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甫洛夫的狗講的什麼

來源:趣味百科館 8.97K

《巴甫洛夫的狗》主要講了心理學家巴甫洛夫用一條狗做了一個關於“條件反射”的實驗,證明了:習慣有先天性和後天性之分,後天性的習慣可以通過訓練完成。現在的“巴甫洛夫的狗”成爲了一個網絡流行語,意爲:一個人說話做事不經過大腦思考。

巴甫洛夫的狗講的什麼

《巴甫洛夫的狗》實驗簡介

每次給狗送食物以前打開紅燈、響起鈴聲。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以後,鈴聲一響或紅燈一亮,狗就開始分泌唾液。

實驗結果

巴甫洛夫的實驗表明:原來並不能引起某種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鈴聲、紅燈),由於它總是伴隨某個能引起該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現,如此多次重複之後,這個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該本能反射。後人稱這種反射爲經典性條件反射。

兩種刺激物必須經過多次的結合,中性刺激物成爲條件刺激物的信號後,這種反射纔會形成。



巴甫洛夫的狗講的什麼?

內容如下:

《巴甫洛夫的狗》:著名的心理學家巴甫洛夫用狗做了這樣一個實,每次給狗送食物以前打開紅燈、響起鈴聲。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以後,鈴聲一響或紅燈一亮,狗就開始分泌唾液。狗狗形成了一種條件反射,只要打開紅燈或想起鈴聲,它就認爲有食物。

這個實驗發現條件性的反應,不僅體現在生理上,還能體現在心理上。身體上的疼痛,或者是某個危險出現時,會非條件性地引發害怕、焦慮的情緒。如果在疼痛或危險發生時,一直伴隨某個刺激,重複幾次後,即使沒有疼痛或危險,一旦這個刺激出現,也會條件性地產生害怕、焦慮的情緒。

《巴甫洛夫的狗》實驗意義:

一方面,巴甫洛夫在生理學方面的嚴謹的實驗方法,比如控制變量、科學測量數據等,引用到心理學,使心理學慢慢脫離主觀的哲學思辨,慢慢成爲一門真正的實驗科學。一方面,“行爲主義”心理學流派倡導的運用實驗、數據的方法研究心理學,也根植於這個實驗。一方面,巴甫洛夫將生理上的條件反射,上升到了心理學的層次。

巴甫洛夫的狗是啥理論

巴甫洛夫的狗,形容人反應不經大腦思考對邏輯思辨的抗拒。巴甫洛夫發現並開闢了一條通往認知學的道路,讓研究人員研究動物如何學習時有一個最基本的認識。所有這些都要歸功於流口水的狗狗。

巴甫洛夫是一個德國的心理學家,他用狗來做了一個條件反射的實驗:他每次給狗餵食之前,都先搖動一個鈴鐺。久而久之,狗學會了把鈴鐺當做進食的前奏。後來,只要鈴鐺一響,不管有沒有食物,狗就會開始流口水。這就是巴甫洛夫著名的條件反射理論。所以巴甫洛夫的狗可以理解成不經過大腦的條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狗什麼梗

巴甫洛夫的狗的意思是經典條件反射,通常用於指用來形容一個人反應不經大腦思考,如對邏輯思辨的抗拒。

經典條件反射最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條件反射反射。狗能夠對食物自然而然的分泌唾液,此時巴甫洛夫將食物看作非條件反射刺激(US)、唾液分泌看作非條件反射反應(UR),並將兩者的關係稱爲非條件反射反射。而如果在提供食物之前的幾秒鐘發出一些作爲中性刺激(NS)的聲響,將會使得這個聲響轉變爲條件反射刺激(CS),能夠單獨在沒有食物的狀況下引起作爲條件反射反應(CR)的唾液分泌,兩者的關係則被稱做條件反射反射。

經典條件反射的介紹

是一種關聯性學習。俄羅斯心理學家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將這種產生條件反射行爲的學習形態描述爲“動物對特定製約刺激的反應”。最簡單的形式,是亞里士多德曾經提出的接近律,也就是當兩件事物經常同時出現時,大腦對其中一件事物的記憶會附帶另外一件事物。

經典條件反射理論一開始的重點放在反射行爲或是非自願行爲。任何一個反射都是中性刺激與產生的反應兩者的關係。近幾年來對經典條件反射理論所做的反射限制被拋棄,且自願行爲的條件反射刺激也成爲重要研究。

熱門標籤