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英語簡稱

來源:趣味百科館 7.19K

艾滋病的英語簡稱

艾滋病又稱爲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縮寫爲AIDS。該疾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引起。人體感染後導致免疫系統被破壞,逐漸成爲許多伺機性疾病的攻擊目標,進而促成多種臨牀症狀。

艾滋病與HIV感染兩者,具有本意上的不同。HIV感染後,若獲得控制(有些不須藥物即可控制)或在發病前的潛伏期,則稱爲HIV帶原者。唯病發之後出現相關症狀,則稱爲艾滋病。

研究進展

2018年5月,日本神戶大學龜岡正典準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基因“魔剪”CRISPR/Cas9編輯技術,開發出一種有效方法,能破壞艾滋病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的調節基因,成功抑制感染細胞內HIV-1的增殖。

2019年5月4日,《柳葉刀》上刊登了一篇重磅研究論文:科學家們發現,在現有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下,即便是進行了無保護的性行爲,HIV病毒的感染風險依然是0%!這一研究也讓人類站到了消滅艾滋病的歷史節點上。

2019年5月17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聯合廣州醫科大學廣州第八人民醫院、中山大學及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體外細胞實驗,發現三氧化二砷(砒霜的主要成分)可特異激活及干擾潛伏的病毒儲存庫,並且不會引起過度的免疫炎症反應。最重要的是,研究人員發現慢性SIV感染艾滋獼猴在接受了三氧化二砷聯合ART治療後,可有效抑制病毒載量。艾滋獼猴在停藥後病毒反彈時間顯著延緩,甚至部分獼猴停藥後長期未出現病毒反彈。此外,他們還發現該療法可有效降低感染獼猴體內的病毒儲存庫數量,並增強了病毒特異性的細胞免疫應答。該研究有可能提升現有抗艾滋病治療的效果,對減少抗病毒藥物的使用及長期服藥的毒副作用,以及降低經濟負擔等具有重大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