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是誰的名畫

來源:趣味百科館 1.16W

梵高。

他的畫,如燃燒般的絲柏、風吹過的麥田、夜幕中的咖啡廳,燦爛迷人的星光……,每一個細節都散發出溫暖和動盪的激情,一幅幅狂囂般的畫面,都是梵高孤獨內心底層最深的吶喊。

向日葵是誰的名畫

文森特·威廉·梵高(又稱”凡高”,以下稱“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蘭後印象派畫家。出生於新教牧師家庭。他是後印象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與《有烏鴉的麥田》等,現已躋身於全球最著名、廣爲人知與珍貴的藝術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日,因精神疾病的困擾,曾割掉耳朵,後在法國瓦茲河飲彈自殺,時年37歲。

梵高出生於荷蘭鄉村的一個新教牧師家庭,早年的他做過職員和商行經紀人,還當過礦區的傳教士。他充滿幻想、愛走極端,在生活中屢遭挫折和失敗,最後他投身於繪畫,決心“在繪畫中與自己苦鬥”。他早期畫風寫實,受到荷蘭傳統繪畫及法國寫實主義畫派的影響。1886年,他來到巴黎,結識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畫家,並接觸到日本浮世繪的作品。視野的擴展使其畫風鉅變,他的畫,開始由早期的沉悶、昏暗,而變得簡潔、明亮和色彩強烈。而當他1888年來到法國南部小鎮阿爾的時候,則已經擺脫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響,走到了與之背道而馳的境地。在阿爾,梵高想要組織一個畫家社團。1888年,高更應邀前往,但由於二人性格的衝突和觀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敗。此後,梵高的瘋病(有人記載是“癲癇病”)時常發作,但神志清醒時他仍然堅持作畫。1890年7月,他在精神錯亂中開槍自殺,年僅37歲。

這位易激動而富於神經質的藝術家,在其短暫一生中留下大量震撼人心的傑作。他的藝術,是心靈的表現。他曾說:“作畫我並不謀求準確,我要更有力地表現我自己”,他並不關注於客觀物象的再現,而注重表現對事物的感受。亨利·福西隆在論述凡高時說道:“他是他時代中最熱情和最抒情的畫家。……對他來說,一切事物都具有表情、迫切性和吸引力。一切形式、一切面容都具有一種驚人的詩意”,“他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種神祕的昇華,他希望將它捕捉。這一切對他意味着是一個充滿狂熱和甜蜜的謎,他希望他的藝術能將其吞沒一切的熱情傳達給人類” (奧夫沙羅夫編《凡高論》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年,第95頁)。

爲了能更充分地表現內在的情感,梵高探索出一種所謂表現主義的繪畫語言。他認爲:“顏色不是要達到局部的真實,而是要啓示某種激情。”在他畫中,濃重響亮的色彩對比往往達到極限。而他那富於激情的旋轉、躍動的筆觸,則使他的麥田、柏樹、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騰、顫動,震撼觀者的心靈。在他的畫上,強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與筆觸的交響樂中。王逸竹的《夢中夢》裏有一段話評價梵高:“我能理解你,梵高先生,你的表現方式和我們中國寫意畫有本質上的一致性,在似與不似之間,充分表達自己靈魂的感受與藝術審美取向。你的色彩和意象完全獨立於主流之外,是當時人們難以接受的,你不但不妥協,反而更加強烈得突出自己的特點,您甘願忍受常人難以忍受的貧苦,描會着真實的自我情感,我爲你的執着而感動,爲你的品德而折服。”

1853年3月30日生於津德爾特,早期因爲表達內心的悲痛,曾割斷了自己的耳朵。1890年7月29日在法國瓦茲河畔因困擾其多年的精神病發作自殺身亡。早年經商,後熱衷於宗教,1880年以後開始學習繪畫。曾在巴黎結識E·貝爾納、P·西涅克和P·高更等畫家。

早期作品受印象主義和新印象主義畫派影響,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納河濱》等。曾兩次在咖啡館和飯館等地向勞工階層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厭倦巴黎生活,來到法國南部的阿爾勒,開始追求更有表現力的技巧;同時受革新文藝思潮的推動和日本繪畫的啓發,以達到線和色彩的自身表現力和畫面的裝飾性、寓意性。臺灣譯名梵谷。

梵高的作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並不被世人所接受,直到十九世紀末的時候世界正進行着一次全面的革新,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變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大大的提高。而過去相對於印象派較爲超前的梵高,此時正適應了人們的審美需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