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大業影評

來源:趣味百科館 1.56W

《建國大業》影評:

建國大業影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當敬愛的毛澤東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時,萬衆歡呼,整個天安門廣場都沸騰了,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中國人從此翻身做主人了,從此走向了美好的明天。這是電影《建國大業》中的一個激動人心的場面,我的心兒也隨着人們的歡呼聲激盪着、飛揚着……

《建國大業》這部電影,把我們這些生活在幸福中的孩子帶到了六十多年前。使我們看到了建國時中國共產黨人遇到的各種艱難和困苦,也體現了英雄們視死如歸,爲革命事業英勇奮鬥的精神。同時讓我們深深體會到今天我們美好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革命前輩用鮮血乃至寶貴的生命換來的。我們由衷地對建立共和國的無數先輩們產生了敬仰之情。

電影故事從1945年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在抗日戰爭勝利後開始的。當時國共雙方觀念分歧很大。共產黨人團結各民主黨派的力量,主張民主建國,時時處處地關注勞苦大衆的利益。而以蔣介石爲首的國民黨人卻置和平不顧,漠視共產黨人與其他民主黨派的存在,漠視勞苦大衆的利益,結果談判失敗了。導致了內戰的全面爆發。

影片中有這樣一個鏡頭,國民黨將領李宗仁率部圍剿延安的時候。毛澤東主席講了一句令人叫絕的名言:“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們會以一個延安換回整個中國。”這正是當年共產黨領導人以人爲本的真實寫照。毛澤東注重對人的關愛,他的決策是英明的,我偉大的。

淮海戰役結束後,毛主席、周恩來、朱德、任弼時等德高望重的元首,聽到我軍大獲全勝的消息,他們格外興奮。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他們盡情地喝酒,喝醉以後一起唱歌,那情景真是催人淚下。毛澤東欣慰地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他們喝呀,唱呀。他們哭呀,笑呀。他們跳呀,叫呀。那感人的情景,那歡快的場面,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觀衆,讓我們心中澎湃不已,感慨萬分。熱淚盈滿了我的眼眶。



建國大業影評

所謂的歷史片,一定是打了時代的標籤,《建國大業》所講的,其實是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10月前的國家編年史,並順便道出人心向背定成敗、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千古道理。共產黨的勝利和國民黨的失敗,歷史書上已經講了無數遍,正義和邪惡也擺的明朗,《建國大業》所突破的一個思想關卡,就是把國軍從牢籠中解放,用“國民黨也是人”的全新觀念替代了“國民黨是吃人老虎”的陳腐思想。這當然是思想領域的一大進步,既順應了“和諧社會”的理念,又弘揚了“和平解放”的思想,相信海峽那邊的朋友聽到這樣的消息,也會覺得寬慰的吧。

看過《建國大業》,你應該真正懂得了什麼叫“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那個歷史反覆的年頭風雲詭譎,充斥着爾虞我詐和暗地紛爭,黨中央和毛主席用胸懷迴應紛至沓來的利劍,毫無計較本方的利害得失。從重慶談判、政協會議的和平時光,到烽煙再起、內戰轟鳴的殘酷歲月,作爲中國旗幟的共產黨屹立不搖,靠的是領導人的氣魄,以及人心向背的逐漸升級。黃建新的任務基本上是在還原歷史,他拋棄了明暗對立的固有模式,更多的安插了第三方,即民主黨派的歷史視點,主席說的好:“民族資產階級有種兩面性,我們要把他們爭取過來”所以這部片子的重心,並不是耍槍桿子玩炮灰炫耀武力,而是以千千萬萬革命者的氣場、無窮無盡國民軍的沮喪、隔岸觀火的民主黨派之轉變來看待人心問題,這個江山並不是打來的,而根本是以民心換來的。

