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鈴須用繫鈴人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1.41W

意思是:比喻由誰引起的麻煩,仍由誰去解決。同“解鈴還須繫鈴人”。

解鈴須用繫鈴人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解鈴須用繫鈴人

成語發音:jiě líng xū yòng xì líng rén

成語解釋:比喻由誰引起的麻煩,仍由誰去解決。同“解鈴還須繫鈴人”。

成語出處:明·瞿汝稷《指月錄》第23卷:“眼一日問衆:‘虎項金鈴,是誰解得?’衆無對。師適至,眼舉前語問,師曰:‘系者解得。’”

成語繁體:解鈴須用繋鈴人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成語結構:複句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解鈴還是繫鈴人  解鈴繫鈴 查看更多解鈴須用繫鈴人的近義詞>>



“解鈴還須繫鈴人”是什麼意思?

還是須要拴縛鈴鐺的人來解開鈴鐺,用來比喻誰惹出來的問題,仍由誰去解決。

解鈴還須繫鈴人

拼音:jiě líng hái xū xì líng rén。

出處:

宋·惠洪《林間集》卷下載:一日法眼問大衆曰:“虎項下金鈴,何人解得?”衆無以對。

泰欽適至,法眼舉前語問之,泰欽曰:“大衆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

白話釋義:

宋·惠洪《林間集》卷下載:有一天,法眼詢問寺內衆和尚:“老虎脖子上系的金鈴,誰能夠解下來?”大家都回答不出來。

這時法燈剛巧走過來,法眼又向他提出這個問題。法燈答道:“大家怎麼不回答:‘那個把金鈴繫到老虎脖子上面去的人能夠把金鈴解下來。’”因爲這件事,大家都覺得法眼進步了,不能再用老眼光來看待。

例句:她生氣是因爲你錯怪了她,解鈴還須繫鈴人,還是你去向她賠禮道歉吧。

擴展資料

近義詞辨析

心病還須心藥醫

拼音:xīn bìng hái xū xīn yào yī

釋義:字面的意思是心裏受傷了,要找到受傷的原因,並對症下藥。比如你相愛多年的男友找第三者,你氣憤下一病不起。這種病就是心病,外部藥物沒用。只有心藥才行。

出處:清·陳森《品花寶鑑》第二十八回:聘才搖搖頭道:“此事甚難,從來說心病還須心藥醫。”

白話釋義:清·陳森《品花寶鑑》第二十八回:聘才搖搖頭說:“這件事相當難辦,根據來源講,心裏受傷了,要找到受傷的原因,並對症下藥。”

例句:心病還需心藥醫,但是,小明沒有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解鈴還須繫鈴人

解鈴還須繫鈴人的意思

比喻誰惹的麻煩就需要誰去解決。

圖片

擴展資料:

解鈴還須繫鈴人(拼音:jiě líng hái xū xì líng rén)是一則來源於寓言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見於宋代惠洪《林間集》,明代翟汝稷《指月錄》也記錄有相似的故事。

據《林間集》記載:一天法眼和尚問大家:“老虎脖子上的金鈴誰能解下來?”大家回答不出。正好泰欽禪師來了,說:“系金鈴的人能解下來。”後人用“解鈴還須繫鈴人”比喻由誰惹出來的麻煩由誰去解決;在句中一般作分句;也可獨立成句。也說“解鈴繫鈴”。

“解鈴還須繫鈴人”至少有兩層寓意:第一,思考問題要學點逆向思維,換個角度找答案;第二,解決矛盾要靠抓根本、抓關鍵,問題是怎麼產生的,也得怎麼去解決。

“解鈴還須繫鈴人”比喻由誰引起的問題由誰去解決;在句中一般作分句。也說“解鈴還是繫鈴人”“解鈴須用繫鈴人”“解鈴繫鈴”。

運用示例

明·王錂《春蕪記·忤奸》:“常言道:解鈴須用繫鈴人。當初是他兩個說他進去,如今依先要這兩個說他出來。” [5]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回:“心病終須心藥治,解鈴還是繫鈴人。”

清·華生《滇越鐵路問題》:“解鈴還須繫鈴人。責有攸歸,義無旁貸。”

錢鍾書《圍城》:“這都是汪太太生出來的事,解鈴還須繫鈴人,我明天去找他。”

解鈴還須繫鈴人的意思是指什麼

“解鈴還須繫鈴人”這句成語現在表達的意思是,“誰惹出來的麻煩,應該由惹麻煩的人自己去解決。”清代作家曹雪芹在他的著作《紅樓夢》第九十回中,曾用“心痛還得心藥醫,解鈴還須繫鈴人”這樣一句話,比喻誰惹出來的事情,仍然由誰去解決。那麼,“解鈴還須繫鈴人”的原意是什麼呢?

