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動機理論

來源:趣味百科館 7.47K

解釋行爲動機的本質及其產生機制的理論和學說。早期的動機理論,實質上都是關於人性論的引申。在中國古代,性善性惡的爭論,對“志”與“氣”、“性”與“情”關係的不同觀點,都可以看作是對動機的不同解釋。在西方哲學史上,長期以來把自由意志看作爲動機,直到R.笛卡爾才用機械觀解釋動物的行爲,人對人的動機的解釋,卻仍然繼承了意志自由的主張。J.邊沁的功利主義貌似唯物,實質上還是古希臘理智至上的反映。

近代的動機理論更是多種多樣,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本能論

C.達爾文的進化論從生物發展上證明人和動物是個連續的體系。許多人就把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觀點機械地引進心理學中,從而把人的動機也還原到一般動物的動機,提出了本能論,用本能論取代了過去的意志論和理智論。W.麥獨孤是本能論的代表,他列舉了人的十幾種本能。他主張本能是天生的傾向性,即對某些客體格外敏感,並在主觀上伴隨着一種特定的情緒。他認爲本能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爲,雖然由於學習,引起本能行爲的外界情景的性質可以改變,某些行爲反應的模式也可以調整,但本能的核心情緒卻是不可以改變的。本能論在20世紀初葉風靡一時,據L.L.伯納德1924年計算,當時提出的有上千種本能,實際上是有什麼行爲便有什麼樣的本能與其相應。例如戰爭是由於好鬥的本能,聚斂是由於儲蓄的本能。這樣的解釋顯然只是在文字上翻筋斗,因此遭到廣泛的抨擊。中國心理學家郭任遠提出了“放棄本能”的主張,比美國的行爲主義者J.B.華生還要走得更遠。

本能與學習相結合的動機理論

И.Π.巴甫洛夫的無條件刺激的強化作用和E.L.桑代克的效果律,以及華生的後天習得說,都在肯定本能作用的基礎上,重視了練習的效果。B.F.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理論強調強化的作用,認爲任何活動只要隨後緊跟着積極的獎勵便得到強化,沒有獎勵,活動便會消失。斯金納認爲本能是一種不能驗證的假設,因此他根本否認這個概念。

精神分析學說

S.弗洛伊德認爲人有兩大類本能:一種是生存本能,如飲食和性等;另一種是死亡本能,如殘暴和自殺等。但這兩種本能在現實生活中都不能自由發展,而常常會受到壓抑。這些被壓抑下去的無意識衝動在夢、失言和筆誤等以及許多神經症狀中會顯露出來,在日常生活中也會以昇華或其他文飾的方式出現。

弗洛伊德用本我、自我和超我3個層次來解釋心理的動力關係。這樣弗洛伊德的無意識動機也就從強調本能轉移到了注意社會因素的影響。這種動向,在新精神分析的許多學派中成了動機理論的核心。

驅力學說

美國生理學家W.B.坎農提出穩態的概念,認爲生物必須保持機體內環境的平衡。不論體溫、血液、激素、營養等代謝因素,失去平衡都需要調整。自主神經系統是這類調整的機構,它的活動是不自覺的。但正如生物反饋技術所證明的那樣,這些過程也可置之於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之下,成爲有意識的行爲。

C.赫爾認爲機體的需要產生驅力,驅力迫使機體活動,但引起哪種活動或反應,要依環境中的對象來決定。只要驅力狀態存在,外部的適當刺激就會引起一定的反應。這種反應與刺激之間的連結是與生俱來的。如果反應減弱了驅力的緊張狀態,那末,反應與刺激之間的連結就會和條件反射的機制一樣得到加強。由於多次加強的累積作用,習慣本身也獲得了驅力。所以,赫爾認爲行爲的強度是先天的刺激-反應間的連結 SUR和後天獲得的習慣SHR共同決定的。爲了解釋環境的賞罰作用,赫爾在其動機理論的結構中又提出了誘因這一概念。赫爾還認爲巴甫洛夫提出的條件抑制,可以抵消驅力興奮的作用。總的來說,他的理論可以圖解概述如下:

什麼是動機理論

本能發展的理論

從本能的發展過程講,弗洛伊德把“裏比多”的發展分爲口脣期、肛門期和生殖器期。在某一發展階段,對本能的過分放縱或使本能受到剝奪而得不到滿足,都會使其停滯在該階段,稱爲固着。本能的挫折甚至引起殘暴的攻擊行爲。這種挫折-攻擊理論在現代社會心理學和精神病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流傳。

本能發展的習性學理論,特別是K.Z.洛倫茨和N.廷伯根的許多研究,近來受到很大的注意。他們主張滿足需要的行爲可以是本能的,也可以是對某一特殊對象習得的定向。如果沒有特殊指向性的目標,行爲就是隨機的,只有當找到適當的符號刺激時,行爲纔會有固定的模式(見固定動作模式)。激素等內部刺激和外在動機都可以產生能量,而這種能量需要有外部的符號刺激(環境線索)才能釋放出來。此後,行爲便隨環境的要求而改變。如果環境中出現兩個矛盾的符號刺激,那末,固定的行爲模式就會改變,廷伯根稱之爲易位。面對兩種矛盾的符號刺激,行爲會易位到另一個動機的本能系統。習性學派重視本能發展的關鍵期,認爲在關鍵期的敏感階段,如果用不尋常的符號刺激來代替本能的刺激,那末,前者也能取代後者成爲強烈的激發對象。但這與條件反射有些不同,它側重於在關鍵期對符號刺激比較敏感而錯過關鍵期就會造成功能失效。這種印刻論在現代某些發展理論和教育實踐中都受到重視。