民心所向,意味着大多數人支持,《建國大業》在“數量”這個字眼上做的尤其漂亮,除了參與出演的人數創下了國產片記錄,其他諸如佈景、道具、服裝也都刷新了歷史,一百七十二位明星都是獨擋一面的好手,擺在一起都能開春節聯歡晚會了。如此全民皆兵的演出自然也離不開主旋律的號召力,它證明了我們黨依然擁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這絕然不是空話,譬如說《建國大業》省下了三四個億的演員工資,大腕只拿飯盒分文不取,除了高尚的愛黨愛國熱情驅動,真想不出其他合理解釋的理由了。當然有些猥瑣輿論會批評這些演員擺姿態、唱高調、假熱情、馬屁精……我想說這話的人要不是心理陰暗,就是自由主義、資產階級分子,如今社會開明世風日上,方纔會放他們一馬,要是換階級鬥爭時代,估計早就拖出去槍斃掉了。

建國大業 影評 一千字。

《建國大業》整體上將歷史人物庸俗化了,並不是人性化。 建國的大業在編劇和導演的眼中成爲一件完全的權謀之術的較量,整個影片在講述的無非是國共兩黨爲贏得最終勝利而展開的一系列公關活動,尤其蔣介石所治下的國民黨,下三濫的、齷齪的手段和伎倆無所不用其極(暗殺、監控、密謀、權錢交易、威脅恐嚇),這種卑劣行爲完全沒有大將風度,沒有政治家胸襟,決不能稱之爲梟雄,而是完完全全的小人、僞君子、地痞和流氓的做派。 在某種意義上,本片確實很“人性”,因爲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張瀾等是很平平常常的,他們也會意氣用事、會醉酒當歌,他們的思想和行爲就像今天成功的商人一樣。但這不是我所理解的人性,我們說一部文藝作品表現了人性,應該指的是它體現出了人性中那令人珍視、妙不可言的真、善、美。 沒有領袖和政治家 建國的大業成爲了地痞流氓和草寇們的權術之爭,這裏沒有涉及到政治,更沒有涉及到政治家。自然也看不出來意識形態。不涉及政治何談愛國和凝聚人心呢?靠什麼?沒有意識形態的電影成爲了一步重要的獻禮片,這不是很奇怪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影片沒有宣傳正面的東西,也沒有宣傳哪怕是一點點的主旋律(至少我沒有看出來),且沒有核心價值觀,這就更是十分奇怪了。 在本片中,各黨派似乎都沒有什麼道義上的很吸引人的東西,也就是說缺乏公義。幾個黨派就圍繞着叢林法則行事,誰強誰有實力就跟誰混,連領袖們都沒有自己所堅信的政治信仰(也就是說沒有自己的“主義”),這就讓人感到他們的事業是很可疑的了。你沒有可以讓人信服的主義,你的黨派靠什麼以示人呢?人們爲什麼要跟你的黨走呢?於是,黨所建立起來的國家在這裏政治上的合法性就被消解了,沒有根基了。民主革命、抗戰保國和民族解放的偉大事業被解構成爲各黨派利益博弈和地盤爭奪的私人牟利行爲。片中反而是兩個並不重要的人物:馮玉祥、蔣經國表現出了一定的民族大義和民族氣節。 該片反映出來的虛無主義價值觀很好地體現出了今天這個時代人們生活中價值觀念的政治缺位。以前毛主席說“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於沒有靈魂”這樣的話,如果這句話是真理,那麼今天的絕大多數人都是沒有靈魂的。同樣的,若以此爲據,《建國大業》表現的都是一些沒有靈魂的人。 這部影片沒有“人民”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而這部影片通篇沒有講人民,只講領袖、黨派頭目和將軍、政客。人民在本片中只是花瓶,只知道獻花和鼓掌。試問建國大業難道是僅靠幾個“精明人”的明爭暗鬥實現的嗎? 當然如果把這部影片當成一部純粹的商業片,那就沒有什麼奇怪了。我認爲從商業片的角度看,這部影片是比較成功的。

