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爲,城市化的影響因素

來源:趣味百科館 1.12W

一般認爲,城市化的影響因素包括人口的流動、總人口的增長、技術進步、經濟增長。

一般認爲,城市化的影響因素


一般認爲,城市化影響因素的答案

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也稱爲城鎮化,是指隨着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其社會由以農業爲主的傳統鄉村型社會向以工業(第二產業)和服務業(第三產業)等非農產業爲主的現代城市型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

(1)產業結構

世界城市化的歷史表明,產業結構調整是推動城市化的主要動力。城市化的實質是由生產力變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經濟要素從農村向城市轉變的過程。而它表現在生產方式上,就是產業結構的大規模調整,即農業剩餘勞動力向各非農產業部門的轉移。因此,產業結構的變動必然體現爲城市化的變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靠第二、三產業比重的上升,二者幾乎同步進行,即工業、服務業就業比重每上升1%,城市化水平也提高1%。如果第一產業比重低,而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比重則比較高,則城市化水平比較高,反之亦反。

長期以來,西部由於受到觀念、制度、資金、技術等因素的制約,產業結構調整十分緩慢。不合理的產業結構直接導致了不合理的就業結構。產業結構的不合理,使西部地區大量勞動力滯留於農村,影響了農業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轉變,是西部城市化水平落後的主要原因。

(2)經濟增長

從各國城市化發展的歷史來看,城市化與經濟發展水平間存在很強的正相關關係。經濟發展推動城市化步伐。由於經濟發展使經濟收入增加,人們的需求也隨之提高,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在生理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更高層次的需求會隨之產生,但不同層次的需求收入彈性是不同的。在衆多商品中,農作物產品的需求收入彈性較低,人們對該類產品的實際需求會隨着收入的增加而相對減少相反,製造業產品和服務業的需求收入彈性較高,收入增長導致對它們的需求更快的增長。因此經濟增長會帶來需求結構的變動也必然帶動投入結構(資本與勞動的投入)和產出結構相應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第三產業大規模轉移,導致資本與人口在空間的高度集聚,並因此加快城市化步伐。

(3)資金狀況

城市化實際上是經濟發展的結構轉換與升級過程,這一過程的核心問題是區域的工業化過程,這個過程導致對資金的強烈需求。一方面,工業化特別是農村工業化需要足夠的資金積累用於發展製造業及相關的資金密集、週轉時間長的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城市化要爲農村人口的轉移提供足夠的城市基礎設施,城市要成爲現代化經濟發展的中心就需要建設現代化設施,發展現代服務業,這些都需要足夠的資金投入。

(4)區位因素

世界上的各種資源不是均衡分佈的,因此城市總是在那些地理、氣候、圖紙、礦藏條件和原有經濟基礎較好的地區產生和發展並不斷吸引人口與資本向其中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更好的城市聚集,從而體現出不同的效益差別來。所以,濱海的良港、河流的兩岸、鐵路的沿線,不僅城市數量多,而且規模大、發展快、效益好相反,“窮鄉”則往往處於“僻壤”。地理位置沿海、沿江的城市或臨近已有大城市的地區總是能得到更快的發展。又因爲自然資源的地區分佈不均衡,造成了資源供給的地區價格差異,從而影響城市的分佈和工業佈局。自然資源匱乏或長期難以利用的地區,其城市化水平總是落後於資源豐富、或利用條件較好的地區。(5)基礎設施狀況

隨着經濟發展,各種資源要素,包括人力資本、醫療衛生狀況、通訊交通設施等在特定區位形成了大量集聚,這些因素在城市化進程中也發揮着積極的決定作用。根據集聚經濟理論,城市經濟具有規模遞增的特點,具有一定規模的城市可以提供較好的基礎設施、較完善的生產、金融、信息、技術、醫療衛生等服務以及較集中、有規模的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因而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城市吸引力,所以又會進一步推進城市化的發展。交通狀況的改善有助於增加地區的可通達性,縮短城市與農村的空間距離感,從而推進城市化進程。西部資金匱乏,技術落後,且地形複雜,進行交通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難度極大,使西部交通建設十分落後。2001年全國鐵路總里程爲58,655公也與東部存在十分明顯的差距。交通通訊條件的落後,進一步阻斷了西部地區城鄉之間的聯繫,加大了西部地區推進城市化的難度。