最早記錄這件事的是宋代文人惠洪,他在《林間集》下卷中這樣記載:“法燈泰欽禪師少解悟,然未爲人知,獨法眼禪師深奇之。一日法眼問大衆曰:‘虎項下金鈴,何人解得?’衆無以對。泰欽適至,法眼舉前語問之。泰欽曰:‘大衆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

到了明代,瞿汝稷在《指月錄·法燈》中記載:“金陵清涼泰欽法燈禪師在衆日,性豪逸,不事事,衆易之。法眼獨契重。眼一日問衆:‘虎項金鈴,是誰解得?’衆無對。師適至,眼舉前語問,師曰:‘系者解得。’眼曰:‘汝輩輕渠不得。’”

這段記載翻譯成今天的話說就是:南唐時金陵清涼寺有個泰欽法燈禪師,他活着的時候,性情豪放不羈,終日無所事事,衆人都看不起他,只有法眼禪師一個人看重他。有一天,法眼問衆僧:“誰能把綁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鈴解下來?”衆僧沒有一個能回答得出。恰好,這時泰欽法燈禪師來了,法眼就把剛纔提出的問題再問泰欽法燈禪師,他回答說:“把鈴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那個人可以解鈴。”法眼見法燈道出了圓滿的答案,就教育衆僧說:“你們這些人啊,千萬不要小看他。”

其實,法燈禪師不僅是一位得道高僧,在文學方面還有很深的造詣。這件事之後,法燈深得法眼禪師的賞識,後來在法眼禪師座下作維那(寺廟中統攝僧衆統管禪堂的主要負責人),協助法眼開創了佛教五宗中著名的法眼宗。

發展到今天,人們把“解鈴還須繫鈴人”引申比喻爲“誰惹的麻煩由誰去解決”的意思。

解鈴還需繫鈴人的成語解釋

成語是漢語詞彙中定型的詞。成語,衆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成語多爲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以下是我整理的解鈴還需繫鈴人的成語解釋,一起來看看吧。

【成語原文】:解鈴還需繫鈴人

【標準發音】:jiě líng hái xū jì líng rén

【繁體寫法】:解鈴還需繫鈴人

【解鈴還需繫鈴人是什麼意思】:比喻誰惹出來的麻煩,還得由誰去解決。

【解鈴還需繫鈴人成語接龍】:老嫗能解 → 解鈴還需繫鈴人 → 人一己百

【解鈴還需繫鈴人成語解讀】:

【用法分析】:主謂式;作分句、賓語;比喻誰惹出來的麻煩,還得由誰去解決

【讀音預警】:注意多音字:解 ① jiě 解除 解渴;② jiè 解元 押解③ xiè 解縣 解不開。注意多音字:系 ① jì 繫緊繮繩 繫好纜繩;② xì 繫好馬匹 繫好船隻。

【出處說明】:宋 釋惠洪《林間集》下卷:“泰欽曰:大衆何不道:‘系者解得。’”

【對應近義詞】:解鈴繫鈴、心病還須心藥醫

【解鈴還需繫鈴人的造句示例】:

“解鈴還需繫鈴人”,所以這回伏園回來,我仍要他將事情弄清楚。(魯迅《兩地書 六十九》)

1、貓和鈴鐺(解鈴還需繫鈴人的英文故事)有座房子裏面住了一些老鼠。

2、也許更發人深省的想法是這第二種:AIG製造了這枚炸彈,解鈴還需繫鈴人,它可能是唯一真正懂得如何化解這一局面的機構

3、答:煩悶時可紓解生理上的精神、壓力,至於心理上則解鈴還需繫鈴人,找出心理癥結加以化解方爲上策。

4、人世間的故事有時候就這樣奇妙,解鈴還需繫鈴人。

成語出處

最早出處

法燈泰欽禪師少解悟,然未爲人知,獨法眼禪師深奇之。一日法眼問大衆曰:“虎項下金鈴,何人解得?”衆無以對。泰欽適至,法眼舉前語問之。泰欽曰:“大衆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宋·惠洪《林間集》)

