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樓層高震感強還是樓層低

來源:趣味百科館 2.34W

地震發生時,一般來說高層的震感較低層的搖擺幅度大,特別是距離遠的強烈地震。建築受到搖晃開始倒塌的時候,不能跳樓,不能進電梯。不要着急撤離,因爲很短的時間內並不能到達安全的避難場所,所以最好是找一個有利於生存的位置,先避震。

地震樓層高震感強還是樓層低

一是跑到承重牆牆角。地震時,最擔心的就是被屋內的重物砸到。由於承重牆很結實,人體靠上去也不至於被震倒。有人說,應該跑到衛生間,這個到不至於,如果衛生間有熱水器等器具,也有可能被晃落砸中。說是衛生間有水源,這是建立在地震導致房屋倒塌纔會考慮的。

二有條件時盡力往外跑。前面雖然說過,很多時候由於地震發生突然,來不及往外跑。但對於我們有條件的人來說,第一反應就是應該往外跑。如何跑呢?就在地震發生後,第一時間開門跑到步行樓梯間,不用等電梯(也不安全),何況樓梯間空間本身就小,沒什麼懸掛物體掉落,安全性反而更高些。

三是防止次生災害很有必要。在多數時候,由於地震時間短、烈度不高,我們基本上也就是虛驚一場,更不會出現房屋倒塌現象。只要不被重物砸到,大體都是安全的。地震後,應檢查房屋有無漏氣、漏電、漏水情況發生,以防次生災害。

現在一般樓房的抗震等級能達到6-7級,好一點的建築可達7.5級,特別建築物可達8級或以上。抗震等級是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按“建築物重要性分類與設防標準”,根據設防類別、結構類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個因素確定,而採用不同抗震等級進行的具體設計。抗震等級一般分爲一級至四級,分別是很嚴重、嚴重、較嚴重及一般。

建築工程的四類抗震設防

1.特殊設防類(甲類):指使用上有特殊設施,涉及國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築工程和地震時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等特別重大災害後果,需要進行特殊設防的建築。

2.重點設防類(乙類):指地震時使用功能不能中斷或需儘快恢復與生命有關的建築物,以及地震中大量人員傷亡等重大災害的後果,需要提高設防標準的建築。

3.標準設防類(丙類):指大量的除特殊設防類、重點設防類和適度設防類以外標準要求進行設防的建築。

4.適度設防類(丁類):指使用上人員稀少且震損不致產生次生災害,允許在一定條件下適度降低要求的建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