急!關於《建國大業》的影評

電影《建國大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的獻禮作品,2009年9月16日首映。該片一大特色是衆多一線明星客串“零片酬”演出。《建國大業》講述了從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線是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的籌備,突出了當時多黨合作以及政治協商制度形成。影片再現了毛澤東、蔣介石、周恩來、宋慶齡、宋美齡、蔣經國、李宗仁、李濟深、張瀾、蔡廷鍇、馮玉祥等衆多歷史人物以及他們的活動,擺脫了傳統歷史電影模式

北京拍攝情況

由中國電影集團攝製的建國60週年獻禮大片《建國大業》開拍以來受到極大關注,因爲該片聚集了衆多大腕,堪稱史上最豪華陣容。2009年2月,片方在懷柔影視基地組織了首次探班,現場拍攝的正是歷史上著名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西柏坡會議)。 大腕精益求精 《建國大業》聚集了衆多的大腕明星,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大腕都非常認真,聽從導演指揮,唐國強和劉勁在拍攝完一個鏡頭後,就趕緊看鏡頭回放,生怕不滿意。 在進入會場之前,唐國強、劉勁等都已經在跟導演組討論每一個細節,具體到當時的面部表情,唐國強也不忘跟導演組確認,在拍攝完畢後,唐國強和劉勁還專門到機器上看鏡頭的回放,直到覺得自己的表演還比較滿意後,才放心地離開。 《建國大業》在北京的拍攝完成後,2月21日起,劇組將轉戰南京進行拍攝,隨後,還將在上海取景拍攝。明星“跪求”小角色 張國立願私人投資 《建國大業》投資是3000萬,但請的明星不僅大牌而且衆多,劇組還要轉戰幾個地方拍攝,黃建新導演透露,其實大部分演員都是義務演出。 黃建新說,現在都還有不少大牌明星打來電話,要求在《建國大業》中扮演角色,而且根本不問酬勞。 《建國大業》不來重慶拍 稱高樓多場景難還原 《建國大業》的時間跨度爲1945年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重慶是這段歷史的一個重要見證城市,但遺憾的是劇組不會來重慶拍攝,導演表示,重慶很多地方都找不到了,很難還原當時的歷史。 記者瞭解到,其實在《建國大業》中有不少在重慶發生的情節,包括毛澤東和蔣介石在重慶的歷史性會晤、雙十協定的簽訂等。但是,這些戲都不會來重慶取景。據瞭解,其中八路軍辦事處的一些戲份是在北京搭景拍攝的。 導演黃建新告訴記者,之前他們來重慶選過景,也看過紅巖村、南山蔣介石舊居等地,但是都很難令他們滿意。黃導稱,雖然這些建築本身都還在,在裏面拍一些戲份也可以,但是這些建築多被一些高樓和現代建築包圍,拍攝起來很容易穿幫,所以最後他們不得不放棄。 除了搭景外,有些重慶的戲份則需要電腦製作,黃建新透露,他們很想要一組1946年的重慶夜景鏡頭,但是現在已經拍不出來了,所以他們只能選擇用電腦製作的方式完成,這也是該電影中爲數不多的需要電腦特技和電腦合成的部分。 葛優演我軍團長 導演黃建新透露,葛優的角色也已經確定,是演共產黨的一個團長,而且同樣很有幽默感。 在第一批陣容公佈後,就有說法稱,張國立、陳坤、劉德華都演出國民黨人物, 那邊的明星陣容過於強大了,黃建新導演笑稱:“葛優要演我軍,要增強我軍的明星陣容。” 黃導透露了葛優的一段臺詞和場景,相當有喜感。大意是:葛優下面的一個排長向他報告,說前面有家地主的院子很大,又很堅固,大炮都打不過去,結果葛優過去發現:“這不是北京城牆嗎?怪不得那麼結實。”黃導稱,雖然這是重大歷史題材影片,但是他們希望拍出新意,能讓更多觀衆喜歡。 劇情正解:一天晚上,我軍某部隊正在猛攻北京城,炮火連天中,一名解放軍戰士(王寶強飾)衝到了陣地的後面,迎接開過來的一輛吉普車,戰士對車上的團長(葛優飾)說道:“前方有個地主大院,城牆太高爬不上去,手榴彈都炸不開,請求炮兵支援吧!”團長下車,說:“照明彈”拿起望遠鏡一看,黑夜中的北京城牆竟然被解放軍戰士當成地主大院了 這就是王寶強和葛優的唯一兩句臺詞,而且,葛優竟然只有“照明彈”這三個字而已 唐國強:我只是一個普通百姓 唐國強謙虛地稱,不管演多少次毛主席,自己都不是大明星,只是一個普通百姓。這次演毛主席會有什麼不同,唐國強稱,其實每個階段對角色理解和演繹都會有所不同。唐國強還透露,他擔任導演的50集電視連續劇《解放》也剛剛殺青,該劇也是建國60週年的獻禮劇。 出演周恩來的劉勁也笑稱,自己跟唐國強合作這麼多年,可以說是同甘共苦,每年兩人在一起的時間,都比跟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還要長。