衍生典故

金陵清涼寺泰欽法燈禪師在衆日,性豪逸,不事事,衆易之,法眼獨契重。眼一日問衆:“虎項金鈴,是誰解得?”衆無對。時師適至,眼舉前語問。師曰:“系者解得。”眼曰:“汝輩輕渠不得。”(明·翟汝稷《指月錄》)

成語故事

南唐時期,金陵有個清涼寺,寺裏有個禪師,叫泰欽,法號法燈。在他還是小和尚的時候,就性格豪爽,不像其他小和尚一樣聽話,不僅不去念經拜佛,而且還不遵守寺院的`紀律,其他小和尚都看不起他。只有方丈法眼覺得這個小和尚聰明機靈,悟性很高,特別器重他,認爲他以後一定能在佛學上有很深的造詣。

一天,和尚們都聚在一起聽方丈講經,法眼禪師突然問道:“老虎的脖子上掛着個金鈴,誰能把金鈴解下來?”那些和尚一個個面面相覷,都說不出答案。半天也沒人回答出來,正好在這個時候,外出玩耍的小法燈回來了,法眼又把那個問題問了一遍,法燈不假思索地說道:“是誰把金鈴繫到老虎脖子上去的,誰就能解下來啊!”衆和尚一聽,豁然開朗。法眼禪師也非常讚賞他的回答,於是當衆表揚了法燈。後來,法燈果然成了一位得道高僧。

成語寓意

“解鈴還須繫鈴人”至少有兩層寓意:第一,思考問題要學點逆向思維,換個角度找答案;第二,解決矛盾要靠抓根本、抓關鍵,問題是怎麼產生的,也得怎麼去解決。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解鈴還須繫鈴人”比喻由誰引起的問題由誰去解決;在句中一般作分句。也說“解鈴還是繫鈴人”“解鈴須用繫鈴人”“解鈴繫鈴”。

運用示例

明·王錂《春蕪記·忤奸》:“常言道:解鈴須用繫鈴人。當初是他兩個說他進去,如今依先要這兩個說他出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回:“心病終須心藥治,解鈴還是繫鈴人。”

清·華生《滇越鐵路問題》:“解鈴還須繫鈴人。責有攸歸,義無旁貸。”

錢鍾書《圍城》:“這都是汪太太生出來的事,解鈴還須繫鈴人,我明天去找他。”

解鈴還須繫鈴人是什麼意思?

比喻由誰引起的麻煩,仍由誰去解決。

解鈴還須繫鈴人

[jiě líng hái xū xì líng rén]

比喻由誰引起的麻煩,仍由誰去解決。出處:宋·惠洪《林間集》。“虎項下金鈴,何人解得?”泰欽曰:“大衆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

宋·惠洪《林間集》卷下載:法燈泰欽禪師少解悟,然未爲人知,獨法眼禪師深奇之。一日法眼問大衆曰:“虎項下金鈴,何人解得?”衆無以對。泰欽適至,法眼舉前語問之,泰欽曰:“大衆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

歷史出處:

成語“解鈴還須繫鈴人”出自南京清涼山。"解鈴還須繫鈴人"也寫作"解鈴繫鈴",其中的"系"應該唸作xì,這是有原因的。因爲在"解鈴繫鈴"這個典故里,"系"的意思是把鈴鐺用繩索栓起來,掛在老虎脖子上。[1]

南京作爲一座歷史文化古城,與很多歷史典故有着割捨不斷的淵源,還有很多典故的發生地就在南京。近日記者採訪得知,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成語“解鈴還須繫鈴人”就出自南京清涼山上的清涼寺。

這句成語源自一個叫法燈的和尚。據明代瞿汝稷所編佛家禪宗語錄《指月錄·卷二十三》記載:南唐時金陵清涼寺(既今清涼山公園清涼寺)有一位泰欽法燈禪師,他性格豪放,平時不太拘守佛門戒規,寺內一般和尚都瞧不起他,唯獨主持法眼禪師對他頗器重。有一次,法眼在講經說法時詢問寺內衆和尚:“誰能夠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鈴解下來?”大家再三思考,都回答不出來。這時法燈剛巧走過來,法眼又向他提出這個問題。法燈不假思索地答道:“只有那個把金鈴繫到老虎脖子上面去的人,才能夠把金鈴解下來。”法眼聽後,認爲法燈頗能領悟佛教教義,便當衆讚揚了他。 後來這句話就被以解鈴還需繫鈴人的成語流傳下來。到了清朝,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九十回中還以“心痛還得心藥醫,解鈴還需繫鈴人”加以引用。這個成語現在比喻誰惹出來的事情,仍然由誰去解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