(6)政策支持

客觀上說,中國東西部地區城市的非均衡發展,既是歷史過程的沉澱和延續,又是政策戰略導向作用的結果。改革開放以來,非均衡發展戰略的實施使國家在東部投入大量資金,修建各種基礎設施給予東部企業種種優惠在沿海地區設立特區、開放城市、保稅區等,極大地推動了東部地區城市化的進程。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深圳從80年代初的小漁村迅速成長爲國際性的現代化都市。而西部地區,國家沒有采取這一系列措施,長期以來作爲東部地區資源的提供地、產品的銷售市場,城市化進程自然緩慢。

(7)外向化程度

區域的開放程度也是影響城市化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區域的開放度越高,則生產要素的區際流動越迅速,工業對勞動力的吸納能力強,從而有助於推進城市化進程。

進口替代內向度高,城市的開放性小,生產要素的區際流動滯緩,城鎮的動力機制較弱,因而吸收勞動力的能力較低。據統計,發展中國家在進口替代階段,工業吸收勞動力的速度一般只有2.5%—3%,與人口增長差不多而出口導向則外響度高,城市的開放性大,生產要素的區際流動頻繁而量大,城鎮的動力機制較強,因而吸收勞動力的能力較高。發展中國家在此階段,工業吸收勞動力的速度普遍達到5%—6%,幾乎是進口替代階段的兩倍。韓國和臺灣就是以出口導向發展戰略來加速工業化,並推動城市化。

(8)科教水平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創造和成果的普遍推廣和應用,會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加速經濟增長同時深刻的改變產業結構、勞動組織結構和物質空間結構,影響城市化進程。科技的推廣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會大大提高人口素質,促進城鄉文明的融合同時深刻改變就業結構、勞動組織結構和物質空間結構,推進城市化進程。而西部在科技進步和教育水平上長期落後於東部地區。2000年西部文盲率和具有國小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高於東部,而具有國中教育程度、高中及中專教育程度、大專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比重則遠遠低於東部,也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科教水平的落後進一步影響了西部經濟的活力加深了城鄉文明的隔閡,加大了西部推進城市化的困難。

(9)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使中國城市化獲得了新的動力。實際上,不論是在發達的西歐工業國還是新興的亞洲工業國,在城市化早期階段,農村及農業的發展以及以此爲基礎的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對於城市化的促進作用顯得更爲重要。

農業及農村的發展對城市化的促進作用因各國國情的差異而有不同的體現。就亞洲國家來看,則體現在一是無論農業的發深度開發還是農村地區工業化的加快,都提高了農村地區對人口容納能力二是農村經濟的發展縮小了託達羅所謂的農村與城市之間預期收入的差距,同樣起到了緩解人口向城市遷移壓力的作用三是農業及農村的發展擴大的城市工業及服務業發展的市場及需求。四是建立在農村發展基礎上的小城鎮的發展有利於合理的城鎮體系的形成,從而促進城鎮化的持續發展。

(10)人口密度

根據一般經驗,在人口密度較高的地區,相應的城市化水平較高。人口密度較高,人均耕地面積少,農村人口不能依賴土地生存,或者說有限的土地不能提供足夠的生活資料,他們有更強的壓力和動力從事工業生產和服務業,工業和服務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能提供較多的就業,而且城市發達的工業和第三產業,給城市居民提供了較高的收入,收入差距吸引更多的農業勞動者進入城市城市優越的生活居住條件,也對鄉村居民產生和大的吸引力。這促使鄉村人口大規模的向城市轉移。我國東部地區的人口密度遠高於西部地區,相應的,東部地區的城市化水平也遠大於西部地區。

城市化水平的影響因素?

