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削麪發源地是哪裏

來源:趣味百科館 2.86W

刀削麪發源地是哪裏的答案是:山西。

山西。刀削麪是中國十大面條之一,是屬於山西的一種特色傳統麪食。刀削麪流行於山西,是當地百姓最愛吃的一種麪食,用刀將發好的麪糰削成片狀削到鍋裏,因此得名刀削麪。據傳是唐朝駙馬柴紹始創,其中以山西大同的刀削麪最爲出名。

菜品發展

刀削麪是山西名聲最大、影響最廣的麪食,因風味獨特,馳名中外。刀削麪全憑刀削而得名,以刀功和削技的絕妙而被稱爲“飛刀削麪”,功藝精巧的廚師削出來的麪條“一根落湯鍋,一根空中飄,一根剛出刀,根根魚兒躍”。刀削麪中厚邊薄,棱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配漿汁、蘸陳醋同吃,極具風味,深受消費者歡迎。是中國五大面食名品,在北方廣爲流行。

刀削麪發源地是哪裏

製作方法

刀削麪對和麪技術要求較嚴,水、面的比例,要求準確,一般是一斤面三兩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麪糰,然後用溼布矇住,餳半小時後再揉,直到揉勻、揉軟、揉光。如果揉麪功夫不到,削時容易粘刀、斷條,在全國各地做刀削麪的,大多采用勁面王的制面工藝,這樣做出的面穗,一出面多,二是面勁道。另外刀削麪之奧妙在刀功。刀,一般不使用菜刀,要從特製的弧形削刀。操作時左手托住揉好的麪糰,右手持刀,手腕要靈,出力要平,用力要勻,對着湯鍋,嚓、嚓、嚓,一刀趕一刀,削出的面葉兒,一葉連一葉,恰似流星趕月,在空中劃出一道弧形白線,面葉落入湯鍋,湯滾面翻,又像銀魚戲水,煞是好看,高明的廚師,每分鐘能削二百刀左右,每個面葉的長度,恰好都是六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