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曠蕩思無涯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2.83W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曠蕩思無涯是什麼意思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曠蕩思無涯”應爲“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意思是: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侷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題名,鬱結的悶氣已如風吹雲散,心上真有說不盡的暢快,真想擁抱一下這大自然。

出自唐代孟郊《登科後》。

原文: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譯文:

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侷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題名,鬱結的悶氣已如風吹雲散,心上真有說不盡的暢快,真想擁抱一下這大自然。

策馬奔馳於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盈,不知不覺中早已把長安的繁榮花朵看完了。

註釋:

1、登科:唐朝實行科舉考試制度,考中進士稱及弟,經吏部複試取中後授予官職稱登科。

2、齷齪:原意是骯髒,這裏指不如意的處境。

3、不足誇:不值得提起。

4、放蕩:自由自在,不受約束。

5、思無涯:興致高漲。

6、得意:指考取功名,稱心如意。

7、疾:飛快。

賞析

此詩一開頭就直抒自己的心情,敘述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侷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活靈活現地描繪出詩人神采飛揚的得意之態,酣暢淋漓地抒發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這兩句神妙之處,在於情與景會,意到筆到,將詩人策馬奔馳於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繪得生動鮮明。按唐制,進士考試在秋季舉行,發榜則在下一年春天。可知所寫春風駘蕩、馬上看花是實際情形。

三、四句的詩歌形象之膾炙人口,除了它正面酣暢淋漓地抒發了一時間的歡快情緒外,也是與它同時具有的象徵意味分不開的。所謂“春風”,既是自然界的春風,也是詩人感到的可以大有作爲的適宜的政治氣候的象徵。所謂“得意”,既有考中進士以後的洋洋自得,也有得遂平生所願,進而展望前程的躊躇滿志。因而詩歌所展示的藝術形象,就不僅僅限於考中進士以後在春風駘蕩中策馬疾馳於長安道上的孟郊本人,而且也是時來運轉、長驅在理想道路上的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形象了。這樣,個別與一般、明快與含蓄,就在這首詩中得到了統一,使詩作獲得了較大的思想藝術容量,既具體生動,又不乏概括性,既明朗暢達而又別具情韻。

詩的前兩句把困頓的往昔和得意的今天對比,一吐心中鬱積多年的煩悶。此時的詩人是揚眉吐氣、得意洋洋。後兩句真切地描繪出詩人考中後的得意之情。高中後的詩人縱馬長安,覺得一切都無限美好,連路邊美麗的花朵都無心細看了。“一日看盡長安花”彷彿說自己在這一天賞盡了世間美景,使充滿豪氣的詩有了明朗輕快的結尾。在這首詩裏,詩人情與景會,意到筆隨,不僅活靈活現地描繪了自己高中之後的得意之態,還酐暢淋漓地抒發了得意之情,明快暢達而又別有情韻。因而,這兩句詩成爲人們喜愛的千古名句,並派生出“春風得意”、“走馬觀花”兩個成語流傳後世。

創作背景:

公元796年(唐貞元十二年),年屆46歲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終於登上了進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勝,當即寫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詩《登科後》。

作者簡介:

孟郊(751—814年),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故友人時稱“平昌孟東野”。生性孤直,一生潦倒,友人私諡貞曜先生。詩名甚籍,尤長五古,憤世嫉俗,但情緒低沉,語多苦澀,蘇軾將其與賈島並稱爲“郊寒島瘦”。有《孟東野詩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