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由來故事

來源:趣味百科館 2W

端午節本是南方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爲紀念屈原的節日。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形成了端午節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由來故事

端午節的故事由來

端午節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被人們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

“端午節”爲我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很多人都不明白,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在有的地方還要喝雄黃酒,賽龍舟。

傳說端午節跟我國古代一位名人有關——屈原,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戰國末期楚國歸鄉樂平里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屈原與端午節有關係

在公元前278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屈原聽到了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

他雖然有心報國,但是也無法挽救這一局面了,於是屈原選擇了以死明志,毅然決然的寫下絕筆詩《懷沙》之後,便抱着石頭投入了汨羅江,以身殉國。

沿江的百姓聽聞此事,因爲怕屈原的身體被江裏面的魚蝦吃掉,於是都划着小舟去打撈,也有一位老醫師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了江裏。這樣子是爲了驅趕蛟龍水怪以免傷害了屈原的身體。看到老醫師這樣子做,百姓們也紛紛將米糧投進江中,希望魚蝦吃飽了米糧,就不會傷害屈原的身體。

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端午節的由來小故事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午日節、端午、重五、艾節等等,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其實有很多說法的,下面就跟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端午節的由來

由來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屈原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屈原死後百姓悲痛不已,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祭祀屈原。後來演變成端午節。

由來二:在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大官被越國收買,讒言陷害伍子胥,致使夫差賜死伍子胥,並把其屍體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端午節亦爲紀念伍子胥的日子。

由來三:相傳曹娥父親打漁時溺水多日不見屍體,年僅十四歲的曹娥便於五月五日投江救父,並於五日後抱出父親的屍體,就此被傳爲神話。

端午節習俗

一、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二、寫符唸咒

古人認爲,五月五日爲惡月、惡日,因此端午節這天一定要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而且掛驅鬼符還有一些嚴格的儀式,例如說必須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時書寫,書寫材料用生朱,硯內、書寫人口中必須放上硝石等等。

端午節的來歷由來是什麼 端午節傳說故事有哪些

端午節的來歷由來是: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如將一年比一天,歲中五月恰如一日之正午,或許就是後來“五”漸漸通爲“午”的原因了,故端五又即端午;又因午時爲“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

端午節傳說故事有屈原投江、伍子胥被陷害含冤而亡等故事。

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糉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糉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糉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糉葉。

糉子的傳統形式爲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糉,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糉,摻紅棗的叫棗糉;棗糉諧音爲“早中”,所以吃棗糉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糉,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糉給考生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