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曉是誰寫的

來源:趣味百科館 4.31K

孟浩然。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

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爲“孟山人”。

春曉是誰寫的

孟浩然生於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遊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爲之擱筆。

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後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爲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

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後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爲“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盛唐時期形成的以王維、孟浩然爲代表的詩歌流派,又稱田園詩派,後人爲了突出兩人對田園詩派的突出作用也稱爲:“王孟詩派”。該派有陶淵明、“二謝”(謝靈運、謝朓)詩之長,以山水田園風光和隱逸生活爲主要題材,風格沖淡自然。

孟浩然的詩已擺脫了初唐應制詠物的狹隘境界,更多地抒發了個人懷抱,給開元詩壇帶來了新鮮氣息,並博得時人的傾慕。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創作山水詩的詩人,是王維的先行者。他的旅遊詩描寫逼真,《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寫得氣勢磅礴,格調渾成。

孟浩然的一生經歷比較簡單,他詩歌創作的題材也比較單一。孟詩絕大部分爲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但是更多的是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孟詩不事雕飾,佇興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於寒儉枯瘠。

他善於發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會心,寫出一時真切的感受。如《秋登萬山寄張五》《夏日南亭懷辛大》《過故人莊》《春曉》《宿建德江》《夜歸鹿門歌》等篇,自然渾成,而意境清迥,韻致流溢。在孟浩然這裏,山水詩中的形象,已不再是山水原形的描摹,也不是在其中簡單地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而是採用了表現手法,將山水形象的刻劃與自己的思想感情及性情氣質的展現合而爲一,因而使其山水詩中形象的刻畫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其山水詩中的形象提升爲藝術形象的一種高級形態亦即‘意象’。可以說在孟浩然之前,還沒有哪位詩人在山水詩中如此深深地打上作者本人性情氣質的個性印記。

《春曉》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

《春曉》的作者孟浩然,是唐朝人。原文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譯文春日裏貪睡不知不覺天已破曉,攪亂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鳥。昨天夜裏風聲雨聲一直不斷,那嬌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擴展資料一、創作背景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隱居鹿門山,後入長安謀求官職,考進士不中,還歸故鄉。《春曉》即是他隱居鹿門山時所作。

二、賞析《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隱居在鹿門山時所作,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聯想,描繪了一幅春天早晨絢麗的圖景,抒發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題,寫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對朝陽明媚的喜愛。次句即景,寫悅耳的春聲,也交代了醒來的原因;三句轉爲寫回憶,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爲惜春。

全詩語言平易淺近,自然天成,言淺意濃,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春曉作者是誰?

春曉作者是孟浩然。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

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爲“孟山人”。

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後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爲“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詩歌成就盛唐時期形成的以王維、孟浩然爲代表的詩歌流派,又稱田園詩派,後人爲了突出兩人對田園詩派的突出作用也稱爲:“王孟詩派”。該派有陶淵明、“二謝”(謝靈運、謝朓)詩之長,以山水田園風光和隱逸生活爲主要題材,風格沖淡自然。孟浩然的詩已擺脫了初唐應制詠物的狹隘境界,更多地抒發了個人懷抱,給開元詩壇帶來了新鮮氣息,並博得時人的傾慕。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創作山水詩的詩人,是王維的先行者。他的旅遊詩描寫逼真,《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寫得氣勢磅礴,格調渾成。

春曉的作者是誰?

唐代詩人孟浩然所寫全文是“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689~740) 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

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

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爲孟山人。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遊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爲之擱筆。

他和王維交誼甚篤。傳說王維曾私邀入內署,適逢玄宗至,浩然驚避牀下。王維不敢隱瞞,據實奏聞,玄宗命出見。

浩然自誦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句,玄宗不悅,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放歸襄陽。後漫遊吳越,窮極山水之勝。開元二十二年(734),韓朝宗爲襄州刺史,約孟浩然一同到長安,爲他延譽。

但他不慕榮名,至期竟失約不赴,終於無成。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爲荊州長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

開元二十八年,王昌齡遊襄陽,訪孟浩然,相見甚歡。適浩然病疹發背,醫治將愈,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逝世。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頓失意,以隱士終身。他是個潔身自好的人,不樂於趨承逢迎。

他耿介不隨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爲同時和後世所傾慕。李白稱讚他"紅顏棄軒冕,白首臥鬆雲",讚歎說:"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贈孟浩然》)。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裏,說他"骨貌淑清,風神散朗;救患釋紛,以立義表;灌蔬藝竹,以全高尚"。王維曾畫他的像於郢州亭子裏,題曰:"浩然亭"。

後人因尊崇他,不願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爲當地的名勝古蹟。可見他在古代詩人中的盛名。王維、李白、王昌齡都是他的好友,杜甫、皮日休等人也與他關係甚好。 孟浩然的一生經歷比較簡單,他詩歌創作的題材也很狹隘。

孟詩絕大部分爲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王維並稱,雖遠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

孟襄陽雖爲唐山水詩之始作俑者,然其成就卻居王維下,何也?一 因其才氣不殆,二因其詩意常未若王維高遠。孟浩然一生不仕,心有不 甘,此情多發之於詩,令其詩每有寒儉處。而王摩詰一生出仕入仕,幾 經周折,於世情之變體味頗深,此情發之於詩,則往往意趣清遠,無跡 可尋。

春曉的詩人是哪個

《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著名之作。詩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剎那,鐫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發了對爛漫醉人春光的喜悅,對生機勃勃春意的酷愛。

那麼,大家知道春曉的詩人是哪個嗎? 春曉的詩人是哪個? 孟浩然 《春曉》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作品譯文 春日裏貪睡不知不覺天已破曉, 攪亂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鳥。 昨天夜裏風聲雨聲一直不斷, 那嬌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作品註釋 曉:天剛亮的時候,春曉:春天的早晨。 不覺曉:不知不覺天就亮了。

啼鳥:鳥的啼叫聲。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名句欣賞 名句賞析——“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 《春曉》春天是美麗的.,有醉人的花香,有迷人的風景。但更能打動詩人的卻是那喧鬧的春聲。當詩人在春睡中醒來,首先聽到的就是鳥的啼叫。

這“處處”都可聽到的清新婉轉、此起彼落、遠近應和的鳥鳴聲聲,是春天帶給詩人的歡樂。同時,更令作者癡迷的昨夜裏的一場春雨。 在那靜謐的春夜裏,紛紛灑灑的春雨會給人多少如煙似夢般的想象,而那落紅片片、綠意濃濃的雨後的春日清晨又該是多麼的清新美麗,生動活潑。

詩人就這樣用最爲平易淺顯的語言,爲人們描寫了一個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又如同一股清泉流入人們心田,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春曉》給人們展現的是一幅雨後清晨的春景圖。它看似平淡,卻韻味無窮。不寫繁花似錦,不寫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數筆,就把那不經意的一瞬間感受到的濃濃春意勾勒得淋漓盡致。

詩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襯愛春,言簡意濃,情真意切。從那“夜來風雨聲”中,我們可以盡情地想象那鶯歌燕舞、百花齊放的爛漫春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