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來源:趣味百科館 1.05W

公元7世紀中葉伊斯蘭教公元七世紀由麥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上首先興起,公元7世紀中葉自西亞、中東傳入中國。經宋、元、明、清1000多年的傳播發展,現已成爲中國五大宗教信仰之一,有信徒約3000萬人。伊斯蘭教在中國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稱謂。

伊斯蘭教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1、宋、元稱“大食教”,明代稱“天方教”或“回回教”,明末至清稱“清真教”,民國時期稱“回教”。

2、1956年起統稱伊斯蘭教。

3、有回、維吾爾、哈薩克、東鄉、柯爾克孜、撒拉、塔吉克、烏孜別克、保安、塔塔爾等10個民族大部分信仰。

4、發展歷程傳入時期中國穆斯林絕大多數屬遜尼派,遵行哈乃斐學派教法,新疆極少數爲什葉派的伊斯瑪儀派。

5、蘇菲主義各學派在西北地區有廣泛影響。

6、歷史上,由於伊斯蘭教傳入各民族地區的時間、途徑以及各民族的社會歷史環境和文化背景不同,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又分爲內地伊斯蘭教(漢語系)和新疆地區伊斯蘭教(突厥語系)兩大系。

7、伊斯蘭教傳入中國內地的年代,學術界尚無定論。

8、一般認爲是在公曆651年(唐朝永徽二年)從阿拉伯傳入中國的泉州、廣州等地。

9、據中國史籍《舊唐書》與《冊府元龜》記載,這一年伊斯蘭教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644~656在位)派使節到唐朝首都長安,晉見了唐高宗並介紹了伊斯蘭教義和阿拉伯國家統一的經過。

10、阿拉伯帝國第一次正式派使節來華,對後來中阿兩國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廣泛交流,以及穆斯林商人的東來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故歷史學家一般將這一年作爲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開始。

11、另外,中國史料中還有“隋開皇中”、“唐武德中”、“唐貞觀初年”、“八世紀初年’傳入等諸說。

12、這些說法多爲一些學者的一家之言或對明、清以來穆斯林民間傳說的記述,因此還難以定論。

13、唐宋時期從唐永徽二年(651)到南宋末年的600餘年間,是伊斯蘭教在中國內地早期傳播時期。

14、這時唐朝同阿拉伯帝國(大食)均爲興盛時期,中阿兩國東西相望,橫貫東西的陸上“絲綢之路”和南中國海至波斯灣的海上“香料之路”,使兩國保持着頻繁友好往來。

15、大食使節和“貢使”不斷前來中國,據《舊唐書》載,自651~798年間阿拉伯來唐使節達39次之多。

16、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人來華更是絡繹不絕。

17、他們來華後多集中在中國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揚州、杭州、明州(寧波)並深入內地的長安、開封等地,從事香料、象牙、珠寶、藥材和犀牛角等的販賣,並帶回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和其它商品

18、中國人稱他們爲“蕃客”、“蕃商”和“胡賈”等。

19、由於唐、宋政府鼓勵商業貿易,因而有不少人在中國久居不歸,稱之爲“住唐”。

20、唐時,僑居或在中國安家落戶的阿拉伯、波斯人爲數不少。

21、據《資治通鑑》貞元三年條記載,玄宗天寶年間(742~756)以來,大食國的“胡商”,“留長安久者或四十年”,“安居不欲歸”、“有田宅者”“凡得四千人”。

22、肅宗上元元年(760)之前,居住楊州一帶的大食“賈胡”至少也有一二千人。

23、據唐代僧人鑑真在《唐大和尚東征傳》中說,天寶年間居住在海南島上的波斯人村寨“南北三日行,東西五日行,村村相次”。

24、9世紀阿拉伯商人蘇萊曼的《中國印度見聞錄》也說,唐末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佔廣州,居住在此地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猶太人和基督教徒有12萬之多。

25、宋時,對外通商貿易的規模又有了發展,來華的阿拉伯、波斯人比唐時巨增。

26、他們多集中在廣州和泉州,僅泉州一地就數以萬計。

27、中國地方當局爲照顧他們的生活習慣,設立諸國蕃客聚居區“蕃坊”,並允許他們和漢人通婚,繁衍後代。

28、據宋代朱或《萍州可談》記載,北宋末廣東有劉姓阿拉伯人娶宗室女者,因而出現“土生蕃客”和“五世”土生蕃客的記載。

29、清代學者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載:“自唐設‘結好使’於廣州,自是商人立戶,迄宋不絕,詭服殊音,多流寓海濱灣泊之地,築石連城,以長子孫。

30、”據近人考證,廣州蕃坊在“府城之南”、“珠江北岸”,泉州在“此市南郊,地臨晉江”。

31、南宋時,這兩個地方還出現了不少大食鉅商,“富盛甲一時”,具有相當的社會經濟地位。

32、大食國的穆斯林商人在中國寓居或定居,把伊斯蘭教傳入中國。

33、在“蕃坊”中,由中國當局任命一位年高德劭的穆斯林爲“蕃長”,負責管理蕃坊事務,主持禮拜等宗教活動,處理穆斯林間民事訴訟,並招攬外商來華貿易。

34、蕃客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道德規範,“皆以《古蘭經》、聖訓及伊斯蘭教習慣行事”。

35、《萍州可談》又載;“蕃人衣裝與華異,飲食與華同”,“至今蕃人但不食豬肉而已”,“非手刃六畜則不食”。

36、他們還在居住地建立了禮拜寺及穆斯林公共墓地,伊斯蘭教影響隨之擴大。

37、今廣州懷聖寺、泉州清淨寺、楊州仙鶴寺、杭州真教寺等,都是這一時期建成的伊斯蘭教古寺。

38、《諸蕃志》捲上記載泉州墓地說:“有蕃商曰施那幃,大食人也,寓泉南,輕財樂施,有西土風習,作叢冢於城外之東南隅,以掩胡賈之遺骸。

39、”唐人杜環《經行記》稱伊斯蘭教爲“大食法”、宋人趙汝適的(諸蕃志》稱“大食教度”。

40、這時伊斯蘭教在中國還只侷限於來華僑居的阿拉伯、波斯商人中信奉,廣大漢族人對其相當陌生,因此一些漢文文獻往往把穆斯林唸經、禮拜等宗教活動,不確切的理解爲“拜天”、“叫佛”等。

41、唐宋時期來華的穆斯林,保持他們的宗教信仰與生活方式,與當地人通婚,安居樂業,繁衍子孫,由僑民而演變爲“土生蕃客”,成爲中國穆斯林的先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