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後世法的法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5.08K
爲後世法的法是什麼意思

爲後世法”的法”意思是:效法。

該句出自《答李翊書》,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的一篇書信體論說文。李翊曾向韓愈請教寫文章的技巧,韓愈寫了這篇文章作答。

原文選段:

雖如是,其敢自謂幾於成乎?雖幾於成,其用於人也奚取焉?雖然,待用於人者,其肖於器邪?用與舍屬諸人。君子則不然。處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則施諸人,舍則傳諸其徒,垂諸文而爲後世法。如是者,其亦足樂乎?其無足樂也?

譯文:

雖然這樣,難道就敢說自己的文章接近成功了嗎!即使接近成功了,被人用時,別人能得到什麼呢?儘管如此,等待被人採用的見解,難道就像器具一樣嗎?用或不用都取決於別人。君子就不這樣,思考問題本着仁義原則,自己行事有一定規範,被任用就在人們中推行道,不被用就把道傳給弟子,把道借文章流傳下去爲後世效法。像這樣,是值得高興呢,還是不值得高興呢?

詞句註釋:

幾於成:幾乎達到完美無缺的地步。

肖於器:像一件有固定用處的器物。

舍:不用。屬諸人:完全取決於別人。

處心有道:心中有主見,即以儒家的思想、道德來考慮問題。

行己有方:行爲有準則。

希:同稀”,少人。

非敢褒其可褒而貶其可貶:不敢隨便褒獎自己認爲可褒獎的人,貶斥自己認爲可貶斥之。

不志乎利:用心不在於求利。

作品賞析

此文比較系統地闡述了作者的文學觀,認爲文章的思想內容決定表現形式,同時結合自己的寫作實踐具體指出,寫好文章的基本條件是要不斷加強學習和修養,並且要注意修改,求新。全文針線綿密而不露痕跡,雖純是論說而語言頗爲形象,其文氣的變化流轉與內容情相切合,而其語言形式亦與之相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