南京拍攝情況

中影集團新中國成立60週年獻禮片《建國大業》因爲請到了衆多大腕客串,吸引了媒體的高度關注。張國立(飾蔣介石)、陳坤(飾蔣經國)、馮小剛(飾杜月笙)、鄔君梅(飾宋美齡)等人的戲份均在南京。劇組從2月22日起轉場南京後,一直“封閉式”拍攝,與媒體玩“躲貓貓”。不過,“樹大招風”,劇組還是泄露了行蹤,南京期間在美齡宮、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中山陵取景,拍攝重要戲份。 張國立鄔君梅見外賓 美齡宮戲份一天半 《建國大業》來南京拍攝的“國軍”部分,不用說,中山陵、美齡宮、總統府這些重要的與民國曆史有關的建築都會被攝入鏡頭。由於導演向劇組所有成員發下“禁令”,要求不能向媒體透露任何訊息。所以,本地媒體一直未能得知劇組的具體行程。美齡宮負責人表示,這裏的拍攝進行了一天半,已經結束。 據瞭解,美齡宮主要拍攝的是蔣介石(張國立飾)和宋美齡(鄔君梅飾)在這裏與一個美國使者的會面。“鄔君梅演宋美齡不是第一次了,在《宋氏三姐妹》中也演過,我覺得很像。”一位工作人員對比宋美齡的畫像笑着告訴記者。 南大取景大學生熱議 “蔣介石”張國立受期待 《建國大業》在南京的行程緊湊,2月25日上午完成美齡宮戲份後,立刻轉場南大,在南京大學的標誌性建築大禮堂附近拍了整整一個下午。因爲是戶外拍攝,引起了來往學生的追捧與圍觀。當看到穿着馬褂便服的“蔣介石”張國立出場時,學生們都異常興奮,拿出手機拍照,並及時地在南京大學小百合網站上發佈並討論。 不少學生表示張國立形象氣質與蔣介石還蠻相似,令人期待,可惜“造型太過單一了,不出意外地就那麼幾套衣服。”南大學子對於該片在學校取景很是自豪,“要是全在學校拍就好了,可別是隻拍一兩個場景就算了。招羣衆演員的話,我們也可以上一把鏡頭。”也有學生擔心,“可別破壞了學校的環境啊!”不過,這一點學生倒是多慮了,2月26日有記者再次來到南大拍攝場地時,這裏收拾得乾乾淨淨,看不出任何劇組停留過的痕跡。 而據校方負責人介紹,3月6日《建國大業》到南大再次拍攝。 東大老圖書館變成上海洋行 馮小剛陳坤戲份少 “《建國大業》怎麼在南大拍? 我們東大才是‘中央大學’舊址啊?”一位東大學生在論壇上質疑。有意思的是,《建國大業》並沒有遺忘東大,一大早,印着“中影集團”“建國大業劇組”字樣的三十餘輛車就開進了東大四牌樓校區。氣勢很大,把來往的學生都“震住”了。一位學生告訴記者,“以前還很少有這麼大規模的劇組進來過呢!”不過,《建國大業》相中的,倒不是東南大學是“中央大學”舊址,而是看中了該校室內裝修中的老圖書館。劇組將二樓進行了改造,將三百多平方米的場地改造成一箇舊上海洋行,並拍攝了幾個重要的上海灘鏡頭,“杜月笙(馮小剛飾)和蔣經國(陳坤飾)見面的戲,上海灘黑社會的一些戲,都在這裏拍了。” 一位劇組成員告訴記者。杜月笙和蔣經國上午的戲拍得十分順利,導演黃建新很是滿意,因此很快就結束了。馮小剛和陳坤進場化妝拍畢後,立刻乘車離開了拍攝現場,因爲“保密工作”做得好,兩人又來去匆匆,並未引起太多注意。雨越下越大,這裏仍然打着強光燈,亮如白晝,數位工作人員把守門口,攔住想進去看熱鬧的學生。不斷有穿中山裝或穿黑衣戴禮帽的演員進進出出,一片忙碌景象。 中山陵總統府迎接劇組 場景猜測:別陵與南京解放 現場一位自稱演“記者”的中年演員笑着告訴記者,“明天(2月28日)就轉去中山陵了。”至於去中山陵拍什麼戲,劇組不肯透露。 不過,《建國大業》既然講的是“新中國成立”,想必要拍攝蔣介石“別陵”的場面。而蔣介石最後一次去中山陵,是在1949年1月16日,“下野”前夕。專家介紹,蔣介石在日記裏還寫到,當日“正午到陵墓謁陵默禱此爲離京別陵之紀念也。”結果,這次“別陵”成了“辭廟”,從此終其一生,他再也沒有看見中山陵了。這麼有意味的鏡頭,時間和氣候也與現在相當,想必影片不會錯過。另一個影片要重現的鏡頭該是“總統府”,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國民黨總統府,南京長江路上的292號大院翻開它新的一頁。