問題一:影響城市化的經濟的因素有哪些1、城市化滯後嚴重影響農村改革和發展。從1996年至去年上半年,農民收入增幅分別爲9%、4.6%、4.3%、3.8%和1.8%,逐年下降而且已連續三年降到5%以下。其中,出售農產品收入的絕對額在近兩年來也是下降的。我們告訴農民;增加收入必須調整結構。但現在除了牛奶和水果外,我國人均佔有的糧食、肉類、禽蛋、水產品和蔬菜都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由於農民佔70%,人均肉類消費是城鎮居民的60%,人均禽蛋、水產品、水果消費是城鎮居民的40%,城鎮居民的副食品確實不少。調整結構,確實面臨着農民講的“生產什麼什麼多”的問題。 2、城市化滯後直接影響着第三產業的發展和就業。從1980年起的近20年內,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相近國家第三產業比重從34.6%上升到48.2%,我國從21.4%上升到33.9%,起點低(13點),發展慢(2點)。就業比重,1995-1999年,我國一產下降2.1個百分點剩下50.1%,二產保持23%不變,三產增加2.1個百分點達到26.9%,佔新增就業崗位的63%,成爲主渠道。可見,沒有城市化就沒有“生活的社會化”,就沒有第三產業和就業的快速發展。 3、城市化滯後會形成消費斷層。從1990-1999年,我國城鄉消費品零售額的比例由0.89:1變爲1.58:1。69%的農村人口只有38.7%的零售額,今年8月份只剩下37%。更典型的例子是:我國彩電生產能力過剩一半,價格一降再降,但農村的彩電普及率卻只有10%。我們所說的需求不足,主要是農村需求不足,我們所說的貧富差別,也主要表現爲城鄉差別。這不僅會影響農村經濟的發展,還會從整體上阻礙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協調發展。 國際經驗表明: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時,住宅建設和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化水平在30%-70%時,是城市化發展最快的時期。現在,我國特別是東部發達地區已經進入這個起跑線。據此,權威部門預測:未來10年,我國城市人口將由3.7億發展到6.3億,城市化水平達到45%。打破城鄉分割,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就會成爲一個大規模、多層次、多區域的經濟系統重組過程。專家預算,在現有水平上,城市化每增長1個百分點可直接拉動GDP增長1.5個百分點,是推動我國經濟再高速發展20年最基本的動力之一。

問題二:影響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因素大概有哪些方面?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城市化。

城市化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它是資本主義發生併發達以後,

特別是工業化以後所特有的現象。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

非農業活動的比重逐漸上升,農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漸增長,出現了人口從以農

業活動爲主的農村向以非農業活動爲主的城鎮轉移的過程,城市人口比重日益增大,

城市數目迅速增加,這就是城市化的基本含義。所以城鎮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趨勢

,也是國家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必然結果。

問題三:城市化影響因素。利:人口城市化有利於提高我國的城市化水平 弊:1.人口城市化雖然可以爲人們提供便捷和良好的生活環境,但因爲交通、環境,以及水資源和能源等方面的問題,往往又會使人們的生活質量降低 2.人們的生活成本往往比較高,而且爲了解決交通及環境等方面的問題必須支付較高的治理成本,這會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進而使得企業的效率受到影響

問題四:一般認爲,城市化影響因素的答案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也稱爲城鎮化,是指隨着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其社會由以農業爲主的傳統鄉村型社會向以工業(第二產業)和服務業(第三產業)等非農產業爲主的現代城市型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

(1)產業結構

世界城市化的歷史表明,產業結構調整是推動城市化的主要動力。城市化的實質是由生產力變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經濟要素從農村向城市轉變的過程。而它表現在生產方式上,就是產業結構的大規模調整,即農業剩餘勞動力向各非農產業部門的轉移。因此,產業結構的變動必然體現爲城市化的變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靠第二、三產業比重的上升,二者幾乎同步進行,即工業、服務業就業比重每上升1%,城市化水平也提高1%。如果第一產業比重低,而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比重則比較高,則城市化水平比較高,反之亦反。

長期以來,西部由於受到觀念、制度、資金、技術等因素的制約,產業結構調整十分緩慢。不合理的產業結構直接導致了不合理的就業結構。產業結構的不合理,使西部地區大量勞動力滯留於農村,影響了農業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轉變,是西部城市化水平落後的主要原因。

(2)經濟增長

從各國城市化發展的歷史來看,城市化與經濟發展水平間存在很強的正相關關係。經濟發展推動城市化步伐。由於經濟發展使經濟收入增加,人們的需求也隨之提高,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在生理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更高層次的需求會隨之產生,但不同層次的需求收入彈性是不同的。在衆多商品中,農作物產品的需求收入彈性較低,人們對該類產品的實際需求會隨着收入的增加而相對減少相反,製造業產品和服務業的需求收入彈性較高,收入增長導致對它們的需求更快的增長。因此經濟增長會帶來需求結構的變動也必然帶動投入結構(資本與勞動的投入)和產出結構相應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第三產業大規模轉移,導致資本與人口在空間的高度集聚,並因此加快城市化步伐。

