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讀後感怎麼寫

來源:趣味百科館 6.98K
《春夜喜雨》讀後感怎麼寫

《春夜喜雨》讀後感範文著名的唐朝詩聖杜甫一生坎坷,動亂流離,非常體諒百姓的疾苦。所以,他的詩風格“沉鬱渾厚”,總是較全面地反應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被後世譽爲“詩史”。但是,有一首詩,卻表現了杜甫喜悅心情的思想,那就是《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詩詞的一開始,就用一個“好”字來讚美“雨”。

接下來,杜甫就把“雨”當作人來寫,說它知道什麼時候下最好,懂得萬物的需求。

不是嗎?春天剛到來的時候,不正是萬物萌發、蓬勃生長的季節?它們正需要雨水的滋潤,雨就應時而下。

你看,它多麼“好”!接下來,杜甫就進一步地描寫“雨”的“好”。

“隨風潛入夜,萬物細無聲。

”春雨一般都是伴隨着和風細細地滋潤萬物的,不像那些狂風暴雨甚至夾雜風雪的“倒春寒”。

全句用了擬人的手法,表明了今夜的春雨是有意“潤物”,無意“討好”。

不然的話,它一定會在白天就下,而且“轟轟烈烈”,聲勢很大,電閃雷鳴,讓人們看見、聽見,好像在訴說着自己滋潤萬物有多麼偉大!就因爲它那麼無私,才選擇了這樣一個不打擾、不妨礙人們工作和勞動的時間悄悄地來到,在人們進入夢鄉的夜晚無聲地、細細地下。

你看,它多麼“無私”!“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是杜甫描寫他在屋外看到的情景。

雨這樣“好”,當然希望它下個“夠”。

因爲好雨是無聲地潤物,杜甫生怕它停了,所以出門去看。

放眼四望,小路因爲黑雲沉重而看不清了。

江面也煙霧茫茫,只有那船上的的燈火忽明忽暗還看得見一點光明。

杜甫終於放心了:看起來這雨準會下到天亮。

你看,它多麼“盡職”!最後,杜甫開始聯想,“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如果“好雨”下一整夜的話,萬物都得到足夠的水分滋長繁茂起來。

春色的“代言人”——花,也就帶雨開放,百花爭豔、紅豔欲滴!不信?你等到天亮的時候出去看看吧!整個城市到處都是花的海洋,一片“紅溼”,那一朵朵、一支支,紅豔豔、沉甸甸的,多美多壯觀呀!而田裏的禾苗,山上的樹木,一切的一切,都可想而之。

你看,它的功勞多麼“大”!《春夜喜雨》這首詩寫了杜甫喜悅的心情,表現了杜甫就是一切“好雨”的。

喜“好雨”其實就是喜“好人”。

《春夜喜雨》讀後感範文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讚美“雨”。

在生活裏,“好”常常被用來讚美那些做好事的人。

如今用“好”讚美雨,已經會喚起關於做好事的人的聯想。

接下去,就把雨擬人化,說它“知時節”,懂得滿足客觀需要。

其中“知”字用得傳神,簡直把雨給寫活了。

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

頷聯寫雨的“發生”,進一步表現雨的“好”,其中“潛”、“潤”、“細”等字生動地寫出了雨“好”的特點。

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適時,好在“潤物”。

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隨着和風細雨地滋潤萬物的。

有時候,它會伴隨着冷風,受到冷空氣影響由雨變成雪。

有時候,它會伴隨着狂風,下得很兇暴。

這時的雨儘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會損物而不會“潤物”,自然不會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評。

所以,光有首聯的“知時節”,還不足以完全表現雨的“好”。

等到第二聯寫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隨着和風的細雨,那個“好”字才落實了。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這仍然用的是擬人化手法。

“潛入夜”和“細無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

如果有意討“好”,它就會在白天來,就會造一點聲勢,讓人們看得見,聽得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