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不殆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1.44W
知止不殆是什麼意思

知止不殆”指知道適可而止的人,就不會遇到危險。舊時勸人行事不要過分。知止不殆”的近義詞爲知足不殆”。

知止不殆”的出處及譯文:

知止不殆”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四章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譯文爲,名望和生命誰更值得親近呢,生命與財貨誰更值得讚美呢。得到與失去誰更值得擔憂呢。過分愛惜名聲就要付出很大耗費,過多貯藏財物一旦損失也必然巨大。所以,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這樣纔可以長久的平安。

《道德經》簡介: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爲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爲《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爲《德經》,並分爲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老子的個人簡介:

老子,姓名李耳,字聃,春秋末期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後被道教尊爲始祖,稱太上老君”。

老子曾擔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學而聞名,孔子曾入周向他問禮。春秋末年,天下大亂,老子欲棄官歸隱,遂騎青牛西行。到靈寶函谷關時,受關令尹喜之請著《道德經》。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主張無爲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