、沙龍裏的漂亮夫人、能幹的主婦於一身。

朱梅馥,生於1913年2月20日,上海南匯縣城。原名朱梅福,緣於出生之時正是陰曆元月十五,臘梅盛開。父親朱鴻,清朝秀才,後來教書爲業。母親楊秀全,有三兄一姐。

朱梅馥女士國中就讀於上海教會學校稗文女校念,高中進入另一所教會學校晏摩氏女校,曾學過鋼琴。在四歲時,傅雷的父親蒙冤入獄,他的母親爲其父洗刷冤屈,無暇照顧自己幼小的女兒,致使他的兩個弟弟與一個妹妹死去。她14歲時與傅雷定下婚約。1932年,她與著名翻譯家傅雷在上海結婚。

婚後育有三子,長子夭折,次子傅聰生於1934年,留居英國,鋼琴家;三子傅敏生於1937年,教育家,編輯有《傅雷家書》傳世。1966年9月3日,文革爆發,時局混亂。不堪中,她與丈夫傅雷選擇了一死,她爲傅雷準備好溫水服毒藥,爲保持尊嚴將他擺正在沙發上,後撕下牀單上吊自盡。

時年五十三。1979年4月,朱梅馥與傅雷夫婦二人的骨灰盒移入上海革命烈士公墓。朱梅馥女士性格溫柔,文靜隨和,賢淑豁達,被友人親切稱之爲“菩薩”。

擴展資料:《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間寫給傅聰和兒媳彌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編輯而成。這些家書開始於1954年傅聰離家留學波蘭,終結至1966年傅雷夫婦“文革”中不堪凌辱,雙雙自盡。十二年通信數百封,貫穿着傅聰出國學習、演奏成名到結婚生子的成長經歷,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譯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運起伏。傅雷夫婦非常細心,兒子的信都妥善收藏,重點內容則分類抄錄成冊。

《傅雷家書》作者是誰呢?

《傅雷家書》作者是傅雷。傅雷(1908-1966) 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

一生譯著宏富,譯文以傳神爲特色,更兼行文流暢,用字豐富,工於色彩變化。

傅雷數百萬言的譯作成了中國譯界備受推崇的範文,形成了“傅雷體華文語言”。翻譯作品共三十四部,全部收錄於《傅雷譯文集》。他的遺著《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傅雷家書》等也深受讀者喜愛,多次再版,一百餘萬言的著述也收錄於《傅雷文集》。在這些鉅著中,影響最爲直接和廣泛的,當屬《傅雷家書》。

文學賞析《傅雷家書》是一部很特殊的書。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射,甚至可以說是傅雷畢生最重要的著作,因爲《傅雷家書》是給他與兒子之間的書信,體現了作爲父親的他對兒子苦心孤詣。《傅雷家書》這本書中無處不體現的濃濃的父愛,或許每個父親對自己的孩子都疼愛有加,但是,傅雷在疼愛孩子的同時,也不忘對他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等全方面的教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