(3)資金狀況

城市化實際上是經濟發展的結構轉換與升級過程,這一過程的核心問題是區域的工業化過程,這個過程導致對資金的強烈需求。一方面,工業化特別是農村工業化需要足夠的資金積累用於發展製造業及相關的資金密集、週轉時間長的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城市化要爲農村人口的轉移提供足夠的城市基礎設施,城市要成爲現代化經濟發展的中心就需要建設現代化設施,發展現代服務業,這些都需要足夠的資金投入。

(4)區位因素

世界上的各種資源不是均衡分佈的,因此城市總是在那些地理、氣候、圖紙、礦藏條件和原有經濟基礎較好的地區產生和發展並不斷吸引人口與資本向其中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更好的城市聚集,從而體現出不同的效益差別來。所以,濱海的良港、河流的兩岸、鐵路的沿線,不僅城市數量多,而且規模大、發展快、效益好相反,“窮鄉”則往往處於“僻壤”。地理位置沿海、沿江的城市或臨近已有大城市的地區總是能得到更快的發展。又因爲自然資源的地區分佈不均衡,造成了資源供給的地區價格差異,從而影響城市的分佈和工業佈局。自然資源匱乏或長期難以利用的地區,其城市化水平總是落後於資源豐富、或利用條件較好的地區。 (5)基礎設施狀況

隨着經濟發展,各種資源要素,包括人力資本、醫療衛生狀況、通訊交通設施等在特定區位形成了大量集聚,這些因素在城市化進程中也發揮着積極的決定作用。根據集聚經濟理論,城市經濟具有規模遞增的特點,具有一......>>

問題五:影響城市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和如何影響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城市化選擇什麼樣的戰略模式,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中國在選擇城市發展的戰略模式時應根據:經濟全球化、信息化技術、現代分工體系、不同階層利益的均衡以及環境、資源等因素來確定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發展戰略;經濟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可持續發展

一個城市的發展戰略方案,在大的方面主要涉及城市發展的階段定位,即回答這個城市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和空間方位;其次是城市發展方向和道路的確定;此外還有城市產業模式、城市系統協調發展等。根據這些要求,在具體制定城市發展戰略方案時,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一、經濟全球化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21世紀是經濟全球化向縱深發展的世紀,經濟全球化對現代城市發展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使現代城市發展環境出現了同質化發展趨勢,對城市發展國際性與開放性提出新的挑戰。城市發展環境同質化趨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經濟制度的同質化,即市場制度成爲全球經濟發展的主流制度;經濟交往規則國際化,即在世貿組織框架下的全球貿易體系,使按照共同貿易規則從事經濟活動成爲經濟一體化的內在要求;在信息技術支撐下形成經濟活動平臺,使產業要素在全球範圍內高度流動和重組成爲21世紀世界經濟發展趨勢。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同質化大環境,在擴展了城市發展空間的同時,也提升了以城市爲核心的地區之間的競爭層次;爲城市發展提供了新機遇的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在制定21世紀城市發展戰略時,經濟全球化導致的同質化環境是必須考慮的因素。

一是在城市發展的空間定位上,必須從全球化的高度來確定城市發展可利用資源的空間邊界。要從信息化改變的現代世界的空間中,從虛擬空間、關聯空間、輻射空間、核心空間等多維空間中確定城市發展的新空間和新位置。

二是在城市發展的目標定位上,應從全球經濟發展趨勢與本地經濟優勢的結合中,確定21世紀城市發展戰略目標。在同質性中找出差異優勢,是確定新戰略目標不可缺少的新思路。

三是在城市競爭對策制定上,應當考慮全球化背景下已提升的競爭平臺和已發生的競爭內容來確定新競爭對策,確定如何打造新核心競爭力的競爭方案。

二、控制城市規模

中國進入了快速城市化時期,2004年我國城市化水平達到41.8%,較1978 年增加了26 個百分點。相應地,城市用地規模不斷增長,1985 -2 0 0 0 年我國城市建成區用地年均擴展速度爲850km2。進入21 世紀以後,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城市的空間結構面臨調整,許多城市的總體規劃都進入修編階段。

