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足先登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3.07W
捷足先登什麼意思

捷足先登:

原義是腳步快捷者最先登上高峯,比喻行事捷速能先人一步獲得所求。

用法: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

近義詞:及鋒而試、捷足先得、疾足先得。

反義詞:蝸行牛步、姍姍來遲、坐失良機、緩不濟急。

例句:她捷足先登,第一個到達山頂。

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譯文:秦王朝丟掉了自己的梅花鹿,天下的英雄都來追逐他,在這個時候誰的個子高,腿長,跑得快,誰就抓到鹿了。

相關故事:

公元前197年,漢高祖劉邦親自帶兵征討鉅鹿郡(治所在今河北平鄉縣西南)的郡守陳豨,要韓信隨行,陳豨素來與韓信交往甚密,加之自己被貶爲淮陰侯後,對劉邦也不滿,便託病不去,留在長安。次年一月,有人向呂后告發韓信,說他要謀反。

原來告發他的人是他的一個門客,因爲冒犯了韓信,韓信要殺他。那個門客的弟兄就向呂后告發,說韓信與陳豨串通一氣,主使陳豨謀反。呂后與蕭何商量用計把韓信騙進長樂宮,就地殺死了。韓信臨死的時候,眼望青天,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我悔不聽蒯通的話,今天反倒受了婦人的欺詐!”

漢高祖打敗了陳豨回到長安,聽說了韓信臨死時說過的話,就吩咐曹參把蒯通拿來治罪。蒯通被捉拿到長安後,劉邦審問他說:你曾有過要淮陰侯謀反嗎?”蒯通毫不掩飾地答道:是有這個事兒,那是在楚漢相爭的時候,我曾勸韓信自立爲王,三分天下。但不聽我的計策,所以被殺掉。如果用了我的計策,陛下又怎能殺掉他?”劉邦勃然大怒,要處死蒯通。蒯通大呼:冤枉也。”劉邦覺得不可思議,問:你教韓信造反,處死你還有什麼冤枉的?”

蒯通便爲自己辯白說:暴秦無道,天下英雄都來爭奪帝位,所以紛紛拉起大旗稱王,手下謀臣勇士更是出謀劃策,奮勇爭先,爲的無非是擊敗對手。這個時候,是捷足者先得(捷足先登)啊。桀犬吠堯,並非堯不仁厚,只是因爲堯不是它的主人。當時我只知道韓信,哪裏知道陛下啊。而且當時天下英雄豪傑爭先恐後爲陛下效力,很多人因爲不能被陛下所用而投靠了別人,陛下難道要將這些人統統殺光嗎?”

漢高祖轉怒爲笑,對手下人說:他倒是個忠臣哩!”便免了蒯通的罪,還要他做官。蒯通推辭說:我哪還有臉再做官?請皇上看在韓信過去的功勞,賞給他一塊墳地,這就謝您的大恩了。”漢高祖答應,讓蒯通按照楚王的禮儀把韓信的屍骨葬在淮陰。後來蒯通成了劉邦的重要謀士。

寓意:

韓信由於一念之差,沒有采用謀士蒯通的計策,結果慘遭毒手。試想,如果當初他能夠把握機遇,先下手爲強,那麼也許將會是另外一種局面。人生的機遇並不是時時都有的,當它來臨時要懂得緊緊地把握才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