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方式有幾種類型

來源:趣味百科館 2.34W

九種。

教學方式是指教學方法的活動細節。教學方式有九種類型,分別包括以下幾種: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和講演法。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大多都伴之以講授法。

談論法亦叫問答法,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

演示教學是教師在教學時,把實物或直觀教具展示給學生看,或者作示範性的實驗,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說明和印證所傳授知識的方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覆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爲習慣的教學方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參考書以獲取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

課堂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教材中的基礎理論或主要疑難問題,在學生獨立思考之後,共同進行討論、辯論的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方法,可以全班進行,也可分大組進行。

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件的操作過程,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現象的變化中獲取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教學方法。

啓發教學可以由一問一答、一講一練的形式來體現;也可以通過教師的生動講述使學生產生聯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實現。所以說,啓發性是一種對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都具有的指導意義的教學思想。

實習法就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校內外組織學生實際的學習操作活動,將書本知識應用於實際的一種教學方法。

這種方法能很好地體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精神,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教學方式有幾種類型

其目的是讓學生在師生交往的情境中,受到某種刺激,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產生需求的慾望,進而形成學習的動機。

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系統中重要的動力因素,在學習過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沒有學習動機,就不會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活動。學生的學習動機並不會無緣無故的產生,而要靠教師在師生的交往中去激發、去培養。實踐證明,“目標激勵法”、“表揚促進法”、“友好交往法”等等,都是激發學習動機的好方法。

其目的是讓學生擺脫教師那種生澆硬灌的教學模式,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根據自身的實際來選擇、探求蘊藏在教材中的知識。在這一階段,要突出“自主求索”四個字。這就要求教師不能瞪着眼睛站在講臺上看着學生學習,更不能再用一套講義來應付全班學習不同的學習需要,而應和顏悅色地走到學生之中,幫助、引導學生學習。教師既要提問學生又要讓學生提問,讓教學在彼此質疑、共同思考之中展開,讓學生的學習在彼此交流、相互促進之中深入。教在學後,學在教前,生爲主帥,師爲參謀。這個階段很重要,也很複雜,操作的難度較大,一般可以採用“問題討論法”、“主題研究法”、“師生方談法”等方式展開教學活動。

其目的是讓學生免除機械記憶、重複練習之痛苦,以自我表現的形式,一方面消化、深化知識,並內化成自身素質,另一方面凸現主體、張揚個性、加強合作,養成活潑自信的品格和團結協作的精神。在這一階段,要在“動”字上下功夫,要力求做到身動、心動、人人動。爲了達到這一要求,教師可以採用或模擬表演,工對抗辯論,或演講朗誦,或趣味遊戲等形式鼓勵學生動。學生在動中學,在學中動在自動中戰勝自我,發展自我,在他動中發現不足,彌補不足。

其目的是讓學生打破書本的侷限,突破經驗教訓的禁錮,不做知識的奴隸,不做教師驅趕的綿羊,着力培養自己求異、求新的創新思維和敢疑、敢闖的創新精神。

從學習過程的整體上看,這一階段是實施全過程的歸宿環節,前三個階段原活動都是在爲 這一階段的完成蓄積力量。一堂課的學習活動是否成功,關鍵要看這一階段的質量。因爲只有搞好爲這一階段的活動,才能讓學生的學習產生實質性的變化,才能達到教學就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主的目的。因此,教師在這一階段要做探險隊長、突圍隊長,打破常規,運用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來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比如,學生解答一個問題後,教師可提問:這是不是最佳辦法?此題是否還有其他解法?換一種說法是否效果更好?這裏是否有錯誤或漏洞?以此鼓勵學生質疑書本,鼓勵學生突發奇想,敢冒風險,鼓勵學生動手實踐,身體力行。

其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同學間、師生間的學習體會和情感體驗的交流,總結知識,體驗學習方法,感受學習的酸甜苦辣。這一階段雖然是結尾階段,但切忌流於形式。成果彙報、學習拾遺、幾點補充等,都是很好的交流方式。總之,要讓學生在相互的交流中,將所學的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組建嶄新的認知結構來增長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