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招勝有招

來源:趣味百科館 2.23W

無招勝有招指功夫達到至高境界,比武的時候不拘泥招式,可根據對方招數隨意使出高妙的破解招數,或者自己無招,對手想破招就無從破起。

“無招勝有招”是一句俗語,原是武俠大師金庸吸取了中國道家哲學思想首先創出的一個武學理念,原型見於其小說《神鵰俠侶》及《倚天屠龍記》。

在金庸先生1959年創作的《神鵰俠侶》中,主角楊過從劍冢中悟到了往往越簡單的招式威力越強,這是無招勝有招的原型。

緊接着,金庸在1961年創作的《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教張無忌練習太極劍時,要他忘掉劍招,只記劍意。這一描寫被認爲是最早對無招勝有招的描寫。

金庸這一“無招勝有招的理念”後來被古龍在《浣花洗劍錄》(1964年創作)中所模仿。

無招勝有招

金庸在《笑傲江湖》第十章《傳劍》中寫到,風清揚向令狐沖解釋,如何活學劍法,到達“無招勝有招”的境界。

無論是練功夫,還是做其他事情,事不相同,經歷的境界類似。一個人只有突破3重境界,無招勝有招,才能成爲真正的高手。

1、第一重境界:活學活使。

風清揚對令狐沖說:“死招數破得再妙,遇上了活招數,免不了縛手縛腳,只有任人屠戮。這個‘活’字,你要牢牢記住了。學招時要活學,使招時要活使。倘若拘泥不化,便練熟了幾千萬手絕招,遇上了真正高手,終究還是給人家破得乾乾淨淨。活學活使,只是第一步。

2、第二重境界:出手無招。

拳有套路,劍有劍法。在入門練基礎的階段,都是要遵守固定的招數,熟練以後,才能活學活用,要踏入高手的境界,還需要做到出手無招。當一個人精通任何套路,卻不使用套路,敵人就拿他沒辦法,因爲敵人想制服他,也找不到下手的點。

3、第三重境界:能制人,而決不能爲人所制。

要變被動爲主動,能主動出擊,打亂對手的慣用招數,使其慌亂失控而被制服。所以,能制人,而決不能爲人所制,纔是一等一的高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