在各城市總體規劃進行修編的過程中遇到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城市規模問題。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大部分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人口與用地規模在1990 年代初已被突破,城市總體規劃的範圍、目標和標準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二是許多城市在1990 年代中後期就開始城市總體規劃的修編或編制城市發展戰略規劃,其中2010 年的城市人口規模出現了大幅增加的現象,比上版總體規劃確定的2010年城市人口規模增加30%以上。城市發展規模一直是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和審批關注的焦點,多年以來主要是通過預測人口規模來確定用地規模,在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的情況下,城市人口規模預測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強。如何解決城市總體規劃中的城市規模問題得到城市規劃界的關注。縱觀現有的文獻,主要有3 種代表性的觀點:(1)產業需求的角度。根據城市的性質、職能的特點預測城市生產性用地和非生產性用地;(2)制度建設的角度。在經

濟的轉型時期,要實現“範式的轉換”由規模控制向制度建設轉變;(3)市場的角度。由於市場力量在城市發展和建設中的作用越來越強,對城市......>>

問題六:影響城市發展的因素一個城市的發展戰略方案,在大的方面主要涉及城市發展的階段定位,即回答這個城市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和空間方位;其次是城市發展方向和道路的確定;此外還有城市產業模式、城市系統協調發展等。根據這些要求,在具體制定城市發展戰略方案時,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一、經濟全球化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21世紀是經濟全球化向縱深發展的世紀,經濟全球化對現代城市發展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使現代城市發展環境出現了同質化發展趨勢,對城市發展國際性與開放性提出新的挑戰。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同質化大環境,在擴展了城市發展空間的同時,也提升了以城市爲核心的地區之間的競爭層次;爲城市發展提供了新機遇的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在制定21世紀城市發展戰略時,經濟全球化導致的同質化環境是必須考慮的因素。

1、在城市發展的空間定位上,必須從全球化的高度來確定城市發展可利用資源的空間邊界。要從信息化改變的現代世界的空間中,從虛擬空間、關聯空間、輻射空間、核心空間等多維空間中確定城市發展的新空間和新位置。

2、在城市發展的目標定位上,應從全球經濟發展趨勢與本地經濟優勢的結合中,確定21世紀城市發展戰略目標。在同質性中找出差異優勢,是確定新戰略目標不可缺少的新思路。

3、在城市競爭對策制定上,應當考慮全球化背景下已提升的競爭平臺和已發生的競爭內容來確定新競爭對策,確定如何打造新核心競爭力的競爭方案。

二、控制城市規模

在各城市總體規劃進行修編的過程中遇到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城市規模問題。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大部分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人口與用地規模在1990年代初已被突破,城市總體規劃的範圍、目標和標準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二是許多城市在1990 年代中後期就開始城市總體規劃的修編或編制城市發展戰略規劃,其中2010 年的城市人口規模出現了大幅增加的現象,比上版總體規劃確定的2010年城市人口規模增加30%以上。城市發展規模一直是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和審批關注的焦點,多年以來主要是通過預測人口規模來確定用地規模,在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的情況下,城市人口規模預測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強。如何解決城市總體規劃中的城市規模問題得到城市規劃界的關注。

三、現代分工體系對城市發展模式的影響

產業集聚理論認爲城市的發展有賴於城市產業的集聚,城市不僅有使產業集聚的功能,反過來產業集聚形成的集聚效應,又會成爲推動城市發展和產業發展的動力。產業集聚與產業本身的發展和城市的發展具有一種互動機制。事實上,現代城市不僅是產業要素或產業羣聚集的平臺,同時也是現代社會化大生產分工發展的平臺。可以說現代社會分工與城市的發展緊密相連。城市所具有的規模效益是建立在高度分工的基礎上的。沒有分工的發展就沒有產業規模的擴展,越是大城市越有利於專業化分工發展。所以我們在制定城市發展戰略時,必須充分地考慮分工的因素,從現代社會分工體系中對城市產業發展進行定位,對於我國城市發展戰略制定顯得尤爲重要。

城市化的發展受哪些因素的制約和影響

城市化進程是個客觀的歷史過程,也是生產發展的過程。

城市化有三個主要標誌:

一是城市人口增加,鄉村人口減少;

二是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三是城市用地規模擴大,農業用地轉變爲工廠、商店及住宅等非農業用地。

而城市化的進程和特點受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生產資料所有制性質等多種因素制約。

這是因爲:

①城市化是有條件的。生產發展,非農產業的形成和聚集,要求一定數量農業人口轉變爲非農業人口。農業發展水平決定了爲這種轉變提供多大的可能性。國家經濟實力和政策,是把這種可能性變爲現實性,實現現代化的關鍵。

②城市化對社會經濟有深刻影響。

③城市化進程由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而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