認知論的動機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E.托爾曼通過對動物的實驗研究提出行爲的目的性,即行爲的動機是指望得到某些東西,或者企圖躲避某些討厭的事物。憑藉經驗,我們還期望通過某些途徑或手段來達到我們行動的目的。這就是期望理論的出發點。但是,動機理論不僅要解釋人是如何被推動的,更要解釋他爲什麼這樣活動而不那樣活動。達到目的的活動可以採取多種形式,有許多不同的途徑,但一個人爲什麼採取這一條而不選取另一條?這就要追究他是怎樣看待事物的因果關係了。因爲人們是根據他們對因果關係的瞭解而採取達到目的的手段的。這就是歸因理論。所以期望理論和歸因理論可以說是認知的動機理論的連理枝。

期望理論原想解決動機的兩個問題:期望什麼,即實現目的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目的的價值如何。E.弗羅姆爲了解決這兩個問題提出了期望、效價的E(似然率)、V(效價)數字模型。簡單地說,一個人的努力大小是達到目的的似然率和該目的的效價的函數。因爲效價和似然率成反比,所以似然率等於0.5是最優的。一個成就動機高的人,往往就採取難度適中的目標。

E.洛克認爲目標是動機的決定力量,要高標準纔有最高的成就。不過這個目標一定要是自覺提出的,而且要求具體。如果只是提出“盡力爲之”這樣的籠統目標,結果就不會有提出具體指標時所取得的成績。這樣,洛克的理論就包含了弗羅姆期望理論中的“工具性”這一要素。因此,這兩種理論並不完全衝突。

如果期望理論可以解釋一個人這樣做而不那樣做,人們又不得不問:期望又是怎樣形成的?歸因理論對此作出瞭解釋。F.海德認爲,日常的因果概念並不來自邏輯的推理。他從完形學派現象論的觀點出發,認爲一般人的因果觀念來自對複雜現象簡單化、籠統化的常識理解。例如一個人工作成功了,他可以歸因於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失敗了則歸因於環境的條件或他人的過錯。所以歸因可以分爲內源的(如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和外源的(如環境條件或機遇)。內外源的歸因,還可以分爲穩定的和不穩定的兩種。同爲內源,稟賦是屬於穩定的歸因,而努力則屬於不穩定的歸因。例如一個人把失敗歸因於不努力,另一個人則歸因於稟賦,這樣就會形成兩種結果完全不同的動機。歸因於不努力可以用振奮精神來挽回敗局;歸因於天生一副笨腦袋,便不肯努力了。顯然,歸因不一定是真正的原因,但只有主觀上所歸結的成功或失敗的原因,纔會規定一個人去怎樣做。

認知失調理論

L.費斯廷格把認知失調作爲一種動力,認爲它迫使人們改變態度以換取認知的平衡,有些類似精神分析學派的文飾作用。狐狸望着甜葡萄發饞,可是高不可攀,便說葡萄是酸的,以此來安慰自己。通過矛盾在認識上的通融,需要的驅力便得到緩解。所以認知失調理論事實上也是一種動機理論。

動機的神經機制

網狀結構是活動的激發機關,它的活動顯然具有驅力的性質。對活動來說,激發狀態過低,環境線索不容易引起注意;激發狀態過高,無關的環境線索也會超出閾限,反而干擾注意的集中。因而環境的線索能否引起活動與網狀結構的激發狀態有很密切的關係。同時,網狀結構所具有的這種不同水平的激發狀態只表現爲對所有的刺激的反應都強烈或都微弱,並不是對有的刺激敏感而對另一些刺激遲鈍。這和動機的推動力所表現出的作用普遍的強或普遍的弱的性質也是一致的。邊緣系統也和動機有密切的關係。研究發現,刺激邊緣系統的內側前腦束會比飲食和性刺激引起更強烈的積極行爲,因此有人稱其爲快樂中心(類似弗洛伊德的生存本能)。刺激邊緣系統的室周束也會比其他消極的刺激引起更強烈的逃避行爲,因之稱其爲懲罰中心(類似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從生化方面講,刺激內側前腦束,能誘發神經傳遞物質兒茶酚胺的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分泌。這些都是引起交感神經興奮的遞質。刺激室周束則激發乙酰膽素的分泌,引起副交感神經的興奮,對交感神經系統發生頡頏作用。

中國心理學界60年代對心理過程的內因(內部矛盾)的討論,實質上反映了對動機的原動力或機制的解釋。許多人都承認需要(包括個體的和社會的)和現成的滿足需要的手段的差距是心理的內因。活動與需要之間的關係是辯證的,爲滿足需要就要進行活動,滿足需要的活動又會產生新的需要。因此活動就具有積極的創造力。關於需要,既不能把它侷限於生理的需要,也不能把人的需要都說成是社會的。現代人的衣、食、住不同於茹毛飲血、穴居巢處,但社會化的條件也不能完全改變活動的根本性質。事實上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的或社會的需要是難以完全分開的。需要也是發展的,在滿足原始的需要後,又會產生新的需要,這是永無止境的。正因爲此,需要就不是固定的、天賦的,許多社會動機也就必然是後天獲得的。

人性不是抽象的,所以動機也不是抽象的。在特定的社會裏,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基本模式決定着動機的基本模式。滿足需要的手段更是如此,即使是最基本的需要,在不同的社會裏也有不同的滿足手段。自然,不同的滿足手段又會進一步引起不同的動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