上海拍攝情況

《建國大業》在完成了北京、南京兩地的拍攝後,《建國大業》3月上旬轉景上海。據悉,包括最新加盟的黎明在內的衆多大腕的戲份,都在上海完成。 黃建新贊上海老建築保護到位 2月中旬,《建國大業》在北京舉行開機儀式,到場的全明星陣容加上總導演韓三平許諾的衆多將加盟的演員,使得該部獻禮片堪比投資上億的“大片”。轉景南京後,飾演傅作義之女的陳好、飾演解放軍播音員的黃聖依等衆多演員的戲份逐一殺青,而在3月6日,劇組完成蔣介石赴臺灣前與兒子蔣經國、愛將陳誠告別的一場重頭戲後,又馬不停蹄地轉景上海。 由於上海在解放前是民主人士的重要聚集地,也是中國共產黨爭取全國各階層團結合作的中心,因此《建國大業》在上海的取景將長達一個月,除了飾演宋慶齡的許晴將在上海完成主要戲份,飾演毛人鳳的姜文、飾演“臥底”的陳道明、飾演共軍團長的葛優等人的主要戲份也都在上海拍攝。 《建國大業》在上海的首場拍攝於科學會堂內進行,劇組還進入駐上海車墩影視基地。此外,上海的衆多花園洋房也將成爲《建國大業》的外景地,該片導演黃建新表示,沒想到上海的老建築保護如此到位,大部分建築都保持了當年的風貌,爲影片的拍攝提供了便利。 黎明客串幾乎沒臺詞 國慶60週年獻禮大片《建國大業》在上海熱拍,黎明在上海的所有戲份都由陳可辛“客串”導演,這部分戲已經於3月31日拍攝完成。 在《建國大業》中,黎明客串一位參與了首屆全國政協會議的民主代表,他幾乎沒有一句臺詞。出現在片場的黎明身着西裝,更像一位地下工作者,雙手背在身後,表情嚴肅地聽着自己的下屬彙報工作。 黎明表示,雖然很多演員在片中都是客串的,彼此無法見面,但想到這麼多演員會出現在同一部電影裏,確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黎明在結束該片的拍攝後,隨即將進入《十月圍城》劇組。 浦江飯店取景 電影《建國大業》4月6日、7日轉景北外灘的浦江飯店拍攝。這場大戲呈現出電影片場罕見的景象,在大幫羣衆演員當中,隨處可見大家熟悉的大腕面孔。 浦江飯店的這場大戲正是毛澤東和蔣介石的官邸晚宴,200位羣衆演員首先在大廳排兵佈陣等待主演入場,但是當羣衆演員真正看清即將配戲的大腕都是誰時,現場立即起了一陣騷動。 經過幾個月的減肥,扮演蔣介石的張國立、瘦削的形象與身旁扮演毛澤東的唐國強形成了鮮明對比。而這場戲,出現的大腕還不止這兩位,一邊聊得正歡的是扮演周恩來的劉勁和扮演陸軍將領的胡軍。李連杰身穿海軍制服出現在人羣中,他扮演的角色是海軍上將陳紹寬,臺詞只有短短的三句話。“十三燕”王學圻也在人羣中若隱若現。如此強大的明星陣容一度給拍攝帶來困難。

