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則無魚的下一句

來源:趣味百科館 1.04W

“水至清則無魚”的下一句是“人至察則無徒”。“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出自《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篇》,原指因爲水過於清澈而導致魚兒無法生存,對自己要求寬鬆而對別人要求嚴格就導致就沒有夥伴。現通常用來表示某人不得對人或物要求太高。

水清則無魚的下一句

關於《大戴禮記》

《大戴禮記》是西漢中期戴德編著的禮制著作,是當時西漢爲傳習《士禮》而編定的參考資料彙集。

《大戴禮記》原有八十五篇,但今僅存三十九篇。其餘的四十六篇,即第一篇至第三十八篇、第四十三篇至第四十五篇、第六十一篇、第八十二篇至第八十五篇,至遲在唐代已亡佚。

儘管如此,它的史料價值和學術意義仍不可低估。其中多數篇章記述從戰國到漢代儒家學派的言論,是研究中國早期儒學的基本資料。



水至清則無魚下一句是什麼?

水至清則無魚下一句是人至察則無徒。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水太清了,魚就無法生存,要求別人太嚴了,就沒有夥伴。現在有時用來表示對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

後人多用此告誡人們並指責人們不要太苛刻、看問題不要過於嚴厲,否則,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願意與之打交道,就像水過於清澈養不住魚兒一樣。

擴展資料: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的出處:

東漢班固的《漢書》卷六十五東方朔傳第三十五

原文:詩云:‘禮義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

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優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蓋聖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則敏且廣矣。

譯文:《詩經》上說:禮貌是沒有錯誤的。爲什麼人們不敢討論它?因此,據說當水清澈到極點時,就沒有魚了。如果人們要求太高,就沒有伴侶。頭冠掛在頭冠前以遮蓋視線;用黃絲塞住耳朵以減少聽力。

眼睛明亮而看不見,耳朵明亮而有聽不見的聲音,讚美大德,原諒小德,不要求一個人的仁完整。

彎曲應該使他挺直身子,但讓他自己去拿;讓他舒服些,但讓他自己去找;這是合理的,但由他自己去探索。

也許聖徒的啓蒙是這樣的,通過自己的探索去尋求並得到它。如果你爲自己尋找它,你將是聰明和偉大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水至清則無魚

水清則無魚,下一句是什麼?

下句是“人至察則無徒”語出《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意思是:就是說水太清了,則沒有魚,人過於明察秋毫,就沒有朋友。

拓展資料:

出處:《漢書》卷六十五東方朔傳第三十五

雖然,安可以不務修身乎哉!《詩》曰:‘鼓鍾於宮,聲聞於外。’‘鶴鳴九皋,聲聞於天’。苟能修身,何患不榮!太公體行仁義,七十有二,乃設用於文武,得信厥說。封於齊,七百歲而不絕。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學敏行,而不敢怠也。譬若鶺鴒,飛且鳴矣。傳曰:‘天不爲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爲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爲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計其功。”詩云:‘禮義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優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蓋聖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則敏且廣矣。

譯文:

雖然這樣,但是怎麼可以不致力自身 的修養呢?《詩經》上說:在室內敲鐘,聲響傳到室外。鶴在深澤島鳴叫,叫聲傳到天空。如果能修養身心,哪裏怕不榮耀!姜太公親自踐行仁義,七十二歲重用於周文王、周武王,得以施展他的建議。受封於齊,七百年而不斷絕。姜太公這樣的榜樣,使後來的士人受到鼓舞,徹夜勤學,奮勉力行而不敢懈怠。就像鶺鴒鳥又飛又叫。古書上說:天不因爲人怕冷就停止冬天,地不因爲人厭惡險峻就停止廣大,君子不因爲小人喧鬧反對就改變他的品行。’‘天地有一定的運行規律,君子有恆久的德行;君子有正當的道路,小人計較自己的私利。《詩經》 上說:禮義沒有差錯,爲什麼害怕人們議論?所以說:水清到極點就沒有魚,人太苛求就沒有夥伴,冠冕前懸垂着旒,用來遮 蔽視線;以黃色絲綿塞住耳朵,用來降低聽覺。眼睛明亮還有看不見的東西,耳朵聰靈也有聽不到的聲響,嘉獎大德,赦免小過,不要苛求一個人的仁義完備無缺。彎曲 的應當使他直,但應該讓他自己得到它;使他寬舒,但應該讓他自己去求取;揆情度理,但應該讓他自己去探索。大概聖人的教化就是這樣,要自己通過探索尋求而得到它。自己探求而得到它,就會聰敏而且宏大。

水清則無魚,下一句是什麼?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語出《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 意思是:就是說水太清了,則沒有魚,人過於明察秋毫,就沒有朋友. 爲人做事就是要取人之長,避人之短,求大同,存小異

求採納

“水清則無魚”出自哪裏,下句是什麼?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語出《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

意思是水太清了,魚就沒辦法生存。有時用來表示對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也說“水清無魚” 。後人多用此告誡人們指責人不要太苛刻、看問題不要過於嚴厲,否則,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願意與之打交道,就像水過於清澈養不住魚兒一樣。

出處:班固《漢書》卷六十五 東方朔傳第三十五

“雖然,安可以不務修身乎哉!《詩》雲:‘鼓鍾於宮,聲聞於外。’‘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苟能修身,何患不榮!太公體行仁義,七十有二乃設用於文、武,得信厥說,封於齊,七百歲而不絕。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闢若鶺鴒,飛且鳴矣。傳曰:‘天不爲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爲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爲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計其功。’《詩》雲:‘禮義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故曰:‘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優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蓋聖人教化如此,欲自得之;自得之,則敏且廣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