建國大業觀後感50字左右

觀看了《建國大業》,我的眼睛一片溼潤,心潮澎湃,感嘆先輩創業的艱辛,感嘆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感嘆之餘,對於現在美好的一切,我們更應倍加珍惜。

影片中令人難忘、感動的片段很多: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無數人前仆後繼,拋灑熱血,只爲中國革命的一線生機;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領袖、戰士攜手共進,抵達目的地的時刻,這革命轉折的一刻,讓他們再也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

淮海戰役結束後,我軍大獲全勝的消息傳來,那一刻,毛主席,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我們敬愛的元首,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讓人十分的感動。那一刻,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

有首歌名叫《爲了誰》,在《建國大業》中,我們看到了回答。解放軍解放上海,爲了儘量不打擾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解放軍沒有使用重武器,寧願血灑蘇州河,解放上海後沒有進入民居,而是露宿街頭。

這種一切爲了人民的精神是應當代代相傳的,成爲不滅的時代精神,正因這種精神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戰士獲得了“最可愛的人”的稱號,到現在這個稱號一直都是共產黨軍隊的光榮與傳統。

影片自始至終,都散發着一種讓人振奮的感情,帶領我們回到那段崢嶸歲月,體味建國的艱辛。影片很快就演完了,我們甚至沒有時間細細品味影片中的每一個情節,每一個人物,但卻讓我們記住了,我們的國家經歷過虛弱、侵略和戰亂,我們的人民受到過欺辱、壓迫與掠奪,現在,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鮮血鑄就的成果要我們這一代人去守,去保護。

擴展資料:

《建國大業》幕後花絮:

1、姜文去片場的時候,抱着半尺多厚的關於毛人鳳的資料。他爲自己的角色親自設計了服裝,肩章、鈕釦、胸牌,最大限度按照歷史資料復原片中毛人鳳的那套軍裝。

2、該片有一場陳坤與佟大爲兩人冷對眼神的戲,只是一個簡單的眼神,卻在陳坤的堅持下拍了九遍,直到拍出最好的效果。

3、導演本來有意請陳道明出演蔣介石,由於檔期問題,陳道明主動放棄,並要求出演一個小角色。

4、最開始張國立辭演蔣介石這個角色,他覺得和人物外形差距大,後來在韓三平的多次勸說下才答應出演。

5、爲了讓自己的外形像蔣介石,張國立每天只吃一頓飯,餓得頭昏眼花,用了半個月時間從146斤瘦到135斤。

6、該片中化妝師爲特型演員化裝要花費很長時間。張國立化蔣介石的妝,需要4小時,在拍攝前還要墊鼻子,戴牙套。

7、胡軍在該片中僅有3場戲、5句臺詞。對於安排演什麼角色,他從沒挑剔過,堅決服從安排。

8、陳好的四場戲已經全部完成,但由於表現出色,她突然接到導演組的通知,說後面又